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萃与信息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寻访、 认定和坐床考实 廖祖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年7月3、4日发表文章,就第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寻访、认定和坐床问题进行考证,指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寻访、认定和坐床,西藏地方政府按照历史惯例和宗教仪轨有秩序地进行,但每个工作步骤和关键问题都呈报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对十四世达赖灵儿的认定,给予批准,免予掣签,准予坐床,这在法律上已确认其地位。国民政府特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典礼,体现了中央的权威和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相似文献   

2.
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寻访与遴选、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热振的地位举足轻重,贡献很大。他之所以主张以拉木登珠为转世灵童并主张不用掣签,既是出于巩固和提高自己在西藏地方政府中的权力与地位的考虑,又与九世班禅、国民政府及内地的主张有关。他先是提出由蒙藏委员会驻藏代表张威白参加坐床大典,随后欢迎中央大员吴忠信入藏主持,并协助吴忠信完成了对转世灵童的认证和坐床。这一切,热振基本上是按照旧例办理的,其权力与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法名巴丹益喜,于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马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出生在后藏香地(今日喀则专区南木林县境)的扎西泽地方。父名唐拉,母名尼达旺毛。巴丹益喜生性聪慧,几经寻访,方被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认定为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喜的转世灵童。他七岁时,拜罗桑索巴大师为师,受沙弥戒。不久,由后藏前往拉萨,复从七世达赖喇嘛受沙弥戒。二十岁时从罗桑群培大师受比丘戒。藏历第十三绕迥火狗年(公元1766年,乾隆三十一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月29日(藏历木年10月8日),按照中国历史定制和藏传佛教仪轨,经过金瓶掣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诞生於藏北嘉黎县的6岁灵童坚赞诺布,被认定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真身。册立仪式於当日在拉萨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喜事,并为举世所瞩目。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是如何寻访的?认定的依据是什宣?*历了哪些过程?这位灵童的身世和本人情况怎麽家7各界的反映又如何?在寻访过程中,达赖是怎样干扰的7为什麽达赖擅自指定的“灵童”是非法的、无效的?本文特写您释疑解惑,一睹…  相似文献   

5.
“达赖喇嘛”是西藏佛教格鲁派中最大的一个活佛,也是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这个活佛转世系统并非从格鲁派一创立就有了的。“达赖喇嘛”这一名号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出现,乃是在格鲁派创立以后169年的事。这个名号的正式确立,又是在75年之后的1653年由清朝中央政府册封的。自此以降,凡达赖喇嘛逝世,其转世灵童的寻访、确认、坐床以迄亲政,均须经历代中央政府批准和委任,否则便不能行使其职权。本人试从五个方面略作叙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达赖喇嘛 西藏宗喀巴创立的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达赖,蒙语,意为“大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蒙古族顺义王俺答汗邀请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首领宗喀巴第三辈大弟子锁南嘉措,到青海仰华寺相会,俺答汗赠锁南嘉措为“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明万历八年(1580年)俺答汗尊锁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万历十五年明朝又封锁南嘉措为“朵儿只唱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  相似文献   

7.
1682年2月25日,精明能干的五世达赖喇嘛,在刚刚建成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然而拉萨街头却一片宁静,既没有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祈祷达赖早日转生:又未见打卦降神,寻访灵童的出世方向。西藏地方的一切政教事务,一如既往,仍由藏王桑结嘉措代行处理。连当时驻兵西藏的蒙古族带兵官达赖汗要见五世达赖,也被桑结嘉措以“达赖闭门修炼,居高阁不见人,凡事传达之命以行”的理由骗过。  相似文献   

8.
吴忠信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共八年(1936年8月~1944年8月),他通过对西藏制订治藏法规、入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设置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处理九世班禅喇嘛返藏以及灵童转世等活动,对西藏的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虽处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西藏问题十分重视,批准认定十四达赖喇嘛为转世灵童,特派专员赴西藏主持坐床典礼,坐床当天重庆等地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通过坐床典礼,中央政府有效地对西藏行使主权,中央与西藏关系得到加强.人们对十四世达赖喇嘛即位后推进汉藏关系寄予厚望.《申报》作为当时的新闻媒介,对此进行了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0.
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朝联合青海和硕特部进军西藏,成功驱逐在藏准噶尔军队,西藏纳入清朝版图。事后清朝谨慎探索治藏政策,西藏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清朝深知西藏达赖喇嘛对蒙古部落的重大影响,因西藏长期置于青海和硕特部控制而无法直接管制,驱准保藏的成功则给予清朝难得的机会。为使西藏免于准噶尔的再次侵扰,清朝先是巧妙安排废除汗王制,打破达赖喇嘛与青海和硕特部汗王协同管理西藏的结构,代之以噶伦管理藏务直接对清负责,之后扶持康济鼐代清主政西藏。  相似文献   

