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和地方志的材料,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永登县“薛家湾人”的族源问题。作者认为,“薛家湾人”有着强烈的“苗族情结”,还保存着大量的“古苜语”词汇,他们可能与我国南方的苗族有着渊源关系,而绝对不是从中亚等地区移居来的吉普赛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2.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天的南岛语民族主要是由从中国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先后迁徙出去的"原始马来人"和从中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迁徙出去的"续至马来人",与当时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黑色人种进一步融合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并非如以赛亚·伯林所说的"民族虚无主义"立场,也并非"欧洲中心论"立场。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关切体现为:解构"资本"统治人的逻辑悖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奴役人的现状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仍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主题。当代中国社会正步入马克思对"资本"、"市场"、"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和解放"等社会问题思考的时代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4.
叶芝作品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理想主义"特征与来自布莱克、雪莱、莫里斯等人的影响密切相关。他的创作在英语文学中独树一帜,其作品思想植根于民族与文学的历史,体现出明显的传统继承性和回归性,而他对批评家们推崇的所谓"前沿性"不屑一顾。在布莱克、雪莱、莫里斯等人的影响下,叶芝创造了自己的艺术与信仰,完成了艺术与民族、艺术与人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的第一资料,以湖南通道自治县为重点,兼采青海、西藏、贵州等民族地区的实况数据,对边远民族地区乡镇"人悬浮"、"财贫弱"和"物不足"等政权"空心化"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尽快研究制定乡镇政权建设基本标准"、"实施民族地区乡镇政权基本物质保障条件建设五年规划"、"实施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扎根’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段业是"五胡十六国"中北凉政权最初的统治者。本文考述了他与杜进、吕光、沮渠男成、沮渠蒙逊、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李等人的关系,认为段业在凉州的成功首先与后凉复杂的政治及民族形势有关,而段业最后的失国亡身,除了其"儒素长者、无他权略"的性格因素外,关键在于他没能也不可能把握当时北凉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从而制定出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制衡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只有根植于本位文化的民族传统,才能思考"花木兰"文化现象的本土文化原型和时空场景,弄清楚来龙去脉和文化变迁。本文以新文化地理学为思考背景,剖析"我者"眼中的《花木兰》历史场景、地理场景、民族场景、后现代场景等。并从异文化角度出发,认为"他者"眼中的《花木兰》有另类文化解读:美国人眼中的花木兰不同于中国人眼中的花木兰,她实际上是男人眼中的女英雄。在以西方国家的优势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冲击下,我们需要保持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探索文化融合主题和共享,最后实现文化大同。  相似文献   

8.
中西民族的人体美观念存在着遮蔽和敞露的总体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国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到民族"尚文"精神的产生,"文"的具体表现是"礼"。礼仪制度规定了服饰必须遮盖住人的生理性征,人体审美的遮蔽观念由此形成。古希腊民族的海洋生活和海上贸易,导致海盗、殖民、战争的频繁,使得希腊人必须同环境抗争才能生存,由此酝酿了民族"尚武"精神的产生。温暖的气候、军事训练和竞赛的裸体习惯等,共同衍生了人体审美的敞露观念。  相似文献   

9.
稻城亚丁"安管"是一种独特的娱乐歌谣,它用当地土语演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非常盛行,迄今未被学界关注。本文以民族诗学、民族语言学和民族民间文学等视角对本人当年调查、收集的"安管"歌谣进行分析,探讨其演唱内涵及语体色彩、语音结构和语法结构等语言形式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批评了中国谱牒"源远流长"的迷信。文中有的论点值得讨论。胡适认为,各姓各族都"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都去认黄帝、尧、舜等等不相干的人作远祖"。事实上中国宗族很少有"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的现象。有些宗族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观念的体现。胡适认为,由于追求"源远流长",去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将中国民族源流搞乱了,因此中国谱牒"没有什么民族史料的价值"。我们认为,中国谱牒之中有丰富的、珍贵的"民族史料",因为除了民族源流,民族史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南北战争"及其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我国宗教哲学的兀然崛起和高歌猛进与我国宗教哲学界宽松、自由的学术争鸣密切相关,特别是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南北战争"密切相关.作者在对这一争论的过程作出历史追溯的基础上,强调和论述了这一争论对我国宗教哲学研究的巨大解放作用和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研治中国古典文学,以《楚辞》时间最长,用力最勤,成果最丰。他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继承清代朴学大师重考据和训诂的实证传统,扎实地做了扫除文字障碍的工作;另一方面力主创新,从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社会学,甚至用地理学和戏剧学的视角多层次地研治《楚辞》。这种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楚辞》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超越性”问题不仅是宗教学、也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我们对“超越”的一般界定, 对佛教、道教和“儒教”各自的超越方式进行了说明。佛教徒的超脱或者“超越”是一种对经验存在的超越, 作为宗教的道教与作为哲学的道家之间存在着非常清楚的宗教超越与哲学超越的界线, 而儒家则是哲学的超越, 而非宗教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超越性”问题不仅是宗教学、也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我们对“超越”的一般界定, 对佛教、道教和“儒教”各自的超越方式进行了说明。佛教徒的超脱或者“超越”是一种对经验存在的超越, 作为宗教的道教与作为哲学的道家之间存在着非常清楚的宗教超越与哲学超越的界线, 而儒家则是哲学的超越, 而非宗教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把问题视为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传统的科学哲学不太重视关于科学问题本身的研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科学哲学对“问题”避而不谈,相反,在一些著名科学哲学家的理论论述中,常常牵涉对问题的讨论.杜威、波普尔、劳丹、库恩、拉卡托斯等哲学家关于“问题”的论述散见于其著作中,国内学者对“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一些特色.对“问题”理论进行梳理和述评,展望未来的“问题”理论研究走向,对探索科学哲学理论的新发展,促进“问题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办好“第一要务”提高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江总书记所提出的有关“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础上,考察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中国的实际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在“三个代表”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做好民放工作、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同时指出了在民族工作实际中办好“第一要务”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老挝人民革命党在深刻认识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在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革新路线必须坚持"六项原则"和"五个观点",开展了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学习。与中国比较,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上,老挝特别重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关于宗教的认识问题上,充分利用宗教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途径的认识问题上,重视学校教育途径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穆斯林男子通过喊三声"塔拉克"来达到离婚的目的,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无论社会舆论怎样看待,它已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借助于宗教信仰的力量演变成了维吾尔族婚姻习惯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法律针对公民的婚姻问题都有专门的、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且明确规定不得利用宗教干涉公民的婚姻自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塔拉克"这种不合法的婚姻解除方式,却是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维吾尔族婚姻习惯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无法用行政、法律手段在短时期内所能改变的。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使这些"不合法"的民间习惯法与我国的法制建设保持和谐,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社会安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为背景,探析“宗教热”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宗教热”的表现及其基本特点的分析,阐述宗教教义带有的浓厚“入世”倾向,使宗教易于传播,并为人们认可和接受;宗教的基本教义可调整人们的心理冲突,减缓心理挫折,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宗教对信徒情感需求的满足是“宗教热”的强大动力;“文化热”的出现,是“宗教热”产生的客观条件;宗教活动场所及宣教过程中所营造的浓郁宗教文化氛围,是宗教热的直接外部导因,引发人们对“宗教热”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