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什么是哲学?理性关系建筑学从我们思想的当下现实出发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哲学与智慧的区分让哲学史呈现为在自身做划时代区分的历史,诸时代的第一哲学从不同智慧形态那里继承了不同的使命。接踵而来的理性与自身的区分破除现代解释学所营造的历史连续性,突出现代世界独立不羁的生活基础及其各思想形态的完整性。最后,语言与自身的区分让思想切入我们的当下,解开海德格尔在语言的途中留下的尺度之谜,回忆起智慧之所思、其尺度和尺度所规定的事。面对所思及其诸整体,当下思想在审慎(Epoche)中获得明辨的力量,它不再迷惑于眼下哲学的假象,转而感激智慧的言辞,承认和赞同智慧之言所给予的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从文艺复兴时代的启蒙理性的滥觞到生活世界的重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认为启蒙理性所建立的知识架构、价值体系和世界图景,经过科学观念的扩张和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近代理性哲学的发展而走到自己的逻辑终局。现代哲学对生活世界重建的不同路径,既体现了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反叛的总趋势,又勾划出现代哲学不同流派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阳海音 《兰州学刊》2006,3(1):29-31,4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将理性区分为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他们局限于意识哲学,将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特征诊断为“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哈贝马斯实现了从意识哲学范式向交往理性范式的转变,他提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双层社会模型,认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病症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而且“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可以用交往理性来拯救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哲学与人、世界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哲学视域中人格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当代哲学应面向“人格世界”并担负起人格理性批判的使命这一重要主题。文章强调:人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其实质是人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人格世界”,是体现着人的类本质即人的社会价值的“适然世界”,也是当代哲学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由于哲学只有在关切人的自身存在的超越中才能获得其真正发展的根据,因而哲学面向人格世界与面向生活世界一样,都将表达哲学对自身使命和意义的新理解,并从人格理性的哲学批判中获得新的信念、自觉萌发改造世界的旨趣和构筑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5.
理性在西方文化批判中世纪意识形态,促进人的解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并逐渐取得了近代公认的“理性至上”的地位。然而与之伴生的,是理性自身的发展出现形而上学教条化倾向。康德哲学最早开始了对理性的批判,迎接从近代走向现代的思想转折。本文从批判理念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排除理性方法论的教条独断,探讨理性之外的精神领域,恢复人与人学的哲学中心地位几方面,讨论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指出理性不仅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共同背景和本原。马克思致力于哲学的"实现"即一种理性哲学,这种理性哲学试图塑造现实世界而不停留于空洞的反思知识,但它又不满足于单纯的实证知识的功能。在寻求新的哲学理性形式的道路上,雅斯贝尔斯追寻马克思哲学理性概念的历史踪迹,不是放弃近代的理性方案,而是通过区分和内在的批判性划界,维持和发展了近代理性方案的真正的、解放的可能性。雅斯贝尔斯以全新的方式开辟了"存在空间",把哲学逻辑学的理性交往知识旨趣移入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视域之中,从而以新的总体交往方式促进全球人类交往过程。我们时代理性的联合反对理性的毁灭,恢复哲学理性是至高无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刘作 《兰州学刊》2011,(12):20-24
文章试图澄清康德哲学中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认为康德哲学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主体性哲学,现象和物自身的区分只是人的理性能力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并通过对作为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认识能力来考虑的物自身的具体分析,认为物自身的概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一贯性。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公共理性理论不仅具有道德哲学的意义,更具政治哲学的价值,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康德将公共理性置于启蒙的论域中,凸显出自我与公众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两项根本要素。其中自我的启蒙展现出现代政治哲学的自由价值,公众的启蒙凸显了人民与世界公民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公共理性取代传统的国家理性观念,强调理性的权威,抑制权力的恣意。经由公共理性观念,人民主权观念与普遍人权观念能够得以有效的关联,从而突破现代世俗化进程中所形成的资本-民族-国家体制,形成世界共和国的理念。从国家理性演化为公共理性的概念进程凸显了康德政治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哲学形上学的"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批评了哲学界对作为哲学形上学概念的"理性"理解的偏失,对理性与知性、理性与理智作了明确的区分;认为理性不仅是人对宇宙总体存在的认知,而且是人的实践的意志和审美情感在哲学形上学中的对象化;理性本质上是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人类生活和实践的合理性依据在哲学形上学上的投射,哲学家如何理解人,如何处理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的关系,也就决定了他如何理解理性.立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理性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因而必须以马克思的理性自由主义取代黑格尔的理性专制主义,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的哲学界,哲学思维中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科学万能主义盛行,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较为激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颠覆和解构。哈贝马斯谴责否定真理和主体性的价值虚无主义倾向,主张对理性、主体性、真理等进行重新定位。哈贝马斯的哲学面向的是现实生活世界,以语用学为维度,通过实践理性和主体间性来建构其哲学基础,推崇哲学与科学富有成效的合作,他把自己的这一哲学称之为后形而上学。深入分析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的实质,是探究20世纪哲学演变的路径和了解哲学方法论朝着21世纪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06,19(4):27-33
