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大伟 《天府新论》2013,(2):127-131
抗战后期在盟国开始规划战后和平的背景下,民国学人对当时国际社会流行的国家主权观做出了反思.他们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其存续已构成国际合作的障碍,也是二战未能避免的重要原因.因此,学人们普遍认为应把对主权观念的改造和相应制度安排视为战后世界重建的关键.学人们所倡议的新主权观就其外在属性而言,是相对主权和平等主权的结合,是以对等、自愿与合作为基本价值的主权观.民国学人新主权观的树立源于其特殊时代境遇下所秉承的务实主义的工具理性这一治学理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几千年来所积淀的思想遗产.这种基于历史经验和环境变迁而生成的主权观对于我们当下树立国家利益与时代环境相协调的主权观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2.
人权和主权是宪法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也是宪法的一对基本矛盾。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宪法的一切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都是围绕着二者而展开。人权和主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们的产生既是人类本性使然,也都迎合了一定的人类需求。这些需求随时代和国别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人权和主权也就分别流行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别,成为不同时代和国别的口号和原则。今天,传统信条下的绝对主义国家主权观遭到了普遍人权的巨大冲击。但事实上,人权对主权的挑战远未达到取消主权的地步。一旦失去主权,人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挑战存在一定限度,它推动了主权新的发展,而不是彻底否定了主权。  相似文献   

3.
黎尔平 《学术界》2012,(9):218-226,279,284
近30余年来,中国经历了人权与主权无关到人权与主权相连,再到人权与主权争高下、人权与主权相对分离这样一个过程.西方对中国人权事务的干预,以及中国参与全球化过程引发了主权与人权的互动、冲突和矛盾.事实上,人权与主权最初是两个互不相关的概念,自纽伦堡审判、国际人权运动兴起后,人权与主权才表现出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有时也相互对立与排斥,不分高下,正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推动着中国人权事务的发展.当中国政府把对人权的关注从国际人权斗争转向国内人权保护的时候,这便是主权观从国家主权向人民主权转变,目前中国正处于此阶段.  相似文献   

4.
薛晓破  陈维 《理论界》2008,(10):218-220
SARS留给国际社会的思考是如何改进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以应对下一场疫情。其中,“后威斯特法利亚”公共卫生体系的提出颇引人关注。但是这种体系的设想并没有否定国家的存在,存在无法自恰的矛盾:假定主权的存在,又要建立一个无需主权原则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因此,这种体系的概念具有逻辑上的错误,它高估了非政府组织的默契和能力,也低估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支柱的坚固程度。目前各国的主权观均发生了改变,国际流行性疾病的管理仍然要以在威斯特伐利亚规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卫生组织为中心,并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5.
浙江台州椒江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地方性知识表明,中共"常任制"改革现存三种困境:中共党内权力"所有权"局部性缺位、中共党内权力"执行权"局部性弱位、中共党内监督权局部性虚位;这是新形势下执政党面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把"主权"等政治哲学原理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权力运行机制中,有助于破解改革困境和合法性危机.一方面,从"人民主权"衍生出"党员主权",从"国家主权"衍生出"政党主权",探求推进"常任制"改革的学理资源;另一方面,从"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法理关系,建构"党员主权"与"政党主权"之间结构性互动的法理框架.中共党代表大会是代议制的民主形态,实行"常任制"就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实现"党员主权"地位与"政党主权"地位的民主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浪潮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使它们的主权受制;主权已由绝对性权利转变为受国际法限制的相对性权利;亚洲金融危机有关国家主权受损说明: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有赖于自身努力;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加强南南合作,集体维护主权。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和国际政治角度论述了“主权”观的发展,“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国际公认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际刑事法院对于中国主权构成潜在威胁,其根源在于:普遍管辖权的蚕食因素、启动机制的强制因素、战争罪的衍生因素以及程序性审查权的优势因素。中国政府应当顺应国际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反思和修正绝对主权观,并加快国际犯罪国内立法进程,健全国际犯罪追诉机制,以有效屏蔽国际刑事法院的威慑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关于主权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歇。近年来,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又出现了主权是否过时问题的新讨论。参加讨论的西方学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权过时论、主权过时否定论和主权变革论。本文试对这方面的辩论进行介绍和评析并提出主权的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10.
李香钻  郭战伟 《兰州学刊》2005,(5):44-45,36
洛克的主权思想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议会主权或人民主权.本文通过对<政府论>文本的解读,分析作为洛克思想基础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着重探讨其对立法权的至上性和有限性的阐述,指出其主权理论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以尽可能揭示洛克思想的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