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帝文化研究经过一段时间拓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期,需要从本体论阶段进入价值论阶段,文化传播已成为炎帝文化价值研究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炎帝文化传播经历了纸媒传播、影视媒介传播、文化产业实践跨界传播三个历史时段。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全新媒介环境对炎帝文化传播框架、话语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社交化传播、短视频化传播、产业电商化、APP化传播等,成为新时代炎帝文化传播可以延伸的策略或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使乡村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以抖音短视频平台粉丝量前20的新农人为研究对象,以参与式观察、实时视频作品互动追踪为研究方法,得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的类型,包括对乡村仪式、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及乡村传统工艺的转化与创新传播。抖音短视频对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实践的成效包括乡村文化传播主题与内容多元化、构建乡村文化产业新链条、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但是,当前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还存在传播主体媒介能力有待提升、传播内容失衡和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对此,通过提高乡村文化传播主体的媒介能力、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要素和打造乡村文创IP,拓展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的渠道等路径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  相似文献   

3.
融媒时代的网络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经过研究蒙古族、藏族、苗族和维吾尔族四个少数民族的网络传播现状,发现少数民族均已运用多种数字化社会媒介工具,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融合传播民族文化。本文认为媒介组织和媒介从业者要科学运作数字化媒介的长期记忆与核心记忆,尽量避免媒介的记忆遗失才能重新建构民族文化符号,实现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作为移动影像剧场的短视频,在今天已然成为了最重要媒介之一,方兴未艾又充满活力的短视频市场,能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极大的助动力。但是,红色文化运用短视频进行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空间存在诸多驳杂且虚假的内容、红色文化难以在娱乐生态圈层中“破圈”、地方红色文化内涵的“消解化”等使得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的效能度降低。唯有寻求定调媒介凸显红色文化本质内涵、借助情感化的创作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破圈”、寻求“在地性”的叙述内容借此凸显地方感、立足短视频平台的审美特性分众化创作,才能创作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的短视频、才能增强受众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赓续不绝,离不开传播。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媒介凭借其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将口传身授的传统手工艺转换成短视频,对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可视化传播,让传统手工艺“看得见”也“摸得着”,扭转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刻板印象”,从而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能够重新认识和接受传统手工艺。文章梳理了“传统手工艺+短视频”文化传播发展脉络,并分析了短视频在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中的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策略,以期让传统手工艺真正地“活起来”,在现代语境下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短视频所具有的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和视频化的传播特征,正使其成为展现城市生活、记录城市变迁、塑造城市形象和沉淀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聚焦短视频对城市文化记忆的书写模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析其建构机制。研究发现,短视频作为参与城市文化记忆构建的媒介形式,不仅丰富了书写的载体形式,更因其特有的媒介特质而对城市文化记忆书写的具体表征注入了新的变化,其所折射的时空维度、极具感染力的媒介符号、不同层次相交织的文化等共同建构起了对城市文化记忆书写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悄然进入大众生活。传播媒介迭代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的移动短视频,以简便性、趣味性、碎片化、多感官性与强交互性等特征,迅速被大众接受。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创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短视频的创作既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可以限制原有文化的传播。通过分析移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点,剖析其对凉山彝族文化传播带来的问题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探讨这种变化对彝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性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基础,城市形象传播效应是城市竞争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经历了场景式个体微观传播、海量式城市形象表达、集合式城市形象塑造三个阶段,通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推动城市形象由宏观官方建构转向微观个体叙事转变中的因循、路径与效用为分析主线,论证出在公民表达逻辑、城市治理逻辑、技术治理逻辑交织互融的发展模式下,城市文化通过短视频媒介平台的大众化叙事分享、碎片化内容传播与立体化形象塑造功能的加工达成城市形象的集合式表达。由此阐明城市形象传播在为城市“个性资产”的积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城市文化新经济业态的形成提供助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同质化形象输出、负面形象管控危机、内容碎片化拼接、城市文化基因侵蚀等可能出现的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传播环境下,媒介融合不断升级,以全媒体整合性布局、全产业链衍生为传播价值起点的新型游戏传播范式,正在全面取代传统的游戏传播范式。在此转型过程中,游戏传播价值链中的核心IP、文化圈层与媒介生态成为关键点。手机游戏《阴阳师》即以小说IP为基础,以二次元文化为传播圈层,通过互动性极强的游戏形式营造出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播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10.
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亚文化实践可以脱离物理空间,转向赛博空间。但互联网在消解物理空间对亚文化实践必要性的同时,也抹除了其身体印记,使网络亚文化的风格必须借由传播的文本来传达。对于UGC影视短视频而言,其风格体现为对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和传播。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于原作具有颠覆性或依附性的文本样态,是其异质性的体现。对影视作品的拼贴和剪辑,并非只是亚文化群体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符号游戏。借用影像和互联网,UGC影视短视频实现了亚文化群体的情感和欲望书写,以一种代偿性的方式弥合了实际现实中的不完满,建构出了偏离中心的异质性话语空间。在坚持必要的价值底线的同时,应该对亚文化进行合理引导,使它能够在一定的文化秩序和规范中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互动共生,为主流文化带来活力。或许这才是UGC影视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文化样态价值的终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