11.
1925年,朱绣记述联豫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失和”.是由于联豫亲自和派员检查达赖行李所致.笔者翻检相关史料,认为联豫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失和”及达赖第二次出走,实则为清廷对西藏治理思路措施的变化与达赖对清廷西藏治理措施不满之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 1717年,准噶尔军攻入西藏,废黜西藏王拉藏汗和因拉藏汗擅立而没有得到青海和硕特部支持的入世达赖喇嘛.夺取了西藏地方的政教之权。当时与准噶尔部处于敌对关系之中的清朝为了将准噶尔部的势力从西藏驱除出去,于1718年派遣色楞、额伦图率所部军队入藏,但不久便在准噶尔军的攻击下败北。消息传来,康熙帝惊愕不止。同年  相似文献   

13.
五世达赖喇嘛是藏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学者。文章通过对五世达赖的家世及其诞生、寻访、认定过程的介绍和分析 ,对 17世纪西藏社会政治、宗教界为争夺西藏统治权展开激烈斗争的历史作了考察 ,认为五世达赖的寻访、认定是当时教派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西藏地方发生一件大事,即十三世达赖喇嘛离开拉萨出走印度。时任驻藏办事大臣联豫与驻藏帮办大臣温宗尧在如何应对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事件以及在此事件前后的治藏思路上存在很大分歧。最终清廷以温宗尧开缺的裁决表明不认可温宗尧"偏软"的治藏思路,而更认可联豫治藏策略,即较为强硬地处理西藏上层的反抗行为,以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5.
六世达赖喇麻仓洋嘉措在西藏的政治史、宗教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首领之一 ,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浪漫主义诗人 ,同时还是西藏上层统治者与和硕特部落上层封建领主间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本文主要就六世达赖喇嘛仓洋嘉措的寻访、认定及坐床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13世纪以来,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均对西藏行使有效的主权管辖。自清朝起至1959年达赖喇嘛出逃止,中央政府是通过扶植与支持西藏宗教与行政领袖达赖喇嘛(还有班禅喇嘛)来管辖西藏地方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任达赖喇嘛的基本立场都是拥护祖国统一,服从中央的统治。只是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十四世达赖喇嘛在西藏上层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挟持与支持下,才走上了与中央政府相背离的流亡道路。  相似文献   

17.
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官制始建于元代。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八思巴受元朝中央政府之令,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管理西藏地方。到十八世纪前半期,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经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后,西藏政教合一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公元1751年,清廷中央颁“藏内善后章程”,进一步明确规定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共同掌握西藏要务的体制。民国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干扰,中央政府派驻的西藏办事长官滞留印度数年,西藏地方官制则沿袭前朝变更不大。  相似文献   

18.
迄今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噶尔丹十三岁时被认定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温萨活佛的转世,在西藏削发为僧,僧格遇害后在拉萨还俗返回准噶尔.笔者根据藏文史料<五世达赖喇嘛传>和俄文档案,结合蒙汉文史籍考察,认为:噶尔丹于1644年出生后即被认定为第三世温萨活佛的转世,1656年十三岁时入藏学经,1666年二十三岁时离开拉萨回准噶尔,到1670年发生内乱一直生活在故里,1672年二十九岁时称"珲台吉",正式还俗归政.  相似文献   

19.
固始汗以格鲁派施主和保护者的身份率领卫拉特联军,首先消灭了喀尔喀蒙古却图汗,占据青海。继而进军西康消灭白利土司,然后挥师西藏灭藏巴汗,铲除了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统治,建立了和硕特蒙古和格鲁派的联合政权甘丹颇章。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后,固始汗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效仿忽必烈与八思巴之先例尊五世达赖为首,将卫藏十三区献给五世达赖喇嘛。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统治权,而是运用一系列施政措施及策略,达到了其统治西藏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固始汗略定西藏的一系列措施,挖掘藏汉文文献资料,分析这些措施背后的策略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风流倜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错,由于藏王桑结嘉错被诛而兰艾同焚。蒙古部落的西藏军事首领拉藏汗另立巴噶曾巴·伊喜嘉错为六世达赖喇嘛,并迎至布达拉宫坐床。西藏广大僧俗,对伊喜嘉错进入布达拉宫十分反感,称他为假六世达赖,他们仍然怀念往日的仓央嘉错。因此,当仓央嘉错被押北京途中遭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