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计     
我从永安村二姨妈家回到前三岗村自己家,家里的生计越来越成问题。祖父、父亲都失业在家,无所事事,“坐吃山空”这句话常挂在祖母嘴上。祖父不再嘴里叼支雪茄烟,悠然自得地微闭眼睛摇头晃脑了,代替的是常常唉声叹气,有时还莫名其妙地朝祖母发脾气。祖母总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父亲也不像以前那样兴致勃勃地教我写大楷字了,终日愁眉紧锁,独自闷闷不乐地抽烟。主持家务的祖母从不非议祖父,只埋怨儿子不争气、没出息,说他“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这样坐吃山空,日子可怎么过?”  相似文献   

2.
正祖父祖母的一生,彼此用"珍惜"二字诠释了相爱的真谛。红烧肉代表我的歉意前些日子,适逢祖母寿辰,在外的晚辈们纷纷回家祝寿,儿孙绕膝,推杯换盏,献上祝寿词,席间一派喜气洋洋。许久未有如此热闹之景,80余岁的老太太破天荒地把平时压箱底的"霞帔"穿在身上,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家中年纪最大的祖父一开始故作深沉,待儿孙纷纷尽了孝心,才慢悠悠站起身来,用不知谁教他的蹩脚英语祝祖母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3.
《现代妇女》2010,(9):59-59
题目:现在在你眼前有一张祖父母合照的照片。祖母笑容满面.而祖父却表情严肃。这时祖父的手是摆出什么姿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人节”;美国的“祖父祖母节”;加拿大的“笑节”;联合国的“国际老人节”;日本的“敬老节”……  相似文献   

5.
它们打起卷儿,闪烁出金灿灿黄澄澄的光芒。它们旋转飞舞,就像繁华世间的黑色蝴蝶。它们争先恐后飘向天空,它们只属于祖父,以及那位曾经的姑娘。祖父读过几年私塾。不多,读书断字刚好。可是祖父认识一位饱读诗文的小家碧玉,年轻时,他们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祖父说给我们这些的。祖父轻描淡写,表情淡然,旁边坐着我的祖母。从祖父的描述中可以猜测出那是一位美丽温婉的女子,穿那个时代流行的白衣黑裙,扎两条小辫子,胸前抱一摞书,迈细碎轻盈的步子。祖父那  相似文献   

6.
祖母86岁的时候,耳不背,眼也不花,还可以在屋内眯缝着眼睛做针线。而大她两岁的祖父却不行,一步也挪不了两寸。他总是安静地坐在院门口晒太阳,一坐就是大半天。  相似文献   

7.
你在,就心安     
祖母八十六岁的时候,耳不背,眼也不花,还可以在屋内眯缝着眼做针线.大她两岁的祖父却不行,一步已挪不了两寸.他总是安静地坐在院门口晒太阳,一坐就是大半天.  相似文献   

8.
我的祖母将自己的镯子卖了500块大洋,供祖父上大学。后来她在祖父的支持下也到县里开办的女学读书,终因怀孕辍学,以后便在家中担负哺育与教育子女的责任。大学毕业的母亲更懂得教育的重要,虽然父母因工作“四海为家,居无定所”,但尽可能保证了四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现在,家庭中新的一代正在学校读书。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仅在教室里和书本上,而是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遥远的爱情     
被人挂念是幸福的,尤其以这样的方式。风从窗外吹进来,翻动着桌上的书页,也翻动着我久久不曾离散的思绪。是一本晚清时期的爱情小说,缠绵、悱恻,作者用现代人的笔触演绎了一个遥远的爱情故事,我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觉得那样的爱情或许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吧?多年前,我曾试探地问八十五岁的祖母,她和祖父的爱情。祖母慈祥地笑笑,岁月在她的脸上雕刻了过多的痕迹,以致我的目光落在上面都有了疼痛的感觉。祖母说,那时候,哪有什么爱情啊,都是过日子吧。有一年,我去祖母的娘家拜年。那时,她娘家的家道已经有些落败了,简陋的院落、风化的墙瓦,已经不复当年的优越。站在那样的院落里,我的思绪会  相似文献   

10.
《当代老年》2013,(3):49-49
十七、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这位满身灰浆的农民工,怎么成为了传道授业的校长?低调的马刚身上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留守孩子遇救星,绝境中抓住一双温暖的手2000年6月,吴莉出生在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她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出现。父亲把她扔给祖父祖母后外出打工,吴莉断断续续上了3年小学就辍学了。  相似文献   

