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易之、张昌宗死因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易之、张昌宗死因考辨赵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是女皇武则天晚年最为偏爱的两位男宠。他们二人忠心耿耿地侍奉武则天安享晚年,但最后却因“谋反”罪含冤九泉。《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云:神龙元年(705年)正月,“麟台监张易之与弟司仆卿昌宗谋反,皇太...  相似文献   

2.
唐中宗政变日期考赵强唐中宗李显第二次登基是通过政变手段强行通武则天退位的。《旧唐书》卷78《张易之、张昌宗传》记载政变日期为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日,《大唐新语》卷1则作正月二十三日,此二处均误。们日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叙录政变时间为神龙元...  相似文献   

3.
控鹤府是武则天时代的一个特殊机构,后改名奉宸府,主要由张昌宗、张易之等美少年和一批轻薄文士组成.学界普遍视其为武则天的后宫,但该机构实际上还是武则天的一个娱乐疗养场所,同时它又是初唐时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学机构,并且具备某些政治职能,形同私人小朝廷.  相似文献   

4.
对武则天重用酷吏,史学界普遍认为应当否定。有的说,武则天是“千古未有之忍人”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9《武后之忍》);有的说,她是“居心疑忌,秉性残酷” (岑仲勉《隋唐史》第十三节《武则天之为人》);还有的说,酷吏的“专权跋扈,横行不法,主要是得到武则天的支持。” (郑宝琦《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上海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我认为,仅仅看到这些是不够的,还应看到武则天对酷吏有一个利用、抑制、打击和对冤枉者平反昭雪的全过程。而且,酷吏也确实打击了恣行暴虐的门阀士族势力,对庶族地主的上升以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宋璟(663~737),邢州南和(今河北省南县)人。他是唐代中叶与房玄龄、姚崇等齐名的唐代贤相,世人称他为“时之英杰”之一武则天称帝时,非常宠爱权臣张易之、张宗昌。此二人,恃势横行,陷害忠良,无恶不作。张易之想除掉耿直敢言的御史大夫魏元忠,说他想背  相似文献   

6.
近年教历史文选课,采用赵淡元先生主编的全国通用教材《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下册)获益良多。该书凝集了全国近二十位学者的智慧。所选要籍脉络分明,选文注释详赡。兹就备课所得,列五事以为商榷,以期不断提高质量;笔者建议乃浅陋之见,仅供参考而已。一、校对失误者多处,应予订正。如:上册第60页《战国策·赵策》中“变右之教”之“右”当作“古”。上册第103页《史记·平准书》“天下若其劳”之“若”,应为“苦”。下册第54页《晋书·祖逖传》中有“父武,晋王椽,上谷太守”之“椽”当作“”。下册第94页《新唐书·魏…  相似文献   

7.
<正> “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社会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社会存在”范畴?近几年来,有些同志提出并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 什么是“物质”呢?列宁定义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即是客观实在。物质即是对于一切形态的客观实在物的总和的科学抽象。什么是“存在”呢?人民出版社1980年再版的《哲学名词解释》(上册第25页)说:“存在作为唯物主义的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感觉以外的客观实在,也就是物质。”照这么说来,“存在”和“物质”就是完全等同的了。  相似文献   

8.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皆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课本上对其中的“客何为者”未予加注。查王伯祥先生选注的《史记选》,其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你是干什么来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史记选》第44页)又,《古代散文选》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这个)客是作什么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86页)从这两个权威性选本的注解中不难看出:一个是把其  相似文献   

9.
几十年来,直到目前还未见到一篇有关论述《矛盾论》阐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的文章。看来,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毛泽东思想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72-173页)这就是毛  相似文献   

10.
唐&#183;刘鋉《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这里意为:武则天因为吏部所录取的人大多数名不副实,就下令考试时要在不知姓氏的条件下判定试卷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更为突出和更可借鉴的(为表明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或赋予空洞性以思想形式)是他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评论。”(《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1卷第16页)  相似文献   

