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谜语录     
张建权 《山西老年》2013,(2):34-34,63
1.有言为之客气,有水乃是清气,无言无水无气,眼前乌黑真气。(打一字)2.唤月不是月亮,像日不是太阳。(打一字)3.一人长得高,成天弓着腰。(打一字)  相似文献   

2.
书中日月长     
胡洪侠 《社区》2014,(35):13-13
书籍,可以是生活中的太阳,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月亮。这样一想,我们就很容易分清两类读书人。将书籍当做太阳的人。大都在白天读书。他们希望有了书的照耀,生存道路上的艰难可以像冰一样迅速融化,前进的障碍、陷阱可以一一跃过或者躲开。有了书的帮助,他们能看见自己想看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明白自己还想看什么,还想要什么。他们歌颂太阳。只是因为太阳给他们光明;他们喜欢书籍,只是因为书籍帮他们走路。太阳不是闲来无事挂在天上玩的.白天读书的人也不大会读闲书或无用的书。他们只要阳光,只要书中有用的东西。不如此,就感到自己年华虚度。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相似文献   

3.
李晓 《社区》2010,(5):51-51
在浩渺的星空中,有一颗编号为10930的行星.它被命名为金庸星。围绕太阳奔跑的行星.它的速度惊人。  相似文献   

4.
让别人快乐     
《新少年》2010,(5):4-5
1.表姐是大三的学生,她性格开朗,成绩优秀,每天都快快乐乐。 6.回到家里。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妈妈惊讶地问:“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Why?”我神秘地冲妈妈一笑,“因为我想快乐呀!”  相似文献   

5.
星期日中午,我躺在沙发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我梦见2050年的一个春天,我播种了一颗太阳种子。我天天给它浇水、施肥、拔草、捉虫,它很快就长大了。秋天,太阳树结出了四个太阳果。我把一个太阳送给北极,给那里带来温暖,让终年不化的积雪融化;我把第二个太阳送给南极,让企鹅爸爸好好孵蛋;第三个太阳我送给黑夜,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1,(6):86-86
张老伯:被“倒春寒”冻着心 近日.热烘烘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路上行人穿着明显薄了不少。不过.张老伯说.他今年决不会再上这“好天气”的当了。原来,前年开春后,接连几天气温回暖.  相似文献   

7.
足迹     
《金陵瞭望》2009,(21):50-50
一粒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所小学.同样呈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奋进足迹。  相似文献   

8.
仁山智水     
舒婷 《社区》2010,(32):25-25
承蒙山西同行盛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五台山寒气砭骨,应县悬空寺大雨倾盆,云冈石窟外阳光酷热.众佛居所却是一片沁凉。归途心血来潮又钻进张家界,个个鞋子都开了口,双颊贴着太阳斑回家。  相似文献   

9.
周礼 《社区》2012,(20):27-27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看见庭院前的向日葵低垂着头.便突发奇想,找来绳子和竹竿,将其中一棵向日葵固定起来.让它昂首挺立,直视太阳。我幼稚地认为那样就可以让向日葵省去转来转去的麻烦,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将来的颗粒也一定会更加饱满。  相似文献   

10.
学生写记叙文苦于找不到有意义的材料,其实“一沙一世界,一树一善提”,一滴水中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生活,就能体味到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情美.普通事件中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说的太阳人形象即指出现于《女神》各篇的宏伟美好的艺术形象,如屈原、凤凰、天狗、地球、惠特曼、金字塔等。之所以用“太阳人”这一称谓来表达这些艺术形象,是因为这些艺术形象与太阳有深沉的内在联系。如地球,虽然是太阳系中一颗行星,可在《地球,我的母亲》一诗里,诗人不仅认为地球是太阳实有性的证人,而且觉得“那昼间的太阳,夜间的太阴,只不过是那明镜中的你自己的虚影。”太阳是地球的虚影,这想象多么奇特,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多么深厚。《女神》中这些绚丽多彩的艺术形象,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太阳意象的延伸,具…  相似文献   

