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9):83-85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贫困问题的思想根源,聚焦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滑坡、心态失衡、认识偏颇、拜金主义、违法乱纪、陈规陋习等精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教育、文化上进行帮扶,积极探索"思想扶贫"的有效路径,以"思想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最终达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这不仅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尽快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也是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精神扶贫的内在学理与实现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7,(9):51-53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的主体,也是帮扶的客体,贫困群众的精神脱贫是一项需要主客体共同努力的艰巨工作。要完成这项工作,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果能从其内在机理中寻找出学理依据及其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探讨精神扶贫的实现方式,必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3):117-122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只有靠教育,才能真正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贫困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暴力、学校欺凌、情感缺失等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体现的非常明显。扶贫先扶志,要让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这是战胜贫困的动力;扶贫要扶智,要通过知识使贫困群众摆脱愚昧和落后,这是战胜贫困的本领;扶贫也要扶心,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使青少年的生活中充满阳光,这是他们战胜贫困的心理支持!在扶贫"扶志+扶智"的方程式中,加入一个"心"元素,用"扶心"为孩子们的成长注阳光,探索一条适合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9):32-34
精神扶贫工作必须从瞄准扶贫对象,加强教育,精神与物质扶贫结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有序开展工作,实现贫困人员的精神脱贫。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7,(9):57-60
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投入,也需要精神方面的帮扶,对贫困群体观念的改变与引导、文化的教育与滋养、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提升是精神扶贫的着力点。精神扶贫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需要长效、有效的机制与模式才能保障其取得预期效果,关怀模式、对话模式和参与模式的构建则是帮扶贫困群体走出贫困心理困境、摆脱落后观念束缚、激发精神动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12):81-84
贫困代际传递是导致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主要因素。由于妇女在家庭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使其成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主要传递者,将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传递给子女,使下一代人继续陷入贫困境遇。因此,探寻妇女贫困的根源,调整精准扶贫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当前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和巩固扶贫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9):65-67
习近平总书记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现在,在我国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的过程中,精神扶贫尤为重要,而精神扶贫的根本抓手则是教育,因为它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因此,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状况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精神扶贫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9):35-37
精神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中的短板,精神贫困具有基础性、渗透性,是贫困产生和延续的深层原因,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推动贫困人口社会参与等多种措施并举推进精神扶贫。  相似文献   

9.
论小额信贷扶贫对象主体问题徐鲜梅近年来,小额信贷日益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以贫困妇女为项目目标是小额信贷的重要特征,这是由贫困妇女的贫困现实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信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小额信贷对于农村妇女脱贫,农村妇女物质生活、精神风貌改善乃至...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9):22-24
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但"精神贫困"的现象愈发凸显,应坚持扶志与扶智,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提供脱贫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劳资关系、剩余价值等方面入手,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形成根源、破解途径和目标指向.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通过梳理我国扶贫历程的阶段特征和政策演变,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更加注重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对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及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为我国后脱贫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可行思路:发挥制度优势,建立长效机制;多维发掘生产力,推动"造血"式扶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精神脱贫.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9):54-56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攻坚阶段的发展延续,甘肃省定西渭源县元明村注重培育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精神的农民主体意识,有利于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认识农民、理解农民、尊重农民、反哺农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达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精准扶贫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7,(9):27-31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法宝。在精神扶贫的实践中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至关重要。把唯物辩证法用好就要注意处理好贫富、智愚、精神和物质等关系,注重精神扶贫对物质扶贫的反作用,改变忽视精神力量的观念。调查表明,贫困人口并不是仅仅看重物质的东西,而是具有强烈的精神扶贫的要求和愿望,尤其是在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要求和愿望尤为强烈。对此,一定要因势利导,在精神扶贫中充分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以精神扶贫带动物质扶贫。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9):43-46
目前影响脱贫工作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极少数贫困人员自身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强精神扶贫,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扶贫成果,取得更大成绩,解决最后一部分困难群众的脱贫问题。本文深刻分析精神贫困的几个层次以及"精神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9):1-5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是对我们党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以自强的志气消除思想上的贫困,以精准的方略消除物质上的贫困,以足够的智慧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与可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扶贫是针对我国当前复杂的贫困情势做出的战略部署,与传统的扶贫模式相比,精准扶贫更加关注个体的疾苦、社会公正与科学的方法。精准扶贫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内在契合性为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提供了可能;同时专业社会工作对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使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实现了可及。精准扶贫也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解决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契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也遭遇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为:扶贫政策要求的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与基层实践中贫困户的非精准定位的矛盾,致使精准扶贫的功能发挥和实际效果受限,真正的贫困户难以受益;精准扶贫意欲在短时间内集聚各部门的项目资源,以便改善贫困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及贫困户发展能力、发展机会缺乏的难题,这使得扶贫绩效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要想摆脱困境,精准扶贫的重点和用力方向理应是在坚持分类治理的基本原则下,重点支持那些有发展能力的贫弱家庭,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下,随着人们对贫困问题研究的加深,贫困被从更多的方面进行思考: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等等。经济贫困不难理解,对许多人来讲就是人们的一年劳作几乎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果腹这体之物的现象。文化贫困扶贫困文化学者的观点,它是由贫困文化导致的一种亚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价值观念陈旧落后。就其基本表现而言,关键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的贫困。固然,从发生学角度考察,文化贫困是由经济贫困所致,但它一经形成就相对具有了自身的惯性: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行为方式——一种在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生…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22,(1):78-85
贫困治理阶段性变迁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救助政策不断调适的过程。迈入后扶贫时代,治理主动性的冲突、治理助力的削弱、治理失灵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因此,在面对后扶贫时代的四重转变即扶贫向防贫的转变、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变、物质需求向发展需求的转变、农村为主向城乡协同的转变时,当前的社会救助政策就会表现出四大不适即功能不适、标准不适、需求不适、城乡不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适来增强社会救助的政策弹性,将"安全网"变为"助跳网"。在顺应后扶贫时代转变的基础上,增强社会救政策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贫困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贫困     
我向来认为,所谓贫困就是 物质上的贫穷。然而在阅读了《母亲和女儿眼中的贫困》之后;我却真的疑惑了:到底什么是贫困? 就物质来看,巧玲不能说不贫困。11岁的女孩子,至今没吃过肉。这可能不仅连这些“蜜水中泡大的女儿”觉得不可思议,就是出身农家的笔者也闻所未闻。仅此一条,就够“贫困”了;更何况,她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可怜的孩子。 再读下来,我却又惊喜地从贫困的黑暗中发现一道耀眼的光芒——勇对贫困的精神。“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沉重的家庭负担并没有将她压垮,她依然拥有阳光般的笑容。”面对父亲近乎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