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现象学家赫尔曼·施密茨依据身体的动态性、人的解放与回归、个人情境融于共同情境这样的情境理论对当下具有片面性的、自然科学的核心思想——素群主义(Konstellationismus)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情境概念对"素群"的批判彰显了其新现象学文化批判的方向和特质。施密茨通过对"情境存在"的重新阐释,并以此为寻求拯救囚困于自然科学—素群主义中的人类的途径,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2.
儿童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性模式",即系统观察和文件引入这样的对象性的"素群"分析,我们要为儿童建立符合其个人情境成长完善的共同情境。这就要依据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境理论。儿童只有在共同情境中实现原初的身体性、身体交流,真正地理解了人的解放与回归的含义,并能够自如地转换,再使其个人情境不断完善后,诸如规范、准则这些所谓社会化前提的东西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现象学家赫尔曼·施密茨将美学任务确定为把自然风景的体验作为实践来看待,即自然风景情感的去主观性和美学享受的直观的改造。施密茨的美学是经过实践的理论美学,不是在"加工—作品—享受"这样的模式下研究自然情感,而是依据"居住的"生活实践,即居住本身,这就是自然风景本身作为实践来看待。情境是非对象化的,没有主客的区分,使人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欣赏情境。实践是生命体验的艺术,即在自然风景的体验中,在情境中实现了实践。  相似文献   

4.
现代主义"图像表象"的身体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通过直觉、灵感、想象等创造出与现代都市生活在本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的象征图像,这种图像表象是一种身体的活动,是对世界上生活-身体(lived-body)存在方式的一种表达.从身体维度来审视现代主义"图像表象",不仅可以揭橥这种图像表象活动是一种由艺术家亲历参与的图像意识行为,从而把握现代主义艺术"意义"发生的深层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明了现代主义为何把艺术表现的"情境性"、"事件性"推到极端的缘由.  相似文献   

5.
张震 《兰州学刊》2007,(6):31-33,16
"诠释学的存在论转向"构成了西方现代诠释学的起点,海德格尔是这一转向的发动者.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认为,作为基础存在论的此在现象学就是诠释学,从而把诠释学与存在论关联在一起.他还揭示了理解与解释的存在结构,即"被抛的筹划",并且通过对其时间性结构的探讨,阐明了理解作为此在基本存在方式的存在论意义.海德格尔的这些重要思想为现代诠释学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劳动哲学是以劳动为存在论的哲学世界观,劳动乃是身体的劳动,身体是在劳动的时间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身体问题成为劳动哲学的基本问题。劳动成为身体生成的现实依据,人自身的劳动创造了人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人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人自己的世界。正是在对象化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使身体的辩证逻辑得以历史地构建起来。劳动推动人的身体及其本质力量的阶段性成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呈现出阶段性发展态势,使认识论真正完成从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劳动构成价值创造的源泉,只有在对象化劳动过程中身体的正义问题才能得到合理性解释和解决。劳动构筑了历史的前提,人类通过劳动成就了时间性存在,时间性存在规定了人的历史性生存,这就是人类历史传承和创造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是通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哲人从存在论角度来把握天或天道 ,认为天道无可说即是说也。一方面 ,天道无言。无言的天道通过人的活动呈现出来 ,通过人的活动赋予存在 (天 )以意义 ;另一方面 ,天道难以用名言表达出来。难以言说的天道 ,不能用概念思维来把握 ,而只能通过直觉思维来领悟和体悟。这种无可说即是说的天道观以及对天道的直觉体悟方式 ,显示了与西方传统哲学思维迥然不同的思维向度以及独特的把握存在 (天道 )的方式 ,在人类哲学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身体是人生命存在的最直接形式,也是人把握世界的基点。以感官眼耳鼻舌身"经验"世界也是生命展开的方式,思想也在此生命展开中运行。先秦儒家、道家有着相异互补的身体哲学,儒家的敬重,重在人伦;道家的逍遥,贵在自然。在身体与世界关系、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把握世界以及立身于世界等方面得以展现,儒家的敬重与道家的逍遥的身体哲学观相异互补。以儒道互补的身体哲学为基础和延伸,在中国人的心理与情感中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9.
道德意识的起源可以区分为内在的、外在的和超越的三个层面,其中超越层面可以分为道德宗教和存在论两个境域。它们之间何者更为根本,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孟子对齐宣王论"以羊易牛"的故事,为我们分析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基础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事例。在"以羊易牛"的典故中,我们可以找到道德意识的三种起源。站在存在论的视域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意识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实体意义上的特殊存在者,它依赖于存在而存在,并奠基于存在论的境域而生成和显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道德意识一种更为本真的存在论起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具有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十分相似的哲学路线。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读孟子"以羊易牛"的典故并由此揭示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存在论基础,也许更加符合孟子的本意及其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相似文献   

