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思想上达成共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从感情上加大投入,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职工需求相统一,重视职工主体地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持机制的健全和创新相统一,强化组织领导;从实践上加强凝聚,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大力弘扬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既离不开政治制度保障,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这种政治文化以社会成员正义的政治感情、合理的政治动机、宽容的政治态度、忠诚的政治信仰以及领导阶层的公正无私的政治情怀、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依法办事的政治行为倾向和对民负责的政治信念为主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52-256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了法治之路,在向法治中国目标转型的过程中,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法治文化建设既是实现法治中国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法治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指引,同时又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琼州学院学报》2016,(1):30-35
建设海洋法治文化对于海南建设海洋强省、加快国际旅游岛开发、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和促进人海和谐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法制建设不健全、宣传教育不到位、研究不充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海南海洋法治文化的建设进程。需要从路径探索角度,针对问题,寻求海南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精神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根源于中华法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摄取于全球法治文明优秀成果。把内涵于法治概念、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理论、法治价值、法治习惯中的核心要素凝练出来,揭示的就是法治的文化内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文化内涵可概括为规则文化、程序文化、民主文化、共和文化、人权文化、自由文化、正义文化、和谐文化、理性文化、普适文化等方面,法治中国的文化建构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具有有利于政府科学管理的精华部分,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制约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趋势下,在行政文化建设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从学理上划分大多与政治学挂钩,实际上,文化的独立性与法治的价值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现在,文化中还有很多非法治因素,只有去除这些因素,才能规范文化行为和思想,这也是一个国家法治的体现,法治要素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文化管理和文化交流方面分析法治所发挥的规范性作用,对文化的开放性和交流的顺畅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高校法治文化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既是法治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法治理念的塑造地,其法治文化体系建设直接关乎当今的法治进程。文章从完善高校法治设施、法治载体等物质文化,规范高校主体言行举止、行为方式等行为文化,制定大学章程、规范运作方式等组织制度文化,树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等法治理念文化这几个方面,期望搭建起高校法治文化体系建设框架,提高民众法治文化素养,使法治成为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汲取中国传统法治营养,继承和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不仅为中国自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浙江法治文化及其建设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对于建设“法治浙江”更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意义。本论文在对法治文化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首次提炼出浙江法治文化的基本特质:民主性、凝聚性、先发性、前列性和开放性,并阐析了培养法律信仰、确立法律至上,强化主体意识、厉行公权约束,弘扬程序正义、倡导理性文化,为浙江法治文化建设之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法治有其文化基础,只有当法治本身成为文化,法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时至今日之中国,法治尚未成为文化.为此,需要剖析其原因,并从科学理解文化之本义、采取正确的文化政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协调中西方法治文化等方面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形态学理论,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物的依赖性阶段、人的依赖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与之相对应,依次出现了三种社会形态:自然经济所支撑的农耕社会、商品经济所支撑的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所支撑的信息社会.与这三种社会形态相对应的法治形态,分别是国家本位的法治形态、个体本位的法治形态、社会本位的法治形态.这三种依次出现的法治形态及其演进规律,既见于西方,也见于中国.晚近的社会本位的法治形态,在中国亦可称为社会主义法治,它的正式表达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指称的法治形态,是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理论看来,法律文化是一定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具有历史延续性、精神启迪性、多元兼容性和认同的规约性等特征.就法律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来看,法律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手段,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则是激发法律文化建设活力的重要源泉;法律文化现代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体现其阶段历史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变革传统法律文化观念,建设现代化法律文化。本文指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因素,并提出了构建法治型的现代法律文化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文化给予支撑。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迈入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国家治理提供最深厚的思想滋养。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亟需发挥文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滋养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病残弱势群体亟需重构社会身份以赢得社会尊重与认可。公共文化生活作为一种谦和而温馨的社会交往空间,既使重病患者能够通过团体生活中的互动与集体活动来巩固和提升对自我和群体的认可感,又让残疾人经由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展现自我而赢得的荣誉、声誉和社会尊重来重建自信与社会价值,进而使他们得以在社会身份的重构和提升中重新认识生命意义。而且他们还能在有价值的公共文化生活中实现社会身份提升和生命意义丰富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最终在社会融入中获得幸福感。于此之中,这种身份重构之文化路径的社会意义也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法治的可能性--以"法治浙江"战略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江苏”和“法治浙江”等战略的提出,使得地方法治日益成为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对“法治浙江”战略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论证了地方法治的可能性问题,认为:法治的渐进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必要性;法治的具体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必然性;地方的能动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现实性。本文同时认为,尽管实现地方法治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其实现进程又在总体上受制于国家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受封建制度的保护.但从法治的角度看,传统孝道文化与现代法治这间存在冲突之处,应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孝道文化新理念,即平等、责任、保障、互益的新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构建真正和谐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20.
政党法治——中国政党文化构建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党文化构建模式的选择不仅决定着政党自身建设的成败,也影响着其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以及由此引起的政党生存和发展问题.在现代文明社会,一个政治组织的法制化、制度化水平是制约该组织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政党法治是政党组织法制化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政党建设的核心原则,是现代法治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政党法治也为政党文化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科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