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近现代文化转型时期文化震荡的产物。虽然唯美主义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它在一定意义上开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是一部包含了许多现代性因素的奇特作品,重新阐释这部作品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透视唯美主义的现代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2.
陈美兰 《学术研究》2002,1(5):115-120
与五四以后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相比 ,“十七年文学”在面对现实的态度、艺术的运思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感知方式和形成的美感特征上 ,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从而使之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呈现了中国文学古典化的素质 ,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并最终成熟。把“十七年文学”放在20世纪文学进程中来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并不是直线式或递进式的 ,而是迂回性的 ,具有自我律动的特点 ,这说明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 ,一种文学会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并不断强化特定历史文化所赋予它的审美特征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 ,“十七年文学”中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并没有彻底消失 ,它仍然会在当前新的文学环境中得以存在。  相似文献   

3.
《废都》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1949年,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在大学设立比较文学系,并建议将它们走名为“普通和国际文学系”(DepartmentsofGeneraladnInternfationalLiterature)。为了实现比较文学的宗旨,韦勒克等强调;(1)比较文学不是各民族文学的混成品,研究的不仅仅是它们的“相互影响、并列和歧异”,不是它们当中的个别作品,而是“有义务构筑或至少澄清文学的一般概念,同时,努力捍卫文学的特异性,以确保它存在的理由”;(2)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有机结合,即,文学批评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儒学复兴运动与现代新儒家——再评"文化保守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玉顺 《学术界》2006,(5):116-119
“文化保守主义”这个符号既不足以概括现代新儒家,更不足以概括当前的儒学复兴运动;它并不能揭示儒学复兴的当下的现实生活渊源,反而有导致原教旨主义的危险。然而不论是当年的现代新儒家、还是当今的儒学复兴运动,究其生活本源,都是一种“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这是因为,儒家、儒学、“儒教”从来不是某种现成固有的东西,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生成着的。所以,当前的儒学复兴绝非什么“文化———保守”的问题,而是“复归生活,重建儒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专题研讨·特邀主持人 :南帆1·7从小叙事进入当代文学史周宪1·11文学史的叙述问题———文学史学的基本话语研究郑家建1·15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朱水涌1·18现代性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毛丹武1·25文学史与历史语境———关于“民间”与“现代性”郑国庆特邀主持人 :叶文振2·6自由离婚的立法理念及其婚姻法修改操作化徐安琪叶文振2·12论离婚有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析因配偶一方婚外恋导致离婚的现状及其民事责任田岚何俊萍2·19论父母保护教养未成年子…  相似文献   

6.
(圆点前为期数 ,圆点后为页码 )文化·文学·语言研究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笔谈 ) 文学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王 宁 (1·3 )…… 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从认同王一川 (1·7)… 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刘俐俐 (1·10 )………… 女性写作与文化生存乔以钢 (1·15 )……………………市民本位与乐生主义———池莉小说解读之一吴禹星 (1·17)…………………………………………“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影响陈允锋 (1·2 1)…………………………………………试论语境和词义的关系何凤仙 (1·2 4)…  相似文献   

7.
(括号内依次为期数、页码)文学消费视阈中的流行音乐———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邓天颖(1·75)“中国八分钟”的再解读…………………………彭海涛(1·80)意识形态语境里的时尚杂志评析………………徐连明(1·84)文化视镜中人的哲学建构与解构———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审美流变之二……张瑗(1·87)集体意识与个人感受———论小说史构想的审美之维………………孔建平(2·94)现代白话语言系统的现代性与传统……………曹而云(2·100)理性匮乏下的祭品———路翎小说创作观念的悲剧性命运……戴嘉树(2·104)虚拟主体:间性、艺…  相似文献   

8.
(圆点前为期数 ,圆点后为页码 )文学·文化·艺术·语言现实主义 :从欧洲到中国肖 鹰 (1·3)90年代中国文学 :自我认同的尴尬与出路刘俐俐 (1·10 )周作人散文研究述评安文军 (1·14)“诗界革命”创作中的“新名词”及其对古典 诗歌创作的影响李开军 (1·18)《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张 燕 胡义成 (1·2 1)批评之四维 ———大众文化批评的原则许文郁 (1·2 6 )对商琦《拟夏王圭溪山清远图》的考察与鉴赏梁晓玲 (1·30 )《边城》 :两种文化景观中的人生形式王俊峰 (2·82 )南社作家王钟麒的小说戏剧理论和创作颜廷亮 赵淑妍 (2·85 )…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论语·先进》“夫子哂之”古今有各种解释: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曲礼》“笑不至矧”,郑玄注:“齿本曰矧,大笑则见”。康有为《论语注》直接释为“大笑”。包咸注:“笑之”。新《辞源》有“微笑、讥笑、”两种解释。杨伯峻《论语词典·哂》释为“微笑”。这四种解释究竟哪一种对,我认为都值得推敲。我认为“夫子哂之”,既不是带褒义的“微笑”,也不是纯属贬义的“讥笑”。而是“微微冷笑一下”,略带贬义指责,又有关怀之意。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 :“其于所不知 ,盖阙如也。”对于“盖阙如”有两种理解 :( 1)“盖”是表推测的情态副词 ,“阙”和词尾“如”组成附加式合成词“阙如”。 ( 2 )“盖阙”是联绵词 ,与“如”组成“盖阙如”。段玉裁持后一种观点 ,他作注说 :此用《论语·子路篇》语。“盖”“阙”叠韵字。……“盖”旧音如“割” ,《汉书·儒林传》曰 :“疑者丘盖不言。”……“丘盖”荀卿书作“区盖”。“丘”“区”“阙”三字双声。段氏指出《说文》是用《论语·子路》的典故 ,并提示我们“(盖 )阙如”这个词还牵涉到《荀子》和《汉书》用例。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