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河西走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市场、企业、技术、政策等因素,提出开发文化旅游类产品、开拓文化旅游类市场,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旅游类专业人才,突破现有行政区划掣肘、加快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开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新通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和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河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进行了融合实践,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了提高,对创新创业知识和程序有了基本的掌握,并使旅游专业知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庆阳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城市,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淀深厚、乡土民风淳朴、名人贤达辈出,还孕育了香包、剪纸、道情、皮影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和融合发展,对于打造“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文旅品牌,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蓝武 《创新》2018,(2):37-44
2015年中国"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昭示着中国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各土司文化资源富集区在积极推进土司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上推进土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与经济优势,实现土司文化价值的最大化.新形势下,市场引导,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差异化发展,无疑是实现土司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三大千岛湖旅游度假历史渊源、发育模式、区域特点分析,认为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旅游与休闲度假方式有所差异,其中湖泊旅游度假兼具滨海型度假与山地型度假的优势,在新时期发展我国旅游度假具有独特魅力,随着国民旅游休闲需求不断增长,我国旅游度假产业也将得到迅速发展,湖泊旅游度假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发展湖上休闲、滨湖度假、环湖观光三个层次旅游休闲,推动湖泊型旅游渡假区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4):45-48
采用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法对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的路径主要有政府引导引动、资源整合促动、组织竞合驱动、投资拓宽助动、市场主导推动、品牌项目带动、技术创新拉动、战略联盟联动。  相似文献   

7.
8.
崔琰 《唐都学刊》2014,(3):107-110
在实地勘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陕西宜君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宜君县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历史、民俗、文化艺术等旅游资源具有特色,在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梳理出宜君旅游发展的功能分区和形象定位,并提出相关旅游形象推广的建议,力求促进宜君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 ,要求中国EMS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好挑战的准备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邮政特快专递理论 ,对邮政特快专递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对丰富和发展关于社会服务行业的社会科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省委确定"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战略以来,为了推动北国特色风光旅游区建设,加速林区经济发展,山河屯林业局依托独具魅力的凤凰山自然景观,把凤凰山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兴局之路、富民之策,举全局之力倾力打造.使旅游产业从零开始逐步壮大,成为林区经济战略性的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门票收入535万元,2010年凤凰山旅游门票收入实现1600万元,拉动区域经济增值1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历程,从引入到试点,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该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创融合"的分级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凸显工程造价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各个阶...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赋予积淀深厚的源泉,旅游经济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整合了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和企业。但由于尚处于初步自发阶段,也存在着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发展模式尚处于资源依赖型,特色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要想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深度互动发展,针对两者的契合点,今后重点应放在乡村特色文化业与购物休闲旅游、文艺演出业和观光旅游、文博会展业与会展旅游、体育产业与康体休闲旅游的互动发展上。  相似文献   

13.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能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目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还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所需存在矛盾、教学模式缺少创新、优质课程不足、缺乏专业创新师资队伍、与互联网媒体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以视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社科纵横》2019,(6):80-85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也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但随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当地生态环境破坏、民俗文化庸俗化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法律保障制度的缺陷。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40-45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遍布大江南北,它延续着华夏子孙的血脉基因,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备受瞩目并成为旅游凝视的重要景观。如何在以旅彰文、以文促旅的时代机遇下将文化遗产融入智慧旅游是实现文旅高度融合的题中之义。本文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以文化遗产大省甘肃的彩陶为具体研究个案,从文旅资源的多重凝视转向和智慧开发需求切入,探讨其活化路向和智慧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卢为民 《浙江学刊》2015,(2):151-154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城镇发展和产业区发展的空间分离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促进产城融合,已成为许多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回顾上海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分析产城融合中面临的治理困境及其深层次原因,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城融合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西北城市旅游开发问题对于实现西北地区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发展城市旅游的政策条件、资源条件及市场条件等优势条件,并对制约城市旅游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甘肃城市旅游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郭峦  巩丽朵  王诗琪 《创新》2022,(3):44-52
近年来,我国夜间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只有不断提升夜间旅游服务质量,才能释放夜间旅游经济的巨大潜能。文章以桂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IPA分析法,对旅游城市夜间旅游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游客对桂林市夜间旅游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测量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桂林市夜间城市卫生、夜间特色美食、夜间服务人员态度和旅游厕所等方面有待改善。建议从打造城市特色夜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夜间旅游活动、健全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升夜间旅游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