12.
苦难中的祖母廖静仁井湾里的乡亲说着这样一位老人,她一生勤俭劳苦,给了这个世界很多很多,而命运给予她的却只有困苦与磨难。这位老人便是我的祖母。祖母离开这个薄待她的世界已经有整整25年了。祖母虽然出生在大户人家,但因为封建传统的"重男轻女",在娘家并没有...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三个字     
王雯 《老年世界》2009,(20):21-21
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  相似文献   

14.
我的祖父和祖母结婚已逾半个世纪,然而多少年来,他们彼此间不倦地玩着一个特殊的游戏: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写下“Shmily”这个词留待对方来发现。他们轮换着在屋前房后留下“Shmily”,一经对方发现,就开始新的一轮。他们用手指在糖罐和面箱里写下“Shmily”等着准备下一餐饭的对方来发现;他们在覆着霜花的玻璃上写下“Shmily”;一次又一次的热水澡后,总可以看见雾汽蒙罩的镜子上留下的“Shmily”。有时,祖母甚至会重倒一整卷卫生纸,只为了在最后一片纸上写下“Shmily”。没有“Shmily”不可能出…  相似文献   

15.
老房子     
王忠范 《老年世界》2010,(21):24-24
50年前,我跟随祖父来到金界壕以北的叔叔家。那时,叔叔租借别人的一间半草房,狭窄矮小,灰暗无光。祖父和叔叔不时地合计盖一座新房,在交谈中总是唉声叹气,因为手里没钱。一个黄昏,我帮祖父去村前一块空地上栽黄烟,祖父神秘地告诉我,这块儿离井近,将来咱们就在这盖房。  相似文献   

16.
我最早记住的一句格言是“大人说话细伢子听”。这是我祖母说的。小时候,我跟祖母住在乡下。每逢夏日户外乘凉,或冬夜围炉向火,或家中来客的时候,听大人们讲得热热闹闹,我就有点想参与的冲动。可刚一开口,祖母那句话就横飞过来,像是一块糍粑一把草,堵住了我的小嘴。现在想来,祖母的训斥有道理:一是要讲礼貌,别插嘴;二是细伢子要听大人言,先听而后说,多听自然会说。祖母的话,关键词是“说话”。人为什么说话呢?我琢磨着,思维和语言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思维在脑子里产生,通过发声器官就成了有声的语言。幼婴以哭代言。他一…  相似文献   

17.
亲谢承隆,一位老共产党员、老游击队员,终生在基层工作。工作之余,他喜欢写点诗词,抒发胸臆。到了晚年,他的这点爱好就更强烈了,如果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来形容他的暮年壮志,倒也很是适当。父亲出身孤苦贫寒。我祖父死于敌人的枪弹之下,祖母也不幸早丧,他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辍学在家,跟随我曾祖父和叔祖父耕田度日。苦难的岁月,将父亲锻打成一条硬汉子。他渴望脱离苦海,渴望参加革命,终于盼到1949年6月桂东解放,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队伍。翻身的喜悦,激发着父亲的斗志。在党的领导下,他起早贪黑,不知劳累,在家乡逐村逐…  相似文献   

18.
陪祖母聊天     
这天我偶然坐到祖母面前说:“您要是能看书就好了。”祖母脸上那秋菊般的皱纹一下子散开,轻言慢语地说:“祖母不会看书。我们年轻时还是光绪皇帝时代,我娘家是诗书人家,我父亲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哪里会让我们去读书?在娘家做女儿时,学女红做家务;出嫁后,便是相夫教子,所以到现在是大字墨墨黑,小字不认得。”  相似文献   

19.
1月25日上午,一位看起来接近40岁的男子来到我办公室,说他的祖母已96岁,还有一位健在的双胞胎姐姐,他问这种情况政府给不给什么经济待遇。虽然当时还没有对90多岁老人的补贴制度,但我对这种长寿双胞胎现象很感兴趣,就记下了基本情况和联系电话。这位男子叫赵均龙,是山东乳山市某公司职工;他的祖母叫赵秀菊,祖母的孪生姐姐叫赵秀香,姐妹俩出生于1912年,是乳山市海阳所镇人。  相似文献   

20.
最后三个字     
曾雪 《伴侣(A版)》2007,(10):26-26
<正>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奔到祖母炕前的时候,祖母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