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拥有草原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5。据统计,目前我国90%以上的草原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场退化面积达20亿亩。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离不开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能对草原生态补偿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5):187-194
我国现行补贴制度多以政策体现,缺乏法律层面的制度支持。补贴政策虽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但也存在不少局限。当前,补贴制度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法律之轮"尚未运转。法律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在政策与法律间,重政策而轻法律;在法律调控上,重下位法而轻上位法;在制度设计上,重实体而轻程序;在目标导向和机制上,重激励而轻约束。我国补贴制度需要从政策升级到法律层面,改政策的"单轮独行"为政策与法律的"双轮驱动",在立法方面,要实现补贴立法与补贴政策的同步;在法律规范方面,要完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以填补制度漏洞;在法律机制方面,应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  相似文献   

3.
草原制度包括草原所有权制度和草原产权制度。合理的草原产权制度是保护草原资源和维持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草原缺乏明确规范的产权制度,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新疆草场使用过度,草原沙化、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草原所有权制度的演变、草原产权制度面临的问题,寻找治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途径,推进新疆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代 ,宁夏镇生态恶化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屯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和焚烧草场。该文提出今后宁夏农牧业生产要以史为鉴 ,生产规模应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态治理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公共性是社会治理的目标和基础所在。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与问题共存,社会治理的公共性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治理、重政绩指标轻公共利益、重行政方式轻社会参与、维稳大于维权等。公共性的生长环境、现有制度的技术理性以及参与主体缺位,都是制约公共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新型城镇化中社会治理的公共性重建,需要加快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价值导向回归公共性;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服务于公共利益;培育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完善参与机制,保障多元治理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6.
继草场产权私有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草原环境治理并没能有效遏制草原沙化后,社区草场共管成为可供尝试的另一种方式。本文基于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县秀巴村所做的个案研究,着重分析当地在1984年畜群分配到户后所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共用草场的共管制度,并从共用草场的维持与扩张、村落内部的互惠、夏季牧场的放牧制度以及冬草的分配等方面来具体论述该共管制度的运作。不过,这套制度却在近年来急剧的社会变迁中走向溃败。本文通过借用Ostrom(1990)的共用资源共管理论,除了揭示共管制度溃败在制度上的成因外,更要寻找出其背后所交织的社会、文化及环境等要素。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草原牧区放牧制度的历史事实验证了“公地悲剧”的理论假设.为规避“公地悲剧”,20世纪90年代推行了草牧场家庭经营制度.经过近30年草原畜牧业家庭经营体制的运行,人们意识到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受到干扰,草原生态系统、草食家畜饲养系统、传统社区(浩特、邻里艾寅勒)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个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完整系统受到割裂和分离,导致了笔者假设的“私地悲剧”现象.然而,出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公共池塘”理论)或生态与文化保护的双重目的,在内蒙古不少地区仍然保留着合作放牧或共用放牧场制度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启示我们共同放牧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游牧文化的传承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令我们深思的是共同放牧制度也还存在着两难问题,即草牧场家庭经营制度对草牧场的分割(较小面积)经营管理与草原生态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较大面积(四季草场)的移场轮牧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产权明晰(为交易目的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与传统游牧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经济属性不可分割之间的矛盾.对此,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游牧文化,又要设计与现代人可沟通和理解的合作方式,需要所有参与者达成有效的、可行的规则,需要理性引导和制度文化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8.
刑事侦查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而我国现行侦查监督考评制度存在着明显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数据、轻效果等不足,使得其难以实现对侦查监督工作的正确引导和规范,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也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应当按照系统性原则,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结合原则,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原则等重构并完善现行考评办法,这样才能实现侦查监督考评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压力较大;重点行业和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环境监管能力不强;农村环境保护不得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资源开发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强化重点区域、行业污染防治;加大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形成文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裴广一  曹洪亮 《理论界》2010,(11):182-184
博士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最重要途径。质量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高起点的入学质量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首要环节。博士招生制度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我国当前博士招生制度的弊端集中体现在:重外语、轻专业;重笔试、轻面试;高校和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严重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依据科学与竞争原则对其进行彻底改革:取消外语一票否决权的地位;以科学的面试成绩为主要标准;扩大高校和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完善博士生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1.