欧洲的中世纪虽是一个基督教信仰的时代,但并不是否定理性的时代。理性和信仰的关系是中世纪哲学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形成、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在当代科技和理性扩张、道德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重视和重新审视、评价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建人的精神世界及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兵  陶永新 《北方论丛》2010,(2):108-111
在西方政治话语中,国家理性是关于国家行为的一套特殊规则,诞生于文艺复兴这个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时期。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国家理性从道德自觉转向利益自觉,成为现实政治的核心要素,进而演化为现代国家利益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国家理性这样的政治话语的变迁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古代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推类具有什么性质和特点?这取决于古代三个逻辑学概念:"故"、"理"、"类"."类"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推类遵循同类相推、异类不推的推类原则.因此,推类是:当且仅当两个对象同类,从某个对象具有什么属性,可以推知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该属性.它区别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麦加拉一斯多噶学派的含有复合命题的推理,也不同于培根倡导的归纳推理,因而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傅有德 《文史哲》2003,11(2):109-114
犹太哲学既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 ,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直觉主义哲学。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是一条介于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亦东亦西”的思想之路。犹太哲学不仅在形式上利用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来解释自己的传统 ,而且做到了在内容上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与统一。犹太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意义在于 ,它认定了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表明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是可行的 ;中国现代哲学没有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西方哲学的真正融合 ,犹太哲学为未来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 ;作为一种宗教哲学 ,犹太哲学提醒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关注宗教信仰因素。  相似文献   

15.
"理"是"道"(圆)之象,"道"为"理"(象)之本。体育"圆"哲学是大学安身立命教育的根基。因为"圆"、"理"、"德"所包含的内在关联比其自然顺序更值得关注;"圆"是"理"与"德"的基石,"圆"和"理"同是"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伦理中的展现。"圆"哲学以"理"的思维、护持、融通于"德",是当代大学推动"制度变迁"和传承人类"先进文化"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早期英语谚语并非简单地反映了英伦表层文化,而是极大地反映了其深层文化即其哲学传统的内容。由于西方文明以两希文化作为其共同根基,英伦文化又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古希腊和基督教的宇宙观、知识观等很自然地浸润到了英语谚语当中,这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腊的物质/形式二元论,以理性为枢轴的得救观,以道(logos)为内容的智慧观和理性致知论,以及基督教创世、堕落与救赎的观点,以信仰为支点的拯救观,以上帝之道为内容的智慧观和信仰致知论等。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早期英语谚语的思想实质,理解其成为英语语言精髓的原因之所在,从而在一个新的维度上把握英伦传统文化以及在更高的程度上运用英语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学宗教性问题关涉到如何认识儒学的特质,如何界定与评价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评估儒学的现代价值和未来走势等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儒学研究中举足轻重而又意见纷纭、争而未决的主要议题之一。从"宗教"、"儒教"含义的界定,儒学创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或理论基础,汉代儒学的神学化、谶纬化及经今古文学派的异同,宋明理学的性质及"三教合一",以及中国传统的宗教鬼神信仰与儒学或儒家传统的宗教观的关系等多个层面,对这一议题提出几点反思,将有助于拓宽该议题的研究视阈,促进该议题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郑萍 《河北学刊》2008,28(2):142-146
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傣族曼龙村寨在旅游中为游客展示了传统与现代性的完美碰撞。以傣园公司、游客、国家行政权力为代表的现代性力量,在旅游空间中与曼龙村民这一传统力量展开了互动,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关系,彼此间地位也相差悬殊,但传统依然以各种方式凸显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后台"的真实生活中,这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成为了主流。  相似文献   

19.
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按照现代宇宙观对西方演化经济学诸流派进行创造性综合并建设中国崛起的国民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的两项重要工作,这种工作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经济思想史中的许多重要流派。德国历史学派的宗旨与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战略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不仅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先驱,而且在19世纪下半叶对推动德国崛起并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经济学在主体上与德国历史学派都是同一种哲学传统和经济学传统的产物,而这种传统与中国哲学传统之间又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和开创中国经济学研究传统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晋隆冈 《河北学刊》2007,27(3):241-244
近代以来,以天津为中心的近代河北铁路网的形成,对河北的农村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重点考察了铁路对近代河北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农产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输出量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产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外运量的增加,并促使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加快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河北农村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