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智昌 《市民》2006,(6):55-55
一个理想的家,十多年前在巴黎已曾拥有。25平方米,租金每月2250法郎。  相似文献   

2.
张二蛋的地     
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村子里,有个这样一个小伙子,他叫张二蛋。自打土地家庭承包之后,他们家就一直种着几亩地,和这个平原上所有的村子里的所有的农民都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冬梅 《百姓生活》2010,(1):23-24
一位普通的重庆农民,因有一手精湛的篾匠手艺,不但跨出国门,每月拿着上万元的薪酬,而且还和利比里亚国总统成了好朋友。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张文见身上,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呢?请看——  相似文献   

4.
龙年吉祥,生子扎堆,各地月嫂价格也在疯涨。北京、上海收费最贵的月嫂,每月佣金已超过1.5万元。月嫂这个连单独职业都算不上的普通家政工作,为何收入能高于一个医学博士?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9,(28):5-5
一个月前,社区两位助老员来到刘老伯家开展银发帮扶工作。他们向老人介绍了具体帮扶项目,包括有偿和无偿服务两种。有偿服务有买菜、做饭、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等,每月付200元即可。刘大伯听说这是政府花钱买的公益性岗位,收费并不高,于是便采纳了两位助老员的建议,当场付给了他们200元。可是一个月下来,刘大伯发现他所得到的有偿服务项目并没有助老员介绍的那么多,  相似文献   

6.
马忠 《百姓生活》2013,(1):45-46
今年67岁的文春华是巴蜀地区知名的二胡盲艺人,他每月只有几百元的民政救济金,主要靠从事民间演艺为生。然而,双目失明、收入拮据的文春华,却有一个小他22岁的年轻妻子与他真情相濡以沫。他们的幸福婚姻故事,在民间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4,(5)
尊敬的《21世纪》杂志社领导和编辑们: 你们好!首先,请接受我,一个普通读者的真诚谢意!是你们的文章,让我的孩子走上了一条适合他的留学之路,也使我的家庭重新充满了欢乐和希望。 三年前,我偶然听别人介绍后决定让孩子出国留学。当时我的孩子读高二,高考后被一所普通大学录取,因为有留学的打算,就没有去读,而是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学习法语。我们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而且我1998年就内退了,每月只有400多元,以这样的收入攒一辈子也不够他留学的,但是为了能让孩子出国深造,我就把房子先卖了,想等孩子出国以后,再贷款。  相似文献   

8.
走近曾宪梓     
手术中,他感觉自己经这了一个长长的隧道,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世界……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应曾宪样先生之邀前往他在香港的寓所作客。在经过从跑马地到九龙塘长长的市区大道之后,我们来到了一处门前建有网球场的院落,到达了曾先生的宅第。他的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豪宅”作为市值几十亿元的国际知名品牌金利来的老板,曾宪祥先生身家极其优厚,但是,他的家却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豪宅”,而只是一处在香港比较普通的院落。乳白色的二层建筑显得非常高洁、典雅、素朴,无论室内室外均丝毫没有雍荣华贵、富丽堂皇的感觉。得益于…  相似文献   

9.
阿蜗 《21世纪》2010,(4):63-64
其实,我也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大学毕业三年多,每月领着四、五千的薪水过活。这一次买房让我的钱囊空空如也,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刚遭遇破产的小老板,既没有任何积蓄,每个月还要还债。但我却没有很多房奴的悲观心理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小家伙和小飞人卡尔松是好朋友。小家伙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狗宾博一起住在斯德哥尔摩一座普通的房子里。而卡尔松的小屋子就位于这家屋顶上的烟囱后面。不过在以前,除了小家伙没有人相信世界上会存在这么一个背上有螺旋桨的胖胖的小飞人。直到小家伙8岁生日那天,他的家人才见到了卡尔松,当时小飞人正坐在桌旁大口吃着生日蛋糕,脸上沾满了奶油。  相似文献   

11.
带钱谈恋爱     
朋友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父亲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3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家里每月只给生活费200元,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去越南旅游,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兴致盎然地在导游阮先生家感受了一下普通越南人的生活。阮先生的家离胡志明市的商业街范五老街只有200米的距离,走进阮先生的家,他正在用碟机看老版的《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的配音非常奇怪,没有越南语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我对哥越来越不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感觉他成了一个自私的人,或者,他原本就是,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是重要的他对母亲的态度常常让我想要愤怒他的家,离母亲家十几分钟的路程,一年到头却很少回来看望母亲,平时电话也不打一个,如果打电话或者回家,要么是过节,要么就是有什么事情,而他的事情,大多和钱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金钱和子孙     
大约在1980年前后,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上海某中学的一位职员,老一辈人曾是资本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企业公私合营,家中是拿定息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落实政策,一次性补发“文革”期间停发的定息数十万元。那时,一般工薪人员的收入每月也就三五十元,几十万元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巨款了。可是这位职员接到补发定息的通知后,却迟迟没有去领取。上级组织的领导以为他有思想顾虑,于是专门派人找他谈话,做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八戒 《人生与伴侣》2006,(11):33-33
果有人告诉你,有人用一枚曲别针换回了一幢两层公寓一年的租期,你一定不会相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真的就发生了。26岁的凯尔·麦克唐纳是一名送货工,负责给快餐公司送比萨、汉堡等,业余时间里还做些兼职,偶尔在展销会上推销些商品来贴补每月300美元的房租。和加拿大千千万万个普通青年一样,麦克唐纳买不起房子,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心里的梦想:那就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过他知道,以他目前的经济能力,要想拥有自己的房子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6.
朋友的女儿暗恋班上的英俊男孩儿,可那男孩儿身边有好几个漂亮女孩儿,只把她当做普通朋友。她一直克制自己,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也和他做普通朋友来往,可心里却难受得要命,回到家一个人偷偷地哭。  相似文献   

17.
认识罗工柳时,只觉得这个老头挺风趣、挺和善,後来才知道他是大画家,他的那幅油画《地道战》连小学课本里都有。而且,亿万中国人手中的人民币,也是由他主持设计的。罗老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五口之家:老伴、儿子、儿媳、小孙子。外人都说,你们家真幸福,从没听过你家吵过架。然而,这却是一个奇特的家庭──每个人都有传奇般的故事。没有结婚证的金婚罗工柳和夫人杨筠是杭州艺专的同学,罗工柳虽比夫人大几岁,夫人却比他高一班。金婚已过,老俩口坐在一起回想当年:“哎,我们都没有谈过恋爱。”“呀,连结婚证都没有,我们合不合法?…  相似文献   

18.
晒晒祖师爷     
翡翠 《可乐》2010,(8):40-41
刘杨在南方打工打腻了,就拿着攒下的钱回老家桑梓镇开了个摩托车专卖店。 别看桑梓镇小,也有三十多家商户。他们自发成立了一个个体协会,每月举办活动,不是搞聚餐,就是去旅游。刘杨看着很羡慕,找到个体协会会长,提出自己也想加入协会。  相似文献   

19.
姚秦川 《百姓生活》2014,(11):21-21
唐肃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吏,曾任龙图阁待制一职,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位一他家的对门,住着时为晋国公的丁谓.因为是邻居,所以两人经常走动,一起饮酒、聊天,相处得十分融洽。  相似文献   

20.
深蓝 《人生与伴侣》2008,(11):46-48
遇见他,在一个很普通不过的酒会。别人介绍,这是沈明传。她抬头,突然就喜欢上了他。当时,她自己开着一这小小的房介中心,年轻的创业女孩;带了很浅的不会讨好的微笑,问他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