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刘家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31-33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作家。考察郁达夫的小说原作及其《小说论》《戏剧论》中的观点可以发现,郁达夫的小说风格是一种带有写实风的浪漫主义。“自叙传”式是其风格的典型表达,他特别重视作家本人过去的身心经验,并强调写实中不能缺少浪漫的方法。这种创作风格植根于郁达夫特有的文化思想——从生命哲学角度强调本我的意义,从社会学角度强调个体的存在价值,从心理学角度强调自我体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浅析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
郁达夫小说以其心理描写、感伤、结构的散文化和清新的文笔著称,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主观抒情小说的先河。本文试从郁达夫小说创作观、自传体、零余者形象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志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3):41-45
文章以<沉沦>小说集为代表,从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和郁达夫不等于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两个方面,论述了郁达夫与其小说中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金琼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3):24-27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显示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其特征就是忧郁哀怨的感伤情调,具体表现在悲剧形象的塑造、自然流畅的抒情结构、内心纷争苦闷的抒写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上.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其中,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不仅深得他的偏爱,而且对他影响最深.他们在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和时代、社会环境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郭海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90-94
从浪漫主义文学的三大基本特征——回归自然、反叛现实、强调自我入手,分析郁达夫对卢梭、王尔德、道森等思想和创作的吸纳,探讨西方哲学和文学思潮对郁达夫文学思想及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方志平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4):557-561
中国传统文化对郁达夫的生活与刨怍有重大影响。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促使他在生活中乐于亲近自然,在创作中大量描写自然;魏晋名士风流感染郁达夫既批判现实,又避世归隐。甚至饮酒狎妓;隐逸思想则既促使他逃避世俗,又鼓励他坚守自己的个性,决不与世俗妥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对郁达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志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4):557-561
中国传统文化对郁达夫的生活与创作有重大影响。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促使他在生活中乐于亲近自然,在创作中大量描写自然;魏晋名士风流感染郁达夫既批判现实,又避世归隐,甚至饮酒狎妓;隐逸思想则既促使他逃避世俗,又鼓励他坚守自己的个性,决不与世俗妥协。 相似文献
8.
孟显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7):126-129
郁达夫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初期拥有最多读者的优秀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那么受欢迎,是由于那看似平淡的取材和不囿于陈套的独特的结构.本文就其小说的结构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世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老子道论语言简奥 ,包含诸多不同的思想倾向。本文着重探讨以“道”为中心的自然主义倾向 ,“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和直觉体悟的认识方法 ,以及它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勤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86-88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郁达夫,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孤独、自卑、漂泊之感并非无病呻吟,而是通过"自叙传"方式将个人对于生活的深刻体验重现于其小说世界中。拟以郁达夫小说创作的生涯为时间轴,分三个阶段来分析其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孤独、自卑、漂泊等人生体验,以此揭示郁达夫小说与人生体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林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126-129
受自然主义文学观影响,张资平注重从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角度观察、挖掘人的"自然性",强调人的生物本能,大胆展示赤裸裸的人性,尤其是人的动物性及性欲对人类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追求真实自然、客观展示,反对人为的"典型化"及过分的人工技巧与雕琢,强调描写的"精细与准确",力求通过自然的描绘,表现具有生命活力、血肉丰满的真实的人.对于自然主义文学观念、表现手法的自觉借鉴使张资平的创作呈现出与同时代作家迥然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钟海林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3):30-33
郁达夫小说与新女性小说有许多相似性 ,都具有私小说的性质 ,情感的真诚性 ,自叙传的性质 ,浓重的主观色彩 ,对社会人生严肃的态度 ,二者的文体也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沙家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1):67-69
沈从文创造了一种诗体的散文化"沈从文体"小说,其小说具有一种"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妙境界,并且有着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该文力图从如下三个方面来阐释这种特征:注重细腻描绘,客观实录;不作主观介入,不进行道德评判,在沉默中给人以震憾的力量;截取生活片断,关注凡人琐事,叙述倾向散文化。可以说,沈从文在对"自然"的追寻中使其艺术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欧梵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9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引来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中的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包含大量的对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引用。与一般五四作家引用西方文学不同,郁达夫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引证上,或认同西方作家并以此为榜样,而是把他喜爱的西方文学作品注入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虽然郁达夫没能把西方文学的文本放进他的小说后作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出另一个现代主义写作传统,但是,他的这种史无前例的西方文学的文本引用,至今看来依然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5.
唐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
郁达夫小说所展现的女性关怀,并不完全出于新文化人道主义精神的诉求。其创作既饱含着对女性的关怀,但同时也是作者寻求自身情感慰藉的结果,其女性关怀更多是在自我关怀驱动下出现的。创作中关怀和慰藉两种心态的交织融合使郁达夫小说的女性关怀成为一种现代精神凸显不甚彻底的女性关怀。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刘华初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6)
杜威的"自然"与其经验概念一样,有许多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因素,可以明确把握和不能明确把握的可能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原初经验总是超出理性反思的范围和把握能力。杜威对人类经验的起源追溯,揭示经验的开放性之源在于自然。杜威的自然主义思想认为自然本身在向人不断地显现着,因而人类经验具有不断揭示自然意义的"固有指导力量",这是把他从后现代主义与相对主义区别开来的一条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王鸣剑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23-126
郁达夫的小说立足于展示作家自我经历和内心隐秘,奉行非功利、非道德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重视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内心的情绪体验.在美学范畴上,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有别于鲁迅、茅盾等注重主客体交融的现实主义美学范畴,属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8.
李磊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35-37
“五四”高潮过后,郁达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肤的痛感,描绘了一系列弱国子民的留学生形象。这些形象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制造出来的悲剧角色。这些角色以自己的遭遇激励人们。尤其是激励那些有类似遭遇的青年,要猛醒。要自强,要不甘沉沦。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郁达夫小说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改变,通过笔下那群消极避世的隐退者形像,郁迭夫表达了自己希冀远离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李江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84-87,110
郁达夫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是在接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重点在于阐释文学艺术中的感伤问题。他的感伤诗学不仅具有明显的西方人文色彩,在系统介绍、阐释西方文论的同时也构建出自己的感伤诗学理论体系,使以前中国传统感伤理论仅有经验陛的表达变成了系统性的理论,并具有中国感伤诗学的特色,给后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79-82
郁达夫寓居日本近十年,深受日本文化的熏陶与浸染,形成独特的自叙传抒情风格。郁达夫汲取“私小说”以身边事为题材,艺术的展现自我,具有“自叙性”;同时也受日本审美意识“物哀”的熏陶,感怀伤情,具有“抒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