集体谈判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在迅速市场化和国际化,而劳动关系变化同时受到利益的支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劳动者以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和劳动条件最优化为目的。这种利益权利上的区别决定了双方必然会存在分歧,而集体谈判协商作为一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能够使双方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就双方的利益分歧进行谈判,最终达成共识。但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完善集体谈判的对策是:在法律制度上即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加大对集体谈判制度的重视;解决工会代表性差的问题,通过基层工会直选推动工会民主化、群众化建设;杜绝集体合同内容空洞、程序简化、重签订轻履行的现象;提高雇主和劳动者个人的集体谈判意识,增强企业内部沟通,提高民主参与管理的能力,完善双方对话协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审级制度应具备解决纠纷与规则治理的双重功能,并结合不同案件不同级别法院特点平衡两者的关系.实践中,我国的审级制度表现为重纠纷解决轻规则治理,且在两大功能的发挥上都有欠缺.结合我国司法改革的实际,审级制度的改革完善也应契合审级制度蕴含的应然功能,循序渐进,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步走方略更为合理,以体现司法改革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大庆草原生态,为城市提供绿地,防止草原生态恶化,根据大庆草原地情概况、生态现状,提出设立草原生态保护区,恢复草原生态功能;加强草原监管,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利用遥感及大数据技术,建立草原监测和预警体系;拓展草原生态开发与利用领域;严厉打击破坏草原的行为,保证大庆的生态安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原牧区现行放牧制度评价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对科学地评价、继承传统放牧制度中的科学合理成分,有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中包括放弃了有利于牧草再生的轮牧制度,维系与草原共生的畜群管理制度,保持草原生态完整性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等游牧制度中科学合理的成分.这一进程也伴随着悠久独特的游牧文化的逐渐消失而消失.针对草原退化、沙化,内蒙古地区在放牧制度变革中采取了"围封转移"、"春季禁牧舍饲"、"牧区饲料基地"等主要几种制度性、政策性措施,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制度性、政策性措施面临着高风险的生态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通过层层递进的三重维度建构起他的政治生态哲学:资本主义立足自身消解生态危机的不可能性说明危机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矛盾;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性揭示出社会主义变革的必要性;社会正义运动和环境正义运动的联合是根本解决之道,反映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旨——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又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于制度建设,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理念、理论建设发展到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既要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又要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大类型的制度:第一类属于政府监管性制度;第二类是以市场主体交易的形式来实施的制度;第三类属于救济性制度。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各种制度;理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践。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交流生态机制的提出有其相应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为干部交流机制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学理上是干部交流生态机制的理论逻辑;干部交流存在流动机制不完善、干部交流面窄、干部交流道路不畅等问题,是干部交流生态机制的现实逻辑。生态交流机制是运用生态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在价值目标上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系统和整体中构建互动共赢,实现人才与组织环境和谐共生的治理机制。干部交流生态机制的形成是本质意义上的战略性变革,它的构建和实践路径是:进行培育价值理念,着眼开放性,建设优良的系统结构,各生态因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哲里木盟是科尔沁草原的主体,具有多种类型的天然草场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天然草场归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低山丘陵草原草场、黄土丘陵草原草场、沙丘沙地草场和草甸草场等六大主要草场类型,并经初步调查,整理出天然饲用植物50科176属438种,对哲盟野生牧草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和天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逐渐被运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之中.此类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初衷在于缓解地区间及地区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排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作为生态经济化的主导性制度安排,前者侧重于行政手段,后者侧重于市场手段.两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通过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更强,且更灵活;而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稍弱,且呈现出生态补偿资金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形式上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重新建轻技改、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在本质上是不讲求成本核算,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形式上主要是讲求适当投入,谋求低消耗,追求高质量,新建和技改并重,数量和质量统一,外延和内涵结合,在本质上是追求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经济总量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