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产品、服务、分销渠道、供应链、价格等市场因素,也依赖于企业与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等的关系.因此,许多管理者认为非市场环境应该与市场环境受到同样的高度关注,而企业在非市场环境中应对各种非市场事项的过程为它们的非市场策略体系建立提供了基础.通过对诺基亚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企业非市场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分为筛选、分析、选择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运用非市场策略识别个人或团体所采取的一致行动,通过有关非市场政策指导企业管理者处理某些非市场事项.而非市场策略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金字塔式结构,主要是由一系列概念框架、核心战略、政策、行动计划等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非市场策略作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影响与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等的关系,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竞争环境,从而拓展企业生存空间.基于weidenbaum对企业应对非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模式分析,可以从企业非市场策略的方式(交易和相关)、非市场活动层次(单独和集体)以及基本非市场策略(直接参与、代言人、信息咨询、调动社会力量、经营活动关联、财务刺激、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入手,对企业非市场策略进行全面的剖析和分类.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了企业非市场策略的决策过程:企业非市场策略方式的选择、企业非市场活动层次的选择和企业非市场策略类型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反映了在非市场策略制定过程中企业决策的先后顺序,即企业在决定了非市场策略方式以后,接着它必须决定非市场活动层次,最后面临非市场策略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企业、消费者、竞争对手等市场主体与政府、媒体等非市场主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分别采用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一旦这两种情况出现在同一个情境下,就必然会涉及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进行整合的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大数据及以其为基础开发的相关产品可以被视作兼具市场和非市场双重属性的异质性资源,从而试图解释企业在利用上述资源的过程中采取非市场战略和市场战略双重导向整合型战略的内在机理,进而分析企业在大数据情境下获取竞争优势地位的战略选择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一种新趋势。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为视角,分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结合不同时期非市场策略的特征,提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应采取何种非市场策略的假设。以财富中文网公布的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选择何种非市场策略。研究表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采取的非市场策略有所不同,旨为企业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企业国际化战略理论一般是将战略管理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两者的理论框架实际上以市场体制和市场竞争为基本前提。而将国际政治、社会经济体制、文化差异等非市场因素作为市场竞争的间接影响因素对待。本文梳理了国际化的几种影响要素,并基于此非市场环境要素提出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非市场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践为背景,在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对“市场失灵”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在这一特定时期所产生的非市场失灵——特别是寻租、腐败和权力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对于市场失灵理论的“非市场失灵理论”。非市场失灵指由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即存在于市场机制之外的非市场机制,使市场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非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内部性、私供产品和不公正分配,相对于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不对称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研究市场资源、非市场资源和制度资源与企业缓冲战略和搭桥战略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研究显示,市场资源、非市场资源和制度资源对缓冲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资源、制度资源对搭桥战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非市场资源对搭桥战略的显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CVM法和相关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城市居民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盐城市样本居民年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9.35元/户、162.79元/户;基于此支付意愿下的两市耕地非市场价值分别为19380.74元/公顷、3461.08元/公顷。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年龄、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等对两地区样本居民是否愿意付费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家庭月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则对两地样本居民的支付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中可以得出简要的政策含义:(1)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地看,资源配置中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不可忽略,越是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越是稀缺,耕地的非市场价值越高,越有必要将耕地非市场价值纳入资源配置决策,同时越有必要和可能建立耕地资源占用的生态补偿机制;(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能显著提高居民的支付意愿;(3)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支出能力则是提升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支付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倾销应诉领域中。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适用“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和“分别裁决制度”。针对这些制度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诉策略,即: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或分别裁决待遇;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频繁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其中国外对我国实行“非市场经济”制度是 引起困扰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反倾销法中“非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原因和本质内容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制度 的下合理性,并为我国如何应对这一制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等贸易摩擦事件的重要原因,而欧盟既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为此,利用重复博弈模型从动态视角对中国与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谈判中双方谈判的可行性、谈判的模式以及双方的收益和策略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中欧之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谈判带给双边的收益是不对称的,对中国来说,越早得到欧盟的承认,收益越大;对欧盟来说,在一开始就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是其最优选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市场经济地位谈判的价值将减小,而欧盟所承担的机会成本将上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案例也与日俱增,而"非市场经济"问题成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面对的最严重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之一。判定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因素是多元的,对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以尽快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被动局面,有效地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应诉美国贸易救济调查时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替代国、一国一税或替代基准等歧视性规则的适用,而且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被抹杀。美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接合理论、经济优势理论以及国家利益理论分别从制度、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角度解释并论证了美国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贸易关系并将中国融入以自由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贸易体制的理论依据,并构成美国对中国适用歧视性贸易规则的理论基础。对非市场经济规则理论起源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实质,而且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正确对待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财政的非市场性及其与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作为政府分配,有着天然否定市场的本性。财政对市场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都是因非市场性而产生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财政的这一性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各种因素进行整合,认为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所拥有的实现创新的能力资源是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而市场环境、科技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内部影响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环境、技术扩散、政策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非市场性服务产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日益提高,对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研究也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现状研究分国内外两方面进行,对其依据的研究则从理论和现实两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已成为欧盟对外反倾销的首控目标,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欧盟外经贸格局和贸易歧视政策及其实施手段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和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的制约.为理性处理中欧反倾销摩擦,可以考虑在双边和多边贸易磋商机制的框架下,通过加强经济外交和完善市场化改革的法治构架减少"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负面影响,通过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协调机制,实现外贸集约化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遭遇美欧发达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诉讼,并经常被伴之以“非市场经济”调查。通过对“非市场经济”的分析,掌握美欧等国制定的“非市场经济”标准,探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影响。在分析我国涉案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应对策略,最后根据相关国际法律标准提出加强我国出口贸易企业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贵州区域创新环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活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区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通过对区域创新环境体系对引导技术资源流向、培育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等功能的分析,提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由政府政策环境、对外合作与开放的环境、区域产业及企业内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要素环境和自然、人文环境等构成。并结合贵州目前创新能力较低的状况,提出培育和完善贵州区域创新环境体系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两种外部机制作用的激发,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由于市场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因此,更应强化政府政策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支持作用。政府行为的产生过程是政府行为动机受到强烈激发的结果,而政府行为动机又是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相应内在需求的作用结果。政府行为动机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需求,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协同机制的需求以及适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需求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社会环境的需求。一个政府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行为动机,而且会有矛盾和斗争,但对政府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则是优势动机。政府行为动机与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各种不确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