10.
意向状态所意指的非存在对象(方的圆等)是否存在、怎样存在等问题现已成为意向性研究中的特定意义上的"形而上学问题".罗素在评论迈农为此而创立的非存在论的过程中将这一问题尖锐地摆在现当代心灵哲学家面前.戴维森和蒯因等人对非存在论作了有力的否证.最近,许多学者依据有关科学中的新成果试图对非存在论作出新的解释和论证,从而重新掀起了研究意向对象之存在地位的热潮,例示解释、编码解释、揉舍论和新的形式的非存在论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学术探索》2009,(3):7-11
在我们提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哲学”的理解范式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一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什么?找不到这一点,人类学哲学就无以立足。结论是:这种存在论基础是人的社会存在。这是包含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关系存在等等于一身的核心范畴。本文从人的存在开始,讨论了人的自然存在、关系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认为它是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这就是说,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不是“物质”,不是“实践”,也不是“社会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人在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中的存在,在他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在"岩中花树"问答中的回答是他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判为唯心主义哲学家的重要根据。本文认为,这种判定是基于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理解的结果。本文在深入解读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指出,作为马克思哲学"第一观点"的"实践"概念,在马克思看来是人最本源的感性活动;并且通过对"实践"概念的这样一种理解,马克思对自然界的存在做了一个存在论的证明。正是在"实践"作为人本源的生存活动的意义上,王阳明的回答体现出一种从存在论来理解"心物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后教科书时期"、建构当代形态的关键路径在于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性质。深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性质,需要把"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价值观相互结合的机制问题具体化对为"物"、"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等核心概念的考察与分析,即由马克思物质观的基本特征出发,在存在论层面上理解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马克思的物质观是"实践人学物质观",它以实践观为首要观点,以一般性的社会存在物为基本对象,以异己物与人的对抗性矛盾及其扬弃为主要内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主题。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人学物质观"为存在论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奠定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4.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哲学开辟了一条真正经验式的、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为鲜明旨趣的全新存在论致思路径,拒斥了任何脱离存在物的具体特性、存在方式和抽象谈论"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企图,从而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实体论,也超越了海德格尔等现代欧陆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他的这一存在论革命,反映在人学现上就是:以关于人的三个规定性(自然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群体存在物)的人类学具体分析为逻辑起点,深入到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经验分析,发现了人的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既是活动中的存在物,也是关系中的存在物,进而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学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生态伦理思想包括三个部分:生态存在论、异化统治论和诗意栖居论.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与存在共在"、"技术的本质是框架"、"人是存在的看护者"、"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等卓越思想对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立元先生在《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一文(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以下简称"朱文")中指出,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思想标志着本体论的现代转折和复兴,"其核心与基础是对人的存在即此在的探索,并由此在进而追问存在的意义。"而张弘先生的批评文章《作为美学基础的本体论的若干问题》(见《学术月刊》1998年第1期,以下简称张文)则认为,"'基础存在论'只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论的准备性工作",以前者来指称后者就是以"建立于人本主义形而上学上的生存论哲学或萨特式的存在主义来代替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亦即存在之思,它有别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本体之思,其原点是"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在前期是指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后期是指存在自身的差异.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本源其实就是"Ereignis","Ereignis"不是本体意义上的本源,而是一种生成着聚集着的差异,就是作为"之间"的命运."存在论差异"是海德格尔本源之思的原点,海德格尔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开启存在之思的境界,同时又在开启中不断深化着"存在论差异"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基于"此在"所建构的基础存在论完成了西方哲学从概念思维到生存领域的转向,在视域上达到了与儒家哲学对"人"的关注的根本一致。但其"在世"观念仍未跳出概念推演的话语建构,与儒家作为意蕴本身的"宇宙"存在一定距离;其最终主旨"向死存在"则忽视了人作为类存在的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9.
在对价值概念的理解上,学术界存在着分别从客体的功能和属性、主体的需要以及主客体关系三个角度加以解释的传统.这三种解释传统同属于主客体统一的认识论框架.这一框架对于我们理解价值是必要的,也是价值认识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是它本身又存在着重大缺陷.我们需要突破价值解释的认识论框架,进入到价值的存在论层面,在价值与存在的关系中把握价值.随着当代哲学存在论的深刻转换,价值之本体也就从人之外的抽象实体转向人自身,即价值不是一种固定存在着的某种抽象实体,甚至也不仅仅是关系,而是人的存在以及对人的存在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学国 《河北学刊》2004,24(1):67-71
"存在论区分"和"二谛"分别是海德格尔和大乘佛教哲学的基础性概念.本文作为一种对话式的比较,通过揭示存在论区分的佛学意义以及二谛论的存在论区分意蕴,力图使两种思想达到相互理解和沟通.一方面,海氏对存在者与存在自身的区分,就是"有"与"无"的区分,其基本精神与佛教二谛论的"空"、"有"之辨一致,也旨在克服对"有"的执著而达到对"无"的证会.另一方面,二谛论也是一种存在论区分."空"也是存在的本质和真理,也包括对形而上学的解构,"空"作为"无住",还与海氏的"无化"(自由)一致.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无"的理解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