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适应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从一种文化背景进入一种新的文化背景时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本文运用文化适应心理学理论分析了美国华裔小说中四位主人公的文化适应过程,从而建构起适应多元文化的文化身份,帮助华裔美国人在文化冲突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多种文化交流,使美国华裔文学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使文学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以其特有的独特魅力形塑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精神面貌,地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不可或缺。文学用其诗情画意的语言彩绘出地域文化的特质,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故此依托地域文学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是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淮河流域文学为例,探讨基于地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作家钟怡雯因其混血的特质故而拥有独特的三重地域经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多重的地域经验所带来的必然是身份的暧昧模糊,中华文化与马来意识在她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拉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都是钟怡雯生命中具有不同意义的原乡.钟怡雯怀着原乡情怀穿行于其间,探寻超越原乡迷思而重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钟怡雯散文的地域书写也为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创作提供一种有益借鉴: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地域经验的叙事来摆脱原乡的迷思,进而重建自我身份,重写自身未来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4.
5.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社会空间转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时间独大,而忽视空间维度的局面,大量学者开始关 注空间与空间理论。在文学上也出现了文学作品的空间叙事,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正是空间叙事的典范,通过 在作品中建构社会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社区公共空间,以小说中三个黑人女性命运为时间线,从时间的历史性与空间的共时 性两方面实现十字交叉式叙事,从而实现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地域差别对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行政区划经常随着朝代更迭等政治原因而变动,审视古代文学的地域性时,有必要考虑到这种变动;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信仰等各方面因素,也会不断变化,它们对文学书写的影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历代文学创作既是后续文学发展的背景,也是解析后者不可或缺的互文性因素;同时,地域文学还呈现出地域间的流动性与互动性。只有从动态角度看待地域文学,才能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本文即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探讨了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第一个属于本土的文学批评方法.该研究方法跨学科地将文学和伦理学相结合,强调伦理身份在文学文本分析过程中的过程和作用,既契合了当下对身份研究的热潮,又迎合了文学文化研究的伦理学转向这一特征.文章试图以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泰尔耶·维根》为例,揭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文学文本分析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陈映真"中国人"的国族身份、第三世界左翼知识分子的阶级身份,以及台湾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身份,是在其生活和创作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并非"标签",而是代表着立场的坚持和责任的承担.在台湾"冷战-内战"的社会意识形态交叠结构下,陈映真感受到民族分裂的痛苦而不分畛域地描写两岸人民在台湾的遇合;他坚持左翼的原则和观点.指出第三世界共同的历史命运、面临问题及其文学必然的现实主义方向;他还通过对"本土化"准确、深刻的认识而达到对现代主义的扬弃.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叙写方法,时时从丰富的文化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儒家经典的笺注,《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与溯源,佛经的翻译,《四库全书总目》所代表的提要等等,皆对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章风格造成影响。受起源甚早的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影响的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在明清的集序撰写过程中演变成为一种文学叙写方法。集序中地域文学传统构件的生成与运用,是南宋以来兴起的地方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转化。地域文学传统构件可视为一种再造的语境,它出现在集序的前、中、后位置,产生不同的功用;对于集序的整体结构而言,它又有成型的功用。地域文学传统构件赋予集序一种历史深度和地方色彩,明清集部文献数量的迅速增长,意味集序的撰写进入规模化生产时期。地域文学传统构件较为普遍地应用,为撰序者在具有应酬性质的集序写作中提供一种程式化的便利。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重点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一"他者"如何融入美国语境的问题,表现了中国文化如何与美国文化的碰撞、纠葛和对话。在中国文化的镜像中,华裔得以照见自己的存在,在美国语境之中建构华人的文化身份。美国华裔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多元,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和文化身份建构本身也是"一个产出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白先勇和严歌苓,是北美新老移民两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来展现各自不同的故土记忆,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建构历史的使命感与解构历史的现实感、演绎历史的轨迹与边缘立场的书写。从作家的身份出发,探索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方式形成的不同创作风格以及由此呈现的族性书写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地域主义文学在加拿大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纵观地域主义文学发展史,地域的概念一直是动态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地域文学的繁荣体现了地域主义文学在加拿大文学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本文从地域主义角度重新解读加拿大文学发展历程,并对地域主义文学和地域主义批评的定义、特点、形式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地域主义与文化身份看似全球化时代的话题,却也是个历史性的话题.各种建筑的地域特征形成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与历史,在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地域特征越来越关联到建筑的文化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既能激发起对多样性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及价值的自觉关注,也可能使建筑风格演变为形式标签.本文将西方历史上的相关现象为引子,以审视中国近代以来建筑中地域主义和身份认同的种种观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分析湖湘地区的唐诗中所带的区域色彩及其来源,从而探究地域对诗歌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自然风光、神话传说、历史沉淀、诗人经历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风光是激发诗兴的源动力,神话和历史则是文化环境的底色,而人的活动在地域文化和文学中仍然占着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趋深入,传统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陕西地域文学创作与研究,正面临乡村空间萎缩、城市空间急剧扩张的重大挑战,并在观念层面展现出自我身份与定位的焦虑意识。这一焦虑意识要求,陕西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在继承传统地域文学精神遗产的同时,以现代性眼光凝聚新的地域文学核心价值,最终使本应具有历史深广度和延展性的地域文学观念,真正成为当代城市化背景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开放性、建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话语表意的实践活动,文学是建构民族认同的一种重要手段。民族作家文学中民族认同的现象特点突出。阿来小说《格萨尔王》体现出民族认同与文学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中可以生发出一些新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发出者、接收者和解释者在一定语境下共同建构了涉案剧的文本身份,同时也赋予其丰富却矛盾的内涵。当身份元素在文本场域内相互冲突,文本身份的能指意义逐渐被挤压直至干瘪,其作为类型文本的生存空间也变得狭窄。涉案剧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短暂的兴盛之后陷入低潮的现实与该原因直接相关。这一过程也包含了中国电视生产中的一些共同问题,本文试图以文本身份的视角,为此提供学理的观照。  相似文献   

18.
模糊限制语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繁,其丰富的语义特征决定了它活跃的语用功能.现有的模糊限制语翻译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模糊限制语存在多种翻译方法,但研究得并不系统全面.根据模糊限制语翻译的两大原则——语用对等和最佳关联,可以从“全译相似律”的角度更加全面探讨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通过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汉译语料具体分析模糊限制语的全译七法,旨在构建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决定了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全方位重构。在救亡图存的社会语境下,重构女性的社会身份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诉求。近代女性社会活动家康同璧深受父亲康有为的影响,成为近代最早觉醒的女性之一,维新家庭氛围构成其重塑女性社会身份的话语资源。成年后的康同璧自觉地参与并领导了清末民初妇女解放运动,成为当时新女性的代表,则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的"生产"自我的社会身份。而此过程所包蕴的历史深意乃是近代社会的评判标准在个人身份选择上的映照。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身份处于不断的被建构过程中。中国农民身份经历了由农民变为农民工再到产业工人的变迁过程。但国家不同时期对农民身份制度的不同安排,都是权衡利弊,看到了潜在的产出大于成本,于是主动设计和安排制度,强制人们认同和执行。但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民的制度安排产生的惯性,使得农民工转换市民身份遇到很多障碍。改革阻碍农民身份转换的正式制度,重塑非正式制度来推进农民身份转换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