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公民道德是社会实践主体内在品性和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的统一,其在本质上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只有内在的品行修养和外在的道德性制度安排相融合,才能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更应注重自律。 相似文献
2.
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问题。认为道德是以自律性为基本特征的,但道德价值的根据是外在的、他律的,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道德规范作用的方式既要有內省式自我约束又要有外在的社会约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需要在自律养成与他律约束的矛盾运动过程申实现。公民道德建设要体现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臧乐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抓住干部和青少年这两个重点,要弘扬先进典型;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同时又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还必须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李炳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165-168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网络道德建设作为一个新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方略的要求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已成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冯立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道德的他律性环境和道德成本调节冯立中(中共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合肥230022)关键词道德建设自律他律道德成本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引起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 ,阐述了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原则、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孟庆恩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6):86-90
网络应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道德问题。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再谈道德的自律与他律——兼论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中的若干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强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5):38-42
康德从严格意义上提出了道德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其弊端由黑格尔指出并纠正,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以辩证唯物史观将二者统一起来。过于强调道德自律或他律,或认为道德是无律的观点都值得商榷。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关节点在于理解道德之"律"的强制性。要把道德的自律和他律真实地统一起来,既要建立适应合理伦理关系的社会道德体系,也要建立与社会道德相独立的个体道德,建立有层次性的道德评价体系,并使道德个体融入现实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道德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
何泌章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
道德目的问题是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道德起源于"公""私"矛盾,也因此催生了道德目的之争,道德目的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道德目的是历史的、发展的,也是具有层次性的。 相似文献
10.
成立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
"经济人"是一种关于人的普遍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的人性假设.它在经济活动具有道德属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而同时它也有一定道德限度,制度伦理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道德的"经济人"的最终实现还必须经过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申圣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5):100-102
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这就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外在的制度约束尚不够,还需要内在的道德控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包含着优秀的道德思想,可以对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成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3-165
通过对大学校园网络道德问题现状的探讨,提出加强对校园网络行为的规范和网络道德意识的建设,加强对不文明、不健康的校园上网行为的监督和监管,探讨大学校园实际的网络问题和现实道德问题,对我们解决大学校园网络各种问题,更好的为大学生所用,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天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3):60-62
网络作为一种资讯传播媒体 ,以其互动、自由和无序的特点 ,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占领网络阵地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来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4.
网络革命被称为21世纪人类生活的太阳.校园网络文化作为现代大学校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与追求,但是校园网络给大学生带来超信息量、高科技、现代感的同时,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兴利除弊,依法治"网”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尹朝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155-157
基于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教育场内,大学生道德心理体系的建构也伴随着由“知”到“行”的过程,道德认知生活化、道德情感现实化、道德意志体系化以及道德行为日常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明枫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Z1):240-241
文章通过分析电脑网络的发展状况、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其网络行为,就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指在高校网络发展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逐渐对校园网络形成依赖,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文章以网络建设比较完善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祖嘉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5):146-151
中外思想家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环境对塑造人的品德的影响,但中国思想家所讲的环境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环境,主张“近君子,远小人”的处世原则;西方学者理解的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主张环境的改善和建立理想社会必须实施良好的教育。他们理论的局限性是过多地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忽视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马克思超越了他们的理论局限性。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应关注环境的教育作用,使之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雪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0-124
近年来,研究生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着实令人担忧,问题的出现除学生个体和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外,作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更是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本文主要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具体情况入手,反思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