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是说:(一)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二)它是有计划的;(三)它是商品经济。我们想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下各增加一点,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第一点,在公有制基础下加上以公有化为主体的个人所有制;在有计划之下加上各层主次得宜的双轨调节制;在商品经济之下加上一定范围的比例适度的股份制。当然,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内容不只是这些,但只要真正作到这些,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基本上达到了。  相似文献   

2.
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建立起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形式的市场才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模式必须要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大要求: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在的广泛联系,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计划运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模式应具有广泛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劳动制度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模式和近期对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深入的历史进程,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可回避地推到了我们面前。十多年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新意迭起,几经争论,几经反复,现在终于取得了共识。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之中,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重大进展,是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后,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这是世界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我们党把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正确确定其中心环节,是保证改革胜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一科学诊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基点,许多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的目标模式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观点。在我看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实行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把计划与市场融为一体的统一的计划市场模式。这无疑使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进一步接近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要求,就是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使国家计划与市场作用结合起来,共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正在形成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新格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功能已初见成效,但是,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日趋明显。因此,改革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充分体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命题,这是对只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又否认存在商品经济的传统理论观念的突破。既然承认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那么,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客观上就要求有一个与由社会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构成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相适应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态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方针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将由带有自然经济性质的僵化模式,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这样一场变革中,必须抛弃传统的僵化思想,从理论上对商品经济进行全面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指令性计划,是当前我国计划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课题,首先应当从理论上搞清指令性计划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应有的特性以及它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中所显示的长处和短处。  相似文献   

11.
债权债务法(简称债法)是世界各国民法中的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它是一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以体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财产流转关系为特点、以稳定一定的社会经济流通秩序为目的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虽然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仍然需要建立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债法制度。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关系改革全局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文中总结我国经验,有的放矢地阐明了改革经济体制不是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体制上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揭穿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并具体地论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按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目标模式的要求,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反思八年多的改革实践,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即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还没很好理顺,成为改革的一大难题。财政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分配环节,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通过财政关系体现出来,因此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改革新目标的确定,是十四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体制改革理论的新的重大突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虽然在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问题上,逐步摆脱旧的传统观念,承认两者可以结合,明确我国社会经济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但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长期来未能彻底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因而一直把社会主义有计划商  相似文献   

15.
(一)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必然要引发人们对企业工资改革目标模式的思考。 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时,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目标模式的研究已经较早地取得了重大成果。1986年上海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企业自主,国家征税”的模式,向着工资改革的目标跨近了一大步,对当时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工资改革再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全国劳动工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集思广益,充实丰富,终于取得了全国性的共识——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现在,受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制约,1986年提出的工资改革目标也就凸显出某些缺陷来了,有必要作出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对劳动制度作相应的改革。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就是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所采取的重大步骤,它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7.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这首先又要求理论的创新。我们党在80年代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去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必将会产生更加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肯定了商品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九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大力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商品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曾经走过了一段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在今后十年,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是如何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省级中观调控机制,并使其充分发挥好承上启下、中观协调的功效。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客观实践,是经济理论上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确认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包括计划工作在内的经济工作中,就必须遵循和运用作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主要机制是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