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与考验,并根据党的建设经验和党内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当前执政党建设中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新阶段,历史和时代赋予了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它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实践上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在理论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相当的历史高度来认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不仅是因其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标志,更重要的它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完成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建丽 《探求》2009,(3):36-38
党外人士是指我国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新历史条件下党外人士具有广泛的阶层性和代表性,他们具有强烈的政治诉求,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做好新历史条件下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引导的重心是思想意识引导,同时关注利益诉求;健全民主政治,增强党外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政治引导需要具体操作方案配合,确保政治引导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4.
新的世界性民族大融合——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百顺 《创新》2007,1(3):58-62
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是新的世界性民族大融合的原动力。在业已开始的、新的世界性民族大融合的浪潮中,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经济一体互通有无、跨国婚姻越来越多、风俗习惯逐步缩小、语言市场强力辐射、改革开放图存发展,人类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密切的相互关联的发展期。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发展大势,要建立全新的民族意识,要增强人民心里的承受能力,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要建立起庞大的同我们国家民族地位相适应的“外向型”人才基地群。  相似文献   

5.
6.
姚爱琴 《社科纵横》2005,20(4):199-200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广大各族人民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协作、相互团结、共同反抗共同敌人的关系,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主流性的民族关系。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论述了历史上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表现。  相似文献   

7.
基层党组织传统角色定位的历史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 《探求》2004,4(2):12-14
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单位的行政主体是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角色定位。这种行政化定位的认识起点是不照搬别国模式,这种定位的经济根源是抽象的公有制,这种定位的政治根源是公社化的社会治理模式,这种定位的社会基础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中的充分信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它是多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思想理论条件;世界主题的转换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时代条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是外部条件;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国内条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条件.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需要,是更好地用该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任务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兵 《社科纵横》2006,21(1):136-137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面临的危机及大学生对该问题认识不足的原因,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任务、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贞观之初,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民族矛盾也比较尖锐。魏徵吸取隋朝国力强盛却仅历二代而亡的教训,结合当时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抓住唐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以偃武修文、勿劳弊中国、以道御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思想。这些思想大多为唐太宗所吸取,开创了经过魏晋南北朝之后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翁绮玲 《探求》2001,(4):18-20
五四运动在广州的深入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领袖人物,为广州青年团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广州的传播,为广州青年团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广州青年团是在共产党组织的指导下创建的,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党团合一,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活动,是全国青年团工作最好的三个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顾杭 《浙江学刊》2004,(3):124-127
第三共和国伊始,法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巩固共和制度与重振民族自豪感是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以拉维斯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本文即以拉维斯的教育活动和历史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考察史学与史学教育在愈合战争创伤、复兴民族自豪感和宣扬爱国主义中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13.
傅本役 《探求》2002,(Z1):90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保持党的先进性 ,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中国共产党来说 ,成为中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自己在政治上的本质规定 ,是必须始终加以坚持的方向。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工人…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16.
王钢 《社科纵横》2013,(6):13-16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运用中外先进思想文化理论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种文化体系,而民族则是社会共同体.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而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导向.在人类文化的演进中,宗教与民族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应性(parallelism)与伴随性(Concomitance)的历史关联状态.从对应性角度看,几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构成中均含有宗教要素,至少有一种宗教形态与民族相对应,这在民族文化定型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伴随性角度看,每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上,都与宗教具有相伴随发展的特征.分析宗教与民族对应存在的价值与关联发展的意义,是正确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关键,是增进民族文化共识、发展民族事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路文 《社科纵横》2010,25(1):151-151,153
本文从民族出版事业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策略着手,论述了民族出版单位要突出特色求发展才能在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梳理我党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对党的性质、党员成份及其相互关系的艰难探索,描述了党在历史上对党的性质的规定是如何深化,党对党员的社会成分的规定又是如何演进的,历史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是“两个先锋队”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