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融资难的问题所困扰,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体制上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特殊的相互制衡关系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规模和信用状况等导致了民营企业融资普遍困难,集中表现为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以及现有融资渠道不畅。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扶持作用;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疏通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过程中有关行政垄断豁免的反复变化,集中体现了多个利益群体间的竞争与博弈,最终的立法结果也是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设定一个三方群体竞争模型展开行政垄断豁免相关利益群体的立法博弈过程研究,对与行政垄断豁免相关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利益群体在立法过程中的竞争行为和稳定均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企群体集体行为的优势决定了其在群体竞争中的胜出。三方群体竞争可以实现稳定均衡,但由于再分配无谓损失的存在,这一均衡仍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3.
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过大与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相配合,构成我国近年来银企之间债务关系扭曲的基本格局。关于银企之间债务关系扭曲原因的形成及其整治,金融界和学术界多从规范银行行为和企业行为方面展开讨论,这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政府行为的规范问题,即银企债务关系扭曲的背后,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行为的严重扭曲,最终结果是形成了大量没有供给保证的超规模贷款,或者叫做“空心投资”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问题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和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与发达国家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目前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也存在着非效率投资问题.与国有企业相比,它在银行融资方面有着天然的弱势,这不可避免地制约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所以,银行关系就成为其用来替代正式制度的一种非制度安排,以寻求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来弥补自身投资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由于委托代理成本的普遍存在,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诉求更为强烈,但是民营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产生.因此,从企业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结合中国当前的金融环境和企业治理结构,研究银行关系和股权激励与民营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提出改善民营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公司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三家民营钢铁企业合法性危机后政府参与解决合法性危机的过程,重点考察了实践中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民营企业为争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动。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合法性还是远远低于国有企业的合法性,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保护的往往是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在处理民营企业的合法性危机时,更偏爱采用行政手段而不是司法手段;随着政府法治水平的提高,在多种制度相互约束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可能性和效果在提高。在政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对于民营企业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对于政府部门如何调动民营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资金流是民营企业的血脉,历来为民营企业家所高度重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融资,以扩大产销规模,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常规手段。当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融资能力也逐步跻身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金融市场的大环境,又受制于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对融资行为的管理强度不断升级,融资约束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是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其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数量众多。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周转期较长,但金融机构的融资待遇却远不如国企,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特别是在新冦疫情影响下,问题尤为突出。鉴于新冠疫情对福建民营企业的影响,对其融资支持应采取市场化与行政化兼容并蓄的形式,一方面大胆创新,从金融主体的内部进行改革,创新融资的制度和工具,通过市场化的竞争营造外部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在政策上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改变民营企业在融资中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的金融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对照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笔者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上市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现状,进而从金融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金融制度二元化特征、资本市场的体制性缺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制的约束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解释中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微观机制。根据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第一,融资相对困难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通过商业信贷向资金相对充裕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提供资金,这是一种典型的金融资源错配。第二,利用投入产出表信息,我们构建了各个行业上下游的集中度和国有经济比重,发现它们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商业信贷。而且,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有很大差异,说明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谈判能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我们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由于银行方面审贷能力、程序和激励机制的欠缺,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落后,使国有大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另外,整个金融组织结构缺少面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大量民营商业化银行,导致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通过对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问题的分析,尽快找出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由此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企业家短缺问题,指出企业家短缺的制度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有企业制度,构建包括产权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家选择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创新的,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的国有企业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识别出的僵尸企业,探究金融市场竞争和经济上分权而治的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动机越强,当地国有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高;地区金融市场竞争水平的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成为僵尸的可能,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汲取显著削弱了金融市场竞争的有益作用,间接催生了僵尸企业。因此,打破政府、银行、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促进金融业内外开放和金融脱媒,推进僵尸企业去杠杆和分类处置等是化解僵尸企业困境的关键,而构建诸如基于包容性财富等的可持续增长考核指标,引导地方政府摒弃以恶化资源配置为代价的做法,则是铲除僵尸企业形成土壤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源于高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以及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公司治理中的权力竞争力。大多数高技术企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该研究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根据高技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人力资本的特点,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并根据高技术企业成熟期的两个阶段特征,具体探讨其治理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366家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424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2003—2014年间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整体绩效显著低于并购之前的水平,即并购活动在整体上有损企业价值。(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内部的资源禀赋和资源利用能力、外部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参与度都对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3)制度因素不仅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还在企业资源能力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除了在主效应中发挥“支持之手”的正面功能,在调节效应中也显现出“掠夺之手”的负面作用。根据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中的多重关系可知:对于本身资源禀赋较好的企业,应当降低政府在其中的参与程度,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对于自身资源禀赋较差、资源管理能力较弱的企业,政府参与其中则可发挥较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以提供审计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经济主体,其规模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张而扩张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规模化经营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出于保持声誉和防范“深口袋”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强化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次的增加和代理成本的提高,从而弱化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控制。规模化经营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带来更多的是弱化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资金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投入要素。选取中国1999—2007年1 503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创新的融资结构和资本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融资结构方面,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资本效率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支持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效率最高,其次是港澳台投资,国有资本的效率较低,法人资本呈现无效率,集体资本和个人资本具有负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2001~2010年的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与没有女性财务高管的上市公司相比,女性财务高管的存在显著促进了会计稳健性的提升;女性财务高管对于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而在民营企业,女性财务高管对会计稳健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股利再投资计划 ( Dividend Reinvestm ent Plans,简称 DRPs)产生于 2 0世纪 6 0年代 ,近年来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股利再投资计划基本内涵及其在国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运用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机制理论及价值理论 ,分析了股利再投资计划对上市公司及股东产生的效应 ,并展望了 DRPs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公司绩效持续不断地提高、公司价值不断增长,强化公司竞争能力和管理效能,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以2001~2003年受到相关监管部门“处罚决定”以及ST、PT公司共227家作为治理无效研究样本,以872家治理有效公司为对比研究样本,比较分析二者在公司治理有效性特征方面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类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有效性的特征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这两类上市公司在最终控制人类型等17个公司治理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国有和民营控股公司薪酬影响因素对比研究发现:在高管薪酬的决定上,纯利润管理的民营控股公司比带有官僚管理的国有控股公司更加倚重会计信息。说明在薪酬契约的制定上,民营控股公司更加看重会计信息。强国有控股和弱国有控股公司对比中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另外还发现国有控股公司薪酬高于民营控股公司,说明带有官僚管理的国有公司更容易发生管理层侵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