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样价值观态势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化使价值观的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 ,这种多样化表现为平面化、层次化、丰富化、复杂化。价值观发展的多样化蕴涵着主导价值观确立的理论和逻辑前提。主导价值观作为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的价值观 ,既具有对其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又具有对社会发展的秩序功能和动力功能。从价值观的多样化出发确立我国的主导价值观要坚持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与宽容性的统一、现实价值与目标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普遍价值观念与国家主导价值观念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先进文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娄成武  姜晓秋 《理论界》2005,46(6):11-13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作用。价值观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构成价值观的首先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评价基础上的价值信念。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科学技术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科技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其理论框架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科学技术具有通过生产力这个中介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价值;科学技术具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价值。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地完成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加快改革步伐,进行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注重科技进步对意识形态变革的重要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在价值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中国科技价值观的形成和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框架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科学技术具有通过生产力这个中介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价值;科学技术具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价值。视科学技术为先进生产力核心和主要动力的科技价值观、视科学技术为现代化关键的科技价值观、重视发展统筹的科技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科技价值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放晓 《理论界》2013,(11):39-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其中在个人层面,首先强调的就是爱国价值观.事实上,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永恒主题,在当代中国是有着长期稳定性和广泛凝聚力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爱国价值观为我国公民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具有凝聚、协调、激发等价值与功能.伴随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践行爱国价值观面临严峻考验及挑战,对爱国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以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实况为背景,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为依据,坚持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适时提出的主导价值理论。对比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价值结构的合理性,价值途径的实效性,价值目标的现实性,价值原则的民本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提供了多元价值观选项并引导价值取向、左右价值判断、影响甚至代替个体做出价值选择。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无所适从,应采取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加强大众传媒自身建设,借助大众传媒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等措施,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迷失与价值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价值迷失,突出地表现为: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腐朽价值观的侵蚀;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失衡等等.针对这些迷失现象,文章剖析了其成因,试图通过培育价值理念、强化主导价值等手段来重塑转型期社会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不断变化的态势,其特点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手段实用化和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特点.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主流价值观构建的有机结合,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专业化、教育对象具体化、教育内容时代化和教育方法大众化等途径,才能实现引导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既是文化的核心,又是安身立命之本.随着以和谐为指向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的转型,要求价值观也必须相应转到和谐的轨道上来,确立基于和谐的和谐价值观.所谓和谐价值观,就是基于和谐并以和谐为介质的价值视阈和价值取向,是为履行和谐使命而内生的永恒行为准则.和谐的理念、哲学的智慧和美学的飘逸,是和谐价值观的三个鲜明特征,彰显了人类存在的真善美.和谐价值观的终极指归是我与人、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的双赢,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索.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的教育价值思想是当时最新颖的思想。他的教育价值观包括外在价值观、身体价值观和内在价值观。外在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他的生活态度和志向上。身体价值观就是重视体育,并且将锻炼身体与对身体欲望和行为的节制与自制品质的培养联系起来。内在价值观即精神价值或灵魂价值。他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灵魂的最大改善。在苏格拉底的精神性灵魂中,有更深层次的理性内容,这就是理性灵魂能获得真理。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价值观体系是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辅导员价值观体系包涵五个相互联系的价值维度: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价值观.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凝练为:忠诚教育、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求实创新、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民 《兰州学刊》2008,3(1):30-32,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该社会近期奋斗目标的共识。它必须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特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为依托,集中体现在该社会制度和具体生产方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价值驱使,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它既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发展家用轿车无疑是我国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发展战略。但是 ,在“后家用轿车时代”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家用轿车 ,必然要面临多种价值观的冲突 ,其中 ,尤以经济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和人文价值观的碰撞最为激烈。整合价值观的冲突是中国进入家用轿车时代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对后家用轿车时代三种价值观冲突的分析、价值系统数学模型的建构 ,体现了在现阶段以经济价值观为主、兼顾生态价值观和人文价值观的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艳萍 《阴山学刊》2008,21(4):88-93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引起主流价值观的震荡。在价值冲突处境下,过去的主流价值观面临困惑和不同的路径选择。事实证明,在全球化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过去的主流价值观依然有其存在的客观根据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是对主流价值观的系统创新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2l世纪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多元的文化必然导致多元的价值观。价值多元化引起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多元化价值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马克思的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为建构多元文化时代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对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1]。大学生价值观随之出现各种问题。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实用化,价值判断感性化,价值追求庸俗化。文章在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确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吕绍明 《兰州学刊》2004,(6):335-337
在界定社会转型、价值观和建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四大特征一是价值目标正确、清晰,价值观趋于成熟;二是认同开放、公平和竞争等现代社会价值观;三是“务实”倾向明显,注重精神价值,但更注重物质价值;四是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特征,价值取向向自我价值倾斜。探讨教育大学生建构正确价值观的四条原则要辩证看待渐进的社会,客观分析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从价值观建构的需要出发,改变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满足价值主体主动建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状态下的大学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天德 《学术界》2005,(4):175-180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熟阶段,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冲击。网络状态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个体性价值冲突和社会性价值冲突之中,并影响着大学生主体价值观的舒展、民主价值观的彰现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理想、人生价值观念 (整体价值与个体价值 )等方面论证了延安精神蕴涵的价值观及其对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进程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更是树立健康科学的农村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需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重塑农村价值观,走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