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黄志勇 《统计研究》2014,31(5):73-77
2008年IMF发布的《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手册》(第六版)对国际加工贸易(Goods for Processing,GFP)中的项目统计进行了调整。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中GFP所占的比重较高,因此此次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将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GFP几种主要类型的分析,探讨了这种调整分别对我国经常项目统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外承包工程国际收支统计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莉 《统计研究》2011,28(9):25-27
 对外承包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之一,与其相关的多项交易均需纳入国际收支统计范围。本文分析了《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alance of Payments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Manual (Sixth Edition))中有关对外承包工程国际收支统计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以间接申报为主要数据源的统计模式的弊端,建议从规范间接申报入手改进现有统计制度,最后提出了开展专项统计采集对外承包工程国际收支数据的远期规划。  相似文献   

3.
徐强  赵欣 《中国统计》2023,(2):39-42
<正>202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欧盟统计局、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OECD、世界银行联合出版了最新修订的《CPI手册:概念与方法2020》(以下简称CPIM2020)。CPIM 2020是在2004年版CPI手册基础上进行的最新修订,在2020年召开的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五十一届会议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55年起,在计划、统计工作中开始制订了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个分类不够科学,有加以修订的必要.现在,我国正在拟定第六个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并决定于1982年7月1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许多资料都必须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组整理.为此,迫切需要及时修订我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如何修订?现对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收支统计口径上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新华 《统计研究》1999,16(2):12-13
笔者在翻阅有关资料时发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版的《国际金融统计》,自1995年9月起,其国际收支项目开始以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5》)中的定义给出。《手册5》综合了过去十年中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方面的主要进展,并使IMF关于...  相似文献   

6.
SNA关于金融工具核算方法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确定的SNA修订问题清单中提到了若干金融工具核算的修订问题,修订后的SNA在2008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39届会议上公布。1993年SNA修订版主要对回购协议,雇主养老金计划,雇员股票期权,不良贷款,互助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留存收益,与指数挂钩的债务工具和非人寿保险等金融工具的核算方法,根据各国多年来的统计实践经验进行了适当的修订。本文参考国际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提出的SNA修订全套综合建议,对金融工具在1993年SNA和1993年SNA修订版两个版本中的核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揭示了1993年SNA修订版中关于金融工具核算方法的变化,并总结了1993年SNA修订版对金融工具核算方法进行修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更新后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编制手册——《消费者价格指数手册:概念与方法》已于2020年发布,新手册在2004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指数编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对CPI编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新,并给出更具指导意义的指数编制建议。本文从整体上全面总结了2020版CPI手册更新,围绕消费分类体系、线上价格采集、价格缺失和质量调整、权重价格更新、扫描数据的应用、季节性产品的处理等方面对2020版CPI编制手册的主要更新展开论述,并结合目前我国指数编制工作的进展,进一步分析手册更新对我国CPI编制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政府财政统计修改前后的区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1986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进行修订的过程中,遵循的是不仅仅要使新的体系与1993SNA统一的原则,同时还考虑到财政分析家不断扩大的需要。修改后的政府财政统计体系对《1986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介绍的体系做了大量更新和扩  相似文献   

9.
基本建设投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在我国已建立五年多了.经过历年的修订,无论在指标的内容和解释上都有了不少的改造.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满足计划和业务管理的要求,1955年基本建设投资年报和1956年投资定期统计报表又在过去报表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修订.兹将其修订原则及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分别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导语(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高敏雪)OECD常被称为富国俱乐部,成员国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与此相对应,其成员国的政府官方统计建设是比较健全发达的。凭借于此,0ECD得以与联合国、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成为联合制订统计国际规范的主要国际组织,所发布的官方统计国际规范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等,对各国政府统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政府统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OECD独立制订的一些统计规范在全球各国也有广泛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外国直接投资基准定义》,2008年已经发布第四版,是各国进行FDI统计依据的基本方法文献。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失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美贸易失衡是否因人民币汇率调整而缓和这一问题,利用1980-2008年的年度贸易数据对中美贸易进行协整分析,检验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之间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不满足,即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中美贸易失衡。中美贸易失衡是中美双方进出口结构、贸易政策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逐步调整两国贸易结构和进出口政策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OLS),加入虚拟变量,对江苏省1991到2010年FDI存量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依存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入世后显著大于入世前,但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后有负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提高江苏省贸易依存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入世后显著大于入世前,但美国次贷危机后出现了显著的反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2012年和2015年中国区域-世界投入产出嵌套表,结合增加值贸易的就业投入系数,测算并比较分析了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和就业反馈效应。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区域增加值带动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国内贸易,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对国内贸易带动就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上升;中国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效应多表现为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就业反馈,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开始减弱,间接带动的溢出及反馈效应成为区域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整合优化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作为就业"稳定器",稳步推进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和促就业的"助力器"。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构建了多区域假设抽取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有助于提升自身对各行业的增加值消费,也有助于其他国家之间的增加值贸易以及其他国家的增加值消费,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2)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对不同的国家影响不一样,对美国、日本的增加值进出口影响较大。(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的各行业增加值贸易的效应大小并不一致,部分行业的作用大于其他行业,例如农、林、牧、渔业的内部效应大于其他行业。根据以上结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增加值贸易,其他国家也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另外,在采取进出口税率调整等政策扩大增加值贸易时需要注意行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引力模型的应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进行服务贸易国际比较的重要评价指标,大多数学者利用已有指标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但现有的竞争力指标不适合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故基于引力模型理论,建立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度量的新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总体上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走强,但现代服务贸易的行业竞争力非常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就是城乡之间在商流、物流、信息的一体化。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的度量维度包括:城乡商流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流一体化。从三个维度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1991—2008年间的数据对中国城乡商贸流通进行测度,并提出统筹城乡商贸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占春 《统计研究》2012,29(12):101-109
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逐渐融入的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中,为转口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上海转口贸易在经历开埠初期的起伏之后,在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沿海沿江进一步开放而蓬勃发展起来。尽管民国时期的埠际和国际竞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海转口贸易的优势地位,但是转口货物结构的调整使上海转口贸易的繁荣局面一直延续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促成和巩固了上海经济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nominal trade account to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the U.S. dollar has been posited to follow a J-curve pattern. Recent experience calls this into question. The aggregate nominal trade balance is decomposed here into four components, both prices and volum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Time series specification tests and Granger tests of causal priority ar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existence and nature of the response of each individual component to dollar movements. Surprisingly weak and delayed responses of both import prices and volumes are found, suggesting a new view of trade-balanc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汇率操纵论甚嚣尘上,然而针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顺差关系的研究观点却存在很大分歧。从技术角度看,基于线性回归模块的标准VAR/SVAR模型并不适合分析中国汇率和贸易顺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在国内率先采用时变参数VAR模型(TVP-VAR),并基于2001年6月-2011年3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于中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影响微小,即汇率非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探讨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状况,研究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的互动关系,并对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R&D投入产出率与贸易竞争力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人力资本投入强度、新产品开发强度与贸易竞争力关联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