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集团的规模大型化、管理与控制结构层次化、成员企业间利益共享等特点对ERP系统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本文在分析集团版ERP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企业集团应用的ERP系统功能组件框架,将其划分为集团核心层功能组件、成员企业层功能组件及公共组件三大部分,并对各部分的组件做了进一步阐述,最后讨论了集团版ERP组件框架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2.
ERP系统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已经有一段历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制造业企业运用ERP都失败了.要想取得ERP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必须首先研究制造业企业生产的特点,分析ERP应用于制造业企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煤炭企业ERP的总体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煤炭企业ERP的总体目标、内部功能和理论基础的详细论述,提出了煤炭企业ERP的总体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4.
陈文本 《经理人》2007,(9):90-90,92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新三思集团董事长黄志方如是说。虽然这家国内最大的材料测试机制造商目前的年销售额仅有两亿元,但这并不妨碍他去憧憬自己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企业。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个目标太不切实际,甚至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5.
分析当前ERP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现状、目标及效益,结合典型企业进行ERP系统的实际应用,研究ERP系统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制造业实施ERP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分析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入手,简单阐述了ERP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历程,介绍了ERP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应用失败的案例并对其应用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两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关系,通过在电子商务与ERP系统之间嵌入电子商务谈判系统和虚拟制造系统,在ERP系统与网络化制造系统之间应用PDM技术,将三者密切结合、有机集成,给出了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网络化制造系统集成模型的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对集成模型的性能分析和技术分析表明,该集成模型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在对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互动、创新的ERP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框架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ERP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而阐述了框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旭 《经营管理者》2013,(30):47-47
在当今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企业集团如何才能做好资金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应对国内外经济市场的挑战,这是当前各个企业都必须要深思熟虑且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ERP环境下对企业集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是当前很多企业正在大力应用的一种模式,对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ERP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中国企业ERP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ERP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正确实施ERP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虚拟企业组建模型化的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基于导航模型的虚拟企业组建模型化的框架结构,以保证虚拟企业组建决策模型化的集成和一致性关联.导航模型由双立柱矩阵构成,将虚拟企业的产品、过程、资源、组织、契约等要素联系起来,并与企业参考模型和应用视图模型关联起来.本文还给出了用于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立体质量功能配置模型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刻影响着企业组织管理的各方面.在新的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EIS)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EIS项目的开发方式存在的问题使得业务与技术的演进难以同步,阻碍了企业的变革.近年来,企业体系结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的研究在信息管理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A作为业务流程和IT架构的组织逻辑,反映了标准化和集成化的公司运作模型,目标是得到业务的敏捷性和利润的增长.本文探讨EIS开发方法的问题,介绍EA的概念和代表框架,总结EA的一般特点,研究EA对EIS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企业个性化ERP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个性化的客观存在,使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个性化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差异化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因此,ERP个性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企业管理需求的3个层次,对比了个性化EIKP和传统ERP,指出了传统ERP的不足,明确了个性化ERP的价值导向,详细阐述了个性化ERP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自身知识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机遇的时效性使高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虚拟企业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口,高技术虚拟企业(HTVE)应运而生.以组织间学习为主要协作手段的HTVE管理的重点是知识管理,由此,分析了HTVE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活动,针对其知识管理的需求,提出了社会、文化、技术的三维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7.
18.
孙新波  苏钟海 《管理科学》2018,31(5):117-130
  世界经济的发展呼唤先进制造理念和制造技术,敏捷制造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制造业企业通过了解实现敏捷制造的过程机理,可以使其灵活地运用各种先进生产技术促成敏捷制造。然而,已有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敏捷制造过程的研究缺少契合当前情景的视角以及完整、清晰的探究。         鉴于此,引入赋能概念,从数据驱动的视角对青岛酷特智能公司的研发、生产和营销3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扎根理论的3级编码技术,构建制造业企业通过数据赋能实现敏捷制造的过程模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敏捷制造的开放式概念框架,通过调研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得分析数据,分析并构建制造业企业实现敏捷制造的过程模型,结合已有研究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讨论和完善。研究过程严格遵循理论构建的理论-实践-理论研究逻辑。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敏捷制造能力可以通过高效对接消费者需求与资源以及提高中间对接环节的效率来打造。从数据驱动视角看,数据化、标准化和联网化是制造业企业实现敏捷制造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数据化和标准化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接入性和流通性,减少制造加工环节的延缓;另一方面,联网化可以让需求数据直接对接企业的资源和制造过程的设备,进而实现资源的自动整合,打造企业高响应速度、高质量、低成本的供给。         从数据驱动视角构建的敏捷制造过程模型系统详细地解释了制造业企业通过数据赋能实现敏捷制造的过程,完善和拓展了关于敏捷制造的研究,为未来敏捷制造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启示。此外,为了给企业实践提供更加详细、明确的指导,给出基于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企业实现敏捷制造的实践指导步骤。  相似文献   

19.
将多智能体技术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思想,考虑到在基于Multi-Agent的制造企业供应链系统中,采购Agent与供应商Agent需要就价格、质量、交货期、供货配额等进行协商,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的Multi-Agent之间协商模型,并讨论了协商模型的实现策略,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实现战略伙伴利益共享和寻求"共赢"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framework for manufacturing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s which we call iterative manufacturing planning in continuous time (IMPICT) that appears to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the well-known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 framework. IMPICT explicitly considers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total system cost (including tardiness) to determine order sizes, order release/due dates, and operation schedules in a deterministic, multi-level, finite horizon, dynamic demand environment. Continuous time scheduling variables allow setups to be carried over from one period to the next. Three new heuristics built on the IMPICT framework are presented and tested in a simulation-based, full-factorial experiment with a wide variety of problem environments. The benchmark for the experiment was 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 with operations sequencing (MRP/OS) implemented with best-case, fixed planned lead times.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ll three heuristics were statistically better than MRP/OS. The total cost for the order merging (OM) heuristic was 25 percent better than the total cost for MRP/OS. Computational times for OM were substantially larger than for MRP/OS; however, the computational times in the experiment suggest that OM is still computationally viable for large-scale batch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s found in industry. IMPICT is superior to standard MRP systems because it explicitly considers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total system costs when it creates a materials plan. IMPICT is superior to linear programming-based approaches to finite loading and scheduling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because it allows setups to be carried over from one period to another and because it is computationally viable for realistic-sized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