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安全危害日趋严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已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建设小康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结合重庆市应急体系建设实际,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目标、基本模式和建设方案,并给出了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公共安全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诸多挑战,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保障区域的公共安全,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国际经验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政府目前还缺少明确的公共安全职能定位,相关法律体系和机构建设尚不健全,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共安全权责不够明确;在整体上偏重于应急,缺少有效的预防体系;社会参与不足则相对加重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负担;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偏低.我国应在充分借鉴西方国家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从应急管理向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的整体转换,加强预防体系建设,通过法律和机构的完善,不断明确政府公共安全职能,理顺权责关系,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行多元治理,大力推行公共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最终构筑起严密高效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共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建设高效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是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加快应急指挥中心、专项指挥中心、应急联动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作为浙江公共安全建设核心理念的"民生至上、民安为本"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作为浙江公共安全建设关键因素的"枫桥经验"的推陈出新与全面发扬;作为浙江公共安全建设重要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均衡和协调统一;作为浙江公共安全建设良好条件的区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有力实施;作为浙江公共安全建设必要措施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有效应对.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浙江更好地建设公共安全体系,也有助于为其他地区或省市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荆琪 《理论界》2012,(3):29-30
人类已进入危机频现的全球风险社会,凸显了政府的公共安全保障责任。政府首先要承担起公共危机全过程管理的责任,这包括危机预防和应急准备责任、危机监测和预警责任、应急处置和救援责任以及事后恢复和重建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缺陷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典事件过后,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地位已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通过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等途径加强了各个领域的安全管理,并且在职能上有较为明确的划分。但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评价机制缺失、安全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构建公共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实施公共安全分级管理制度和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等维度出发,提出重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在转型的中国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面临诸多公共安全问题。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出范围广、非传统性、关联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的应急机制势在必行。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公共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包括:预警机制、处理机制、反馈评估机制、指挥协调机制、国际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唐斌 《江淮论坛》2010,(3):153-156,175
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公共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安全感有着极大的影响.政府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作为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心理安全感的满足。而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由于政府信任危机、信息不对称、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和公众认知偏差等原因造成了社会公众心理安全感的流失。对此,我们应从提升政府处理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保障社会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公共安全教育项目和成立公共安全事件心理预警与应急支撑体系等五个方面来重构社会公众的心理安全感。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社区通过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建立合作程序与框架、作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基本单元、利用社区资源等方式,在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整合性公共安全管理的出现,社区的角色也需要整合。为此我们对江苏省南京、常州、南通三市162个社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区在公共安全管理还存在着短板,亟待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源整合,并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公共安全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