12.
关于蒋介石在“七七事变”至“八一三”之间对抗战的态度,大陆史学界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点: 1.亲英美派的蒋介石集团在芦沟桥事变时,对抗战“犹豫不决”(《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议》上册,第218页)。 2.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抗日仍很动摇,希望由“和平的方式”,求得芦事的解决(《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50页)。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①一句,其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全唐诗》第七册435卷4821页作“幽咽泉流水下滩”。“水”字下注云:“一作冰”,“滩”字下注云:“一作难”。清人卢抱经校本作“水下难”。段玉裁在《经韵楼集》卷八《与阮芸台书》作“冰下难”。日本那波本作“冰下滩”。(以上引文均见十三院校编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第376页)以上诸说,我们以为“冰下滩”是对的。  相似文献   

14.
大唐集团前董事长武则天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她两次成为寡妇的不幸遭遇,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作为一个女人,她真的曾经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吗?真的像传闻中的那样,是女秘书献身上司的潜规则理论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吗?真的一点也不后悔自己提拔的股东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夺走自己的董事长职位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武则天居住的上阳宫住宅小区。一进门就是她的书房,书房的墙壁上挂着李世民、李治、冯小宝、张昌宗、张易之的照片。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些爱过她或她爱过的男人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一九年周恩来何时从日本回到天津,在党史教材以及有关周恩来事迹的著作和文章中,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出版的《中国现代史常识》上册第30页说,周恩来“于一九一九年四月间回到天津”。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23页说:“一九一九年五月他  相似文献   

16.
《民报》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章太炎是历任《民报》主编中时间最长、对刊物思想内容影响极大的人。章太炎何时开始主编《民报》?最近出版的两部重要的近代史著作都认为始自第六号,一部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下册,第358页),一部是《辛亥革命史》(中册,第30页)。可是还有两部同样重要的近代史著作却都认为始自第七号,一部是《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213页),一部是《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版,第79页,谓1906年8月章氏始掌《民报》,这时正是第6号已  相似文献   

17.
对光复会成立的具体日期、地址,迄今尚失考,史著中都仍写得比较笼统,甚至有出入,如:1979年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第385页写:“1904年10月,……光复会在上海正式成立。”1980年人民出版社版《辛亥革命史》上册第486页写:“1904年冬天,江浙地区的革命小团体——光复会,也在上海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国八十年》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所说时间、地点与此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1988年版《北朝四史人名索引》(以下简称《索引》)有脱漏人名。按《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卷89,2924页有“孙僧化、僧化”凡三处。《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91,1954页有“孙僧化、僧化”二处,1955页有“僧化”一处。僧化,系北魏时人,有传。(<索引》上册455页,四角号码2826。“僧”下,未见“僧化”  相似文献   

19.
王力先生把“缤纷”定为双声连绵词(《古代汉语》上册第二分册第502页)。任学良同志把“缤纷”定为叠韵词一类的单纯词(《汉语造词法》第253页),即叠韵连绵词。《中学语文练习第二册参考答案》把“缤纷”定为合成词。这些观点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缤纷”一词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离骚》)。“缤”在中古时期的读音声母属滂母,韵部属真部;“纷”字在这一时期属敷母,文部。古无轻唇音,中古的滂母、敷母同属于上古的滂母。可见“缤纷”一词在上古属双声。  相似文献   

20.
《春秋左氐传·稳公元年》中的“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选本都以《郑伯克段于鄢》为篇名)一句,历来对“聚”的注解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聚”是聚集粮食或粮草,一种以为“聚”是聚集民众。东汉服虔作《春秋左氐传解谊》,首先提出“聚为聚禾黍”的意见,后杜预为《左传》作注,在“太叔完聚”下云:“完城郭,聚人民。”唐孔颖达疏云:“服虔以聚为聚禾黍也。段欲轻行袭郑,不作固守之资,故知聚为聚人,非聚粮也。”从此两种意见并行,各家取舍不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为“聚集百姓”(见第一册第11页),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几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注同上(见上册第129页);杨伯俊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则以为是“聚粮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