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告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盲目照搬原文语言,译者没有充分重视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译文用词不当和结构混乱,不符合译入语广告的风格。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可以用两种方法重构广告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适当进行文化意象的转换和进行文化意象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太适合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因为他们都强调"忠实"、"对等",译文的好坏以原文为标准。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译者首先要从原语和原作者的角度深入了解原语信息中的文化意象的预设,然后从文化态势对比等跨文化的因素出发,对译入语和其读者的文化预设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考虑文化交际的最终效果,译者可以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适当的修润和创设,在译入语中对原语文化意象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缺损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缺损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漏译和译不到位。但译者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和尊重影视翻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选用译语观众熟悉和易于理解的词语从三个方面进行文化意象的重构:一是传递文化意象的联想意义;二是传递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三是传递文化意象的相关意义。文化意象的重构有助于观众从影片中解读丰富的内涵,破译影片包含的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55-57,127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6.
意象作为中国典籍作品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元素,广泛存在于古诗词中,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却给典籍翻译带来不少的障碍。在对《楚辞》中的41对方位文化意象进行考察时发现,译者在处理方位文化意象时,在灵活使用多种翻译策略的同时,更倾向于使用同化策略以避免文化意象的亏损和缺失。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中方位文化意象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文化圈和英语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的共同理解,是使用同化策略并最大程度避免方位文化意象在译语中亏损和缺失现象的基础。笔者建议:不同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没有共同认知的情况下,译者使用"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淡化策略以避免方位文化意象的空缺和迷失。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是文艺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诗人经常会使用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由于其自身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帮助读者加深了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又增加了诗歌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翻译的困难。纵观许多翻译家对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我们发现,根据文化意象的文化色彩是否浓厚,其文化内涵对意象解读的影响等因素,对文化意象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直译加注、替换意象和略去不译。  相似文献   

8.
隐喻在广告英语中大量存在,意象是广告文本的中心要素。广告意象来源于日常生活并借助明喻、暗喻、拟人、借代等手法凸显出来;喻体意象是翻译广告隐喻的关键,顺应广告文体的特点和英汉语的文化特性,喻体意象的翻译可采用保留原意象法、重塑意象法、模糊意象法等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好的广告译文离原文总会有一定距离,而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人会妄评你漏了这个,添了那个.本文据此现象,从分析文化与翻译理论上的联系着手,初步探讨了如何在考虑文化可接受性的同时,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去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再现译语中的广告艺术,从而达到“宣传企业,吸引客户”的现实目的.以此强调译者在翻译广告时考虑文化因素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文化差异体现在广告中就造成了广告翻译中的不对等问题(unequivalence).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译者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而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又为我们评判一则广告是否实现功能对等提供了指导作用.它启示我们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不是形式对等或内容对等,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要看广告译文能否让读者实现最佳关联,从而实现广告的诱导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国际广告本土化对广告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国际广告本土化策略,并通过译例分析了国际广告本土化策略对翻译的启示:国际广告的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消费者的接受效果,考虑读者(潜在消费者)的审美、文化和接受差异,抓住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共核部分,对广告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通。  相似文献   

12.
商标翻译涉及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他国消费心理等诸多因素。它是一种跨文化翻译。译者应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商标翻译。认为商标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必须熟知外国语言习俗,力避他国禁忌。  相似文献   

13.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自身又包含了商品文化以及营销文化.国际广告则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的宣传形式.在广告语言的运用方面,翻译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双关语是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使用手段.双关语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而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则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文化建构,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构;二是外建。纵观中国翻译史,翻译的文化构建功能还只是“单向通道”,只有内构,却忽略了外建。当前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化较量,需要以生态翻译为手段,提倡“译有所为”的翻译策略,积极推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生态翻译视域下的文化建构,主张在他文化中建立社会记忆,而社会记忆的建立,需要在他文化中取得话语权力,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翻译文学经典化;二是“抵抗式”的异化翻译策略。生态视域下文化的建构,不仅重视“东学西传”,更提倡“东学西转”,以期补过拾遗,更好地发挥翻译的文  相似文献   

15.
文化杂合与失衡背景下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杂合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文化失衡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失衡会加剧文化的杂合,对弱势文化(包括价值观)造成冲击,同时文化杂合又有助于改变文化失衡的现状。面对文化杂合与文化失衡,译界应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态度,利用杂合的积极面,共同探讨可行性措施。在翻译策略上,面向强势文化的读者的异化翻译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正确地把握杂合的尺度是译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而文字符号的本质是任意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文化内涵。由文字符号将意象物化以及从物化意象还原本初意象都涉及到这个本质。鉴于民族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中所形成的主观意象是不同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弄清与历史典故、民族特色、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谨慎处理各种特定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7.
百余年来 ,不少中国传统典籍被译成了英语 ,这对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英译过程中 ,尤其对文化术语的翻译 ,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翻译中应该研究的三个问题 :一、注意民族文化的特征 ;二、对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做历时和共时的分析 ,从文化值和形神结构上进行归纳分类 ;三、必须遵循正确的跨文化翻译的原则 ,即“保持文化个性 ,力求形神兼备 ,减少文化亏损 ,平衡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议商品品牌的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商品品牌的翻译方法.商品品牌是产品或服务的重要识别标志,商品品牌的翻译对于宣传、推销产品具有重大的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品牌的构成、商品的特点、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消费心理等方面因素,采用最佳的翻译方法,从而使译文获得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译成外语。典籍英译便是这种译介活动的一种,旨在将中国的典籍作品翻译成英文,以弘扬中国文化。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进而找到最佳关联并形成译文。因此,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原文,寻找最佳关联并形成正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