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进一步明确,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国际上通行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相关规定分析,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如何完善刑事司法体制,把握国际环境,结合我国现有的国内立法环境,充分发挥能动性,加强国与国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通行做法相接轨,更好地推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刑事审判模式在根本上属于开事司法问题,故能动司法必然牵扯刑事审判模式.从能动司法的内涵和特征出发,体现能动司法的刑事审判模式应是回应型刑事审判模式.回应型刑事审判模式包含着回应什么和如何回应即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它包含并超越了适应性刑事司法与恢复性刑事司法.合情合理合法是回应型刑事审判模式的底线,或是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熊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2):83-85
中国加入WTO后 ,法院受理的新类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总量都将大幅度上升 ,刑事案件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刑事审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加入WTO给刑事审判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民法院应转变观念 ,树立大局观、公平观、人权保护观、公正观、效率观等现代司法理念 ,进一步推进法院的司法改革 ,加强刑事审判队伍建设 ,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不当的刑事司法态度直接影响刑事审判质量,最终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刑事法官应当摈弃有罪推定、罪疑从轻和同害报复等不当司法观念,并慎防重复作业、同事意见及公众反应等因素对司法态度的不当影响.讯问时,宜秉持接纳、信赖和同情等态度,抛却拒绝、怀疑和冷淡等态度.定罪时,宜秉持公平、确信及周延等态度.量刑时,不可过度重视控诉意见、长官命令和舆论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前 ,刑事法治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刑事司法改革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现状 ,在刑事司法改革中必须坚持严肃、公正、科学与文明的原则 ,强化刑事司法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签订后,我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加强了协调,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还专门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反贪污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应当在坚持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和双重犯罪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引渡、刑事诉讼移管、协助调查取证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执法合作,严厉打击腐败犯罪.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民众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传媒的迅速发达,民意介入司法成为可能.对于民意介入司法,应有理念上的准备:既无需担心民意影响司法独立、民意审判,更应强化或重构司法为民、有利被告、程序正义和能动司法的理念.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意在特定条件下得以介入司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公正,科学界定民意介入的范围极具必要性.司法应在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之情形下参考民意,并通过合理的途径使民意有限介入、依法介入、理性介入司法. 相似文献
9.
王永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9-12
国际犯罪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安全,在此背景下,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在此方面得以长足发展和进步。在此基于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打击国际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愿意真正得到正义”。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Alan M.Dershowitz在其自传性质的畅销书《最好的辩护》(The best defense)一书的前沿部分写到的。他接着解释到,由于律师与检察官都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1.
1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6)
自历史上第一例缺席审判实践肇始,关于缺席审判的合法性问题在各国立法上的肯定与否定就始终在争议中博弈前行。然而,随着近年来跨国犯罪的增长,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缺席审判的启用对全球有效打击犯罪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腐败与经济犯罪嫌疑人的出逃和资产转移以及对外国恐怖主义战斗员属地和属人管辖的障碍,再次引发法学界及社会各界对缺席审判的关注。缺席审判的立法发展与相关国家的司法实践,也暴露出作为缺席审判症结的送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保障程序正义和适用补救措施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适用的经验,恰当适用缺席审判应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兴起于东方经验,继承了古代司法文明“和合”思想,继承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以人为本、司法为民、调判结合”的司法文明理念,继承了浙江枫桥和龙泉地区“以和为贵”思想与浙江“枫桥经验”;借鉴了西方经验,吸收了辩诉交易制度的精髓,并融合了恢复性司法理论的有益经验。从地方试点到中央立法,刑事和解逐步确立,刑事司法文明的第三种模式逐渐形成。刑事司法文明也由传统的“二元”模式逐渐转型为“三元”模式,即“诉讼文明-程序文明-刑事和解”,第三种模式以对受害者利益保护为中心,追求被害者、加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三赢”的诉讼模式,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最终迈向一种“和合型”刑事司法文明。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红生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3,(3):60-63
新近启动运作的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刑事司法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受国际政治因素制约,国际刑事法院在借助于惩治诸如战争罪等最严重的国际犯罪以实现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只能发挥十分有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治国家的公民基本权利受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保障.鉴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可以被暂时地限制或剥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建立起以人权保障为目标的刑事司法标准和规范.就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人权保障的内容、特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及保障方式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司法裁判的过程,原本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但是,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觉对人的思维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自然也会影响着司法活动.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凭借内心的直觉,判断分析某一证据或事实的真伪.由于直觉存在主观性和臆断性,容易导致法官的审判出现偏差,这也是造成冤案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将直觉引入一个正确的轨道,避免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出现主观臆断,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性是刑事审判的基本价值之一,它是指刑事审判成本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本文探讨了刑事审判经济性的内涵及该价值的确立依据,分析了刑事审判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减少成本确保收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影响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令人困惑的难题之一。一方面,网络舆论因其公开性、开放性、及时性而天然具有预防司法审判不公不廉的功能,对司法审判形成一种体制外的监督。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也具有天然的非理性成分,可能成为干扰审判独立和审判公正的障碍。刑事审判与网络舆论冲突的协调,既要求法院掌握定罪过程以法律为准绳、量刑过程优先适用法律和理性对待民意的基本准则,也需要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具体制度,正确处理刑事审判与网络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在审判阶段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雪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63-68
刑事和解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基于其特殊的价值,我国检察机关开始进行试点与探索,而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刑事和解在审判阶段的应用并没有推开.自诉案件和刑附民案件程序的启动本身就决定于被害人,这类案件的和解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就刑事和解在审判阶段应用的价值、程序设置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程序设置的完善提出建议,以适用于审判实践.认为审判阶段进行刑事和解不仅提升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刑事审判的功能发生变化,与过去靠"打"来稳定社会治安的作用完全不一样,能使司法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的进步,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是现阶段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也是落实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司法领导体制的改革 ;(2 )刑事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 ;(3)司法监督体制的改革 ;(4)刑事司法程序的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