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一系列的不和谐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人的发展的不和谐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和谐。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是产生不和谐问题的体制根源,偏离社会主义本质与核心价值目标的理论以及落后的发展观念是产生不和谐问题的认识根源。苏联历届领导人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一是通过阶级斗争解决问题;二是通过改革促进社会和谐。但无论是阶级斗争的方式还是改革的方式都因未能根本解决苏联模式的体制性弊端,始终无法摆正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其他发展之间的位置而失败。反思苏联在社会和谐问题上的教训可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家是卡斯特对信息时代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他将国家放入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认同的建构中进行分析,认为国家是促进网络社会崛起的关键性变量,但网络社会产生之后越来越抛弃了民族国家。全球化过程会使民族国家的权力走向衰落,造就出一种流变的权力,并带来一系列的危机,而解决危机的良方就是建立网络国家。在此过程中,国家作为权力分析的范式已然解体,但作为认同分析的范式却得到了强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大的社会变迁期,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需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外,还需注重对社会成员的认同建设,提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和社会责任缺失的负面效应,结合企业危机产生的根源,深入挖掘企业社会责任与危机产生之间的关系。以产品质量、战略管理、公共关系为分析主线,得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是企业危机产生的根源之一。由社会责任缺失导致的危机必须由社会责任补救才能有效化解,并提出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危机管理各阶段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不仅阐释了追求利益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而且指出了利益关系是意识形态发展的逻辑起点,是思想的基础和价值的尺度。当前中国转型社会的利益冲突导致的价值失范是社会最大的风险和危机。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个体化趋势和价值多元化缺乏思想和制度准备;二是对转型社会的改革还存在观念和意识形态障碍;三是缺乏机会平等和程序公正原则,并且这种缺失已成为社会价值危机的根源;四是新兴社会群体呈“亚健康”状况,价值倾向严重失衡。那么,社会从利益认同达到价值共识,再走向共同富裕并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一是超越单一价值导向模式,树立利益导向的重要地位;二是必须注重改革开放的价值排序;三是以制度引导、整合社会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四是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后期,经济体制僵化,限制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项改革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为指导,没有切实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去分析,可以看出苏联的解体有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现实上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导致人们心理上的极度波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性情绪危机。这种危机以民众社会参与热情不高、社会焦虑较多、无利害冲突频繁发生、民众心理失衡严重、对党内腐败非常痛恨、民众对表情达意渠道不畅反响强烈等形式表现出来。外化的行为和潜在的危机对我们党的执政和社会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只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效化解社会情绪危机。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是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世界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将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苏联解体前后的实地考察和学术访问,可以发现苏联解体事件的复杂原因。政治上,苏联共产党犯下的三大错误确实是原因之一,但更本质的原因是苏联共产党内部出现了问题,而苏联共产党却没有找到有效的纠错机制和途径;经济上,苏联制定的500天转向市场经济的计划在经济转型方面受了西方的误导,操之过急,不切实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和民生倒退;国家治理建设上,苏联共产党没有努力增进各加盟共和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对于中国的启示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国家的发展与强大,对于14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未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危机,其实质是传统道德范式向现代道德范式转换过程中的断层所导致的道德信念危机。一方面,基于现代主体理性自律的现代道德在中国还缺乏相应的社会根基和文化根基,并受到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扭曲与消解;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种他律形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不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冲击着现代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确立。厘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危机的实质并分析其社会和文化根源,有助于从根本上认识和应对当前的道德危机,为长期的道德建设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危机,其实质是传统道德范式向现代道德范式转换过程中的断层所导致的道德信念危机.一方面,基于现代主体理性自律的现代道德在中国还缺乏相应的社会根基和文化根基,并受到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扭曲与消解;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种他律形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不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冲击着现代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确立.厘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危机的实质并分析其社会和文化根源,有助于从根本上认识和应对当前的道德危机,为长期的道德建设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除要受到来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外,还要受到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制约。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心理障碍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表现的分析,试图寻求克服消极社会心理障碍,创造适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社会心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的文化认同陷入现代性危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化认同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社会性根源、认识性根源、历史性根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向度的指导,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文化认同建构;同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范式的研究,从国家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建立起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世界革命理论作为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指导思想和理想追求,左右了苏联共产党在前苏联的实践。从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胜利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便把消灭资本主义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真诚地想推进世界革命,其集中体现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斯大林始终坚定的输出革命,世界革命理论是斯大林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世界革命理论引发了前苏联社会严重的政治危机,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并最终发生危机的根源,而对世界革命理想的追求是苏联共产党最终形成一元化个人独裁体制的首要原因,这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败亡、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的阐述,揭示了个体自我认同实现的劳动本质;关于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的四种样态表现,深刻揭示了个体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在劳动中实现自我认同的思想,启发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前结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双重影响.从正面影响看,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为实现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可能;为赢得苏联帮助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铺平了道路.从负面影响看,它使人们误读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曲解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领袖个人的作用,影响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当代中国法治文化认同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缺失容易导致"恶法"产生,使法治文化认同的前提、主体丧失;还容易导致法治文化认同的狭隘性、片面性;市民社会具有重要的法治文化认同功能.它提供了法治文化认同的经济基础,培养了多元化的法治文化认同主体,有利于使法治获得社会公众理性、全面的文化认同.为了促进法治文化认同,我们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社会中间组织和社团组织,促使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在民族政策领域实施了一系列不同于苏联时期治理多民族国家的策略,如在主要的法律中强调实行人权和公民权高于民族权利的原则、取消身份证上的"民族"栏、实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倡导民族群体间的宽容与理解、构建并强化国家民族认同等。这些策略的实施,与其构建公民社会的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目前,俄罗斯还处于公民社会建设的初创阶段,但以上政策的实施,无疑十分有助于其长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人为本的视野进行考察,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在于对以人为本原则的严重背离。总结和解读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高度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加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内的改革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努力寻求合法性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提出了权威和秩序上的双重诉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面对执政过程中出现的合法性危机问题,积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权威和社会影响力,从而确保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持久。"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恰好能够解答这一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9.
认清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分析文化认同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探讨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而进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具有重要意义。走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危机和困境,一是建构师生主体间的身份认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三是抓好网络文化认同建设,形成虚拟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0.
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是在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否定;90年代激进改革失败导致社会动荡、混乱,导致无政府主义盛行,使俄罗斯再度陷入危机状况下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四个方面。俄罗斯新思想的特征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的合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