12.
斗转星移,地求载着人类将时入新时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21世纪,经济这轮鲜红的太阳将仍然照耀、引动整个地球。经济领域将掀起更大波澜,企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敬险.中国企业家们,在张羡慕双臂去拥抱新世纪太阳的同时,是否有勇气振开翅搏接而来的敬惊涛骇浪?形势不容乐观。有消息说:许多"创利大户"渐渐吃紧.失去後劲;许多国有企业亏损无力回天,濒临倒闭。许多"优秀厂长经理"或安于现状,或陷入迷惘,或走入歧途......这不能不使人牵肠挂肚、忧虑焦急1999年月7旬的一天.邑右庐穷山口的*于河.我gT另用企册的画世日的中回企汇…  相似文献   

13.
《女神》的泛神论与太阳意象沈光明撇开“女神”时期郭沫若所受泛神论的影响,要想准确地把握与理解《女神》中频频出现的太阳意象及其内在底蕴,在我看来容易陷入一种空疏浮泛的尴尬,尽管我们已充分注意到了郭沫若选择太阳意象是时代的赐予,是过去经验的一种回忆等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所跨的经度出发,得出应划分作息时区的结论,并将全国划分为7个作息时区.每一作息时区在实行北京时间的同时,又使用本区的法定时间,使之既有全国统一的时间,又有适合各地不同季节太阳光照情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野菊     
有人把秋热比喻成老虎,是厉害,毒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梁,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我总想:随便扫出一块路面,舀上一勺糊子,用小筢一摊。保准能吃上香喷喷的煎饼。可是,煎饼是干的,怎么能咽得下去?我觉得嗓眼里有点疼,想咽口唾沫,可是伸了半天脖子,咽下去的只是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4,(8):48-49
神秘的天体《今图书集成》记载,夏廑帝八年,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夏桀、商纣时期,天空曾分别出现过三个和两个太阳;晋愍帝建兴五年,三个太阳并照,左右有光晕;晋穆帝升平元年,甘肃天水一带有三个太阳同时出现。对于几个太阳同时出现,古人认为是妖孽作祟,若碰到王朝末世的动荡时期,又会将这一现象和人君无道相联系,于是就有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曾静平 《社区》2011,(11):51-51
很喜欢法国象征派诗人果尔蒙在《西茉纳集》里写春天的一段文字:“西茉纳,太阳含笑在冬青树叶上.四月已回来和我们游戏了,他将长生草留给水,又将石楠花留给树木,在枝干生长的地方。”想来当初定是一瞬之间就被这段文字打动了,我便把它留在了我的读书笔记上。  相似文献   

18.
藏獒尼玛     
张祖文 《社区》2009,(14):48-48
太阳.从来不会吝啬它的光芒。第一次坐车过川藏线正是初春,天气还相当冷。一路上我的心就一直在打鼓,;不是因为路险,而是因为我座位后面有一条藏獒。它是和一个藏族同胞桑多一起上车的。叫尼玛。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作家巴尔扎克读了雨果的《修道院所见》一诗,对“壁虎,浴看月光,在大粪池里跑着”一句描写深有感触,他十分风趣地说:“雨果先生在湿地得到壁虎.将是一种宝贵的发现。”“壁虎喜欢太阳,生活在干燥的地方。我指出这个错误,因为艾弥麦拉尔在《圣母院》已经拿面包喂过燕子。”  相似文献   

20.
家有百宝箱     
杜大荣 《老友》2013,(3):39-39
家中有一个小小的红木箱,每当天气晴好时,老伴就会把它抱出来晒晒太阳.并用干净的抹布把它擦拭得干干净净。我打趣地说:“又把你的宝贝疙瘩搬出来了。”老伴则喜盈盈地说:“这是咱俩的宝贝疙瘩,陪咱俩度过一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