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无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渐进地融入主流经济学。追根溯源,它是对德国历史学派、美国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派都把制度纳入其研究对象,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共性在于,都对正统经济学持批判态度,其基本方法论都是多种"主义"的融合。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历史主义、本能主义、进化主义、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融合,还包括个体主义的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制度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融合,又受到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乃至有回归进化主义的倾向。新制度经济学,宛如一个大集合或是大熔炉,集众家之长,把利己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可称得上是各种经济学派的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与主流经济学趋同是它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科思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威廉姆森称为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这一提法为学术界广为接受。它以科思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为开山之作,后来经过科思本人及威廉姆森、张五常、德姆塞茨、阿尔钦和诺思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经济分析法学和新经济史学,从而构成了一门完整的体系。90年代初,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陆续传入我国,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学者们对它的理解和看法不尽一致。本文提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几个…  相似文献   

3.
张亦工 《东岳论丛》2000,21(5):33-36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它的兴起是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历程中的一场革命 ,从此经济学方法才真正应用于对制度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经过了几十年的演进、发展 ,不断趋于成熟、完善 ,形成了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经济学、契约与委托—代理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支干的理论体系。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我们批判地学习、借鉴新古典经济学 ,进一步学习、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律经济学的主要方法论特征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法学研究。它一方面可以使法律制度的效率得到较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则具有唯效率是图的片面性 ,后者集中地体现在作为其主要理论框架的科斯定理上。充分发挥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 ,一条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实现法律分析之“自由哲学”维度与经济学维度的视界融合 ,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科斯到诺思看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陆志明黄文中王志波新制度经济学最早是由威廉姆森提出的,它是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问题的经济学流派。该流派吸取了传统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制度的起源、创新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有别于加尔布雷思为首的制度经济...  相似文献   

6.
一、科斯和科斯定理科斯分别在1937年和1960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及《社会成本问题》这两篇论文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开创了经济学的新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派批判继承了新古典主义,强调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试图建立具有解释和预测双重能力的理论。科斯就是对老制度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远离真实世界的不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命题。他说,“老制度经济学的代表康芒斯、米切尔等都是一些充满大智慧的人物,但是他们却是反理论的。他们留给后人的是一堆毫无理论价值的实际材料,很少有什么东西能被继承下来。可以…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制度与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向东 《河北学刊》2005,25(3):124-127
“制度”和“价值观”是当代社会实际生活与理论界 所凸显出来的两个重要概念,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都与它们联系在一起。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和当代社会 学把价值观纳人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之中,制度与价 值观的关系也逐渐进人人们的理论视野。事实上,社 会总是以某种制度为其存在形式,也以某种价值观为 其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就蕴涵在制度之中。要理解社 会,要研究社会生活中诸多现实问题,就必须理解和研 究它的制度、价值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无论 是制度问题还是价值观问题本身,也都不能离开彼此 之间的关系单独获得理解和解决。因此,…  相似文献   

8.
试析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新综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具有各自不同的范式特征.作为一种宏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不仅具有涵盖或涉及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理论广度,更具有运用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来解剖制度本质和制度变迁内在历史逻辑的理论深度.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结构是科学的,是一种开放的科学体系,它需要综合和补充的是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自身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拓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马克思制度经济学范式统一和综合新制度经济学,将会拓展和丰富马克思制度经济学;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新综合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深化,符合科学发展的正常模式.  相似文献   

9.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新制度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老制度学派的整体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唯物辩证法三种范式.个人主义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方法论体系,它们在制度研究中对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各执一端,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两种方法论本质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基础上的分析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缺陷,科学揭示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因而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新、老制度经济学在逻辑起点和起点范畴、核心范畴、逻辑主线及理论构件等方面都各自有一定的特点,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主要表现在逻辑主线和理论构成的方式上。新、老制度经济学逻辑主线是方法意义上的主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老制度经济学并不是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而目前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也呈现出开放的、松散的特点。老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保护伞”,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共识集合”、一个“集众多学科于一体的企业”,总体上,二者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脉传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