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读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隐性否定是语用上的否定。它是隐性的,缺少语言形式上的外显性,既没有明显的语言形式标志,又缺少语用含义的显性标志。当人们的观点或意见有分歧时,为了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说话者会采用隐性否定,既避免伤害听话者的面子,又表达了自己的否定意图。英语和汉语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否定之意,达到语用效果。清楚认识英语中的隐性否定可以帮助我们做到礼貌得体地交际,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不彻底、不完整的。在反应—思维—表达—交际这一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蕴含着偶然性、局部性、肤浅性 ,语言也就有了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语义上表现出来 ,交际在模糊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以客观世界意象为基础对意义符号的操作和应用。世界观是人类对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基本认知定位,是由语言来传播表达的。世界观的形成不仅受到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艺术的影响。电影、文学、艺术等都会作用于人脑,影响人的世界观,从这一意义上说由文化环境定义的意象组合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视听传播活动是一种符号化的对话 ,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表达意义。语言符号能指层面的明确 ,对它所构建的会话含义造成了较大的限定 ,受众对这种会话含义的超越性很小 ,这使受众能够准确无误地解释符号化了的视听传播内容。非语言符号受众对它的会话含义可以有某种程度上的超越。在视听传播活动中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样重要 ,它们互相补充 ,共同作用 ,才能构建完美的对话含义。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一角度再次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进行了论述。一方面,弱式“假说”所提出的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或者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但的确影响认知和记忆方式,影响人们从事思维的难易程度,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正确阐述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而另一方面,由于强式“假说”认为语言结构决定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过分强调了语言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甚至认为人类实际上是受制于语言的,而忽视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作用,因而也具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语言思维是指借助语言完成对客观世界现象描述和探索的心理过程的总括.在学术界对于语言及语言思维之间存在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不同,势必导致思维过程的差异,从而形成思维定势的差异.这种简单地将语言的差异冠以思维不同的结论是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了.事实是,英汉语言思维具有相似性,对此可以从认知和哲学两个层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人们普遍相信语言具有精确性,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属性——模糊性。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是指在对语言所指对象的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语音、语意、词汇等方面,其中最突出表现在词及其意义方面。模糊性表现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就称之为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维结果的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遍现象,广泛地出现和使用在不同的方面和领域。除在语言学上,在文学评论、心理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上,越来越多的人也显示出对它的兴趣和关注。本文通过探讨模糊性这一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9.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涵盖了两个基本观点:语言决定论(强势假说)和语言相对论(弱势假说)。本文通过讨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所涵盖的两个基本观点对语言与思维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结论:语言不对思维起决定性作用,语言影响思维。同时也着重分析了强势假说的不足之处,即语言不能束缚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能决定人们的世界观,人类的思维在感性、认知、社会和社会心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论模糊语言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实在 ,它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客观事物是无限的 ,而词汇的容量是有限的 ,于是 ,词的概括性与多义性是不可避免的 ,语义的交叉也是难免的 ,这些是语言模糊的直接表现。语言的模糊性还反映在认知和交际过程中大脑同外部世界 ,认知主体同认知个体 ,思维、情感同表达 ,表达同表达愿望以及表达同理解之间的多种层次上。本文试图对这种具有模糊性的语言 ,即模糊语言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从而使其在交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早期人类对世界进行精神把握的方式,处在人类文化起源的位置上。人类艺术从神话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成分,同时又对神话元素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审美化改造。当人类逐渐放弃了用神话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时候,神话在人类艺术中继续以各种审美形态出现并因此得以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正是在艺术当中,神话里被魔法化的想象摆脱了实用性从而获得了尽情施展的自由,而神话形象在转变为艺术形象的同时其浓重的神秘色彩被大大削弱,从而更加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2.
小说以自己的方式触及人类生活中的伦理问题。相对于抽象的理性伦理法则,小说则凭借叙事对包含伦理蕴含的人事进行讲述,借助描绘,被小说层层展开的世界更具象、真实,给人更切实的认知。文章辨析了现代伦理的艰难及小说家面对它所表现出来的智慧,通过对现代叙事文本的诠释探究了其中的伦理蕴含,借助对知识分子如何思考伦理问题的解读,辨析了"虚构"的艺术世界与"实在"的现象人生的相同相异之处。打探这些就是在探索艺术与人生中最真实的属于伦理范畴的道德、死、爱、忏悔、出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室内设计除了满足基本功能外,还应注重不同的室内空间意境的创造。意境是室内空间的灵魂,创造了室内空间的意境,就能使空间的“思想”和“情感”得以表达,使空间内的景真、情真,产生幽深意远的审美境界。文章通过对柯布西耶、莱特、贝聿铭等设计大师作品的研究来分析和阐述影响室内空间营造意境美的因素,并从中总结得出营造室内空间意境美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速写课程一直不为各艺术院校所重视。速写是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是锻炼造型能力、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画好速写,可以通过运用线条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造型语言,探索自己的表现风格,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印象、认识、情绪、思想等。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同他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具有整体主义、精神至上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特点。他对世界历史的划分和对它的发展过程的描述,有牵强附会的地方,经不起认真推敲,并表现出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和大日耳曼主义倾向。在历史动力方面,他承认人民群众和英雄创造历史,同时又认为他们只是世界历史的工具和手段。他对于作为目的的人类个性的肯定是抽象的,而否定则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16.
余华的真实观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精神真实。即认为真实性没有客观标准,更不依赖于日常经验,只存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它以个体心灵的主观感知为唯一依据。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荒诞、夸张、宿命等。其实现手段有仿梦、幻觉、精神病态等。余华的精神真实观不仅是其"先锋文学"的重要标志,也为作家表现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从隐喻与语言、文化、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表达和理解的共性,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在隐喻中的体现,通过大量的实例指出相似的文化背景会形成相似的隐喻,而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会映射在隐喻中,进而影响到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义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高级认知活动被称为范畴化。范畴化就是把通过体验获得的概念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认知过程。然而词义在范畴化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某些因素而丧失其原有范畴特征,经历非范畴化的过程。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探讨词义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相似文献   

19.
孟祥才 《南都学坛》2010,30(2):9-12
先秦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统治者的国家观念和边界意识十分模糊,比较发达的是"夏"夷"观念。其核心是中国即天下,视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为"夷狄"。这种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政策,既有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国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也有不能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弊端,尤其妨碍了对先进文化的吸纳和近代外交理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动词的时体形式是表达礼貌的手段之一。俄语中的完成体/未完成体形式也能参与礼貌表达,但适用对象的性质有所不同。俄语中完成体命令式形式适宜用于维持形式距离的言语活动中,它所表达的是形式礼貌;未完成体命令式有时会因为行为符合受话人的意愿,表达的是真实礼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