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互文性概念为语篇的生成和理解提供了一个意义关系的视角。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体现出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功能。本文探讨了语篇互文性的本质、表征及功能,运用互文性理论对新闻语篇进行分析,考察特定社会的话语实践和话语秩序,以揭示新闻语篇交往互文意义的中介性转换特征以及机构话语秩序重构的特点,对于揭示新闻语篇的相对客观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及物性视角的英汉新闻语篇批评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及物性理论是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英语新闻语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的缘故所导致的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分支,为人们分析语篇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批评性语篇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特点以及对语言环境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考察来揭示隐藏在语言形式中的意识形态的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转换和词汇分类等三方面对关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报道进行剖析,揭示出这些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了解E急藏在新闻背后的事件的真相。  相似文献   

4.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视角对硬新闻的及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分析的及物性研究方法可分为批评性与非批评性语篇分析两种类型。非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的形式和分布规律。而批评性语篇分析试图展示语篇是如何被权力和意识形态所影响,以及语篇是如何作用于社会关系、知识结构的。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隐藏在语篇之中的社会内涵。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用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对硬新闻体裁进行批评性分析来揭示潜在的意识形态,并试图证明及物性系统可以通过对语篇进行量化分析而得以实现,同时希望能加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批评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阐释意识形态、语言和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科技语篇也必然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科技新闻进行剖析。本文依据范迪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批评性分析原则,通过对一篇英语科技新闻的具体分析,揭示了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以便更好的应付语言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批评性语篇分析学家Fairclough提出的语篇三维观借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语篇进行分析,以揭示蕴含于语篇之中的意识形态。介绍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并以真实的广告语篇为例揭示了现代商业广告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隐性地向消费者推介一种以消费为导向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理论打破了作者的"影响力"和语篇的"原创性"的传统观念,认为每个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读写理论研究现状表明,互文性理论可以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和写作意识.Fairclough将互文性分为"显性"互文性和"构成性"互文性.本文主要讨论"构成性"互文性,即结构性互文性、语类互文性、主题或话题互文性、功能互文性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是文本的重要特征。汉语新闻广播语篇内及语篇间存在的互文性特征其语用功能值得研究。互文性和衔接之间关系密切。新闻语篇中的互文性因素促进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10.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将语篇与社会相联系,从而研究语篇形式、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一种话语分析形式,旨在揭示语篇隐含的权力及意识形态。本文介绍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及一般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是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试图利用这一工具对鲜有问津的貌似客观公正的"中性"自然灾害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新闻语篇中。以期读者提高批评阅读意识,增强在阅读国外强势媒体新闻时的判断力,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2.
新闻文本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随着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统治阶级不断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现代政治传播领域内新闻话语出现了更新和转型:意识形态的诠释更加巧妙,政治话语的基调更加平实,利益博弈中更加注重对话,政治活动充满了表演的痕迹。政治传播要实现传播意识形态、引导公共舆论的任务,必须首先尊重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按照新闻文本的生产规律制作政治新闻的文本。我国政治传播应该跟上世界潮流,尊重现代新闻文本的生产规律,用现代意识形态指导政治传播,政治话语实现由灌输向沟通转变,这样才能提高舆论引导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论,并尝试借由费尔克拉夫(Fariclough)提出的三维框架,对西方媒体对华不实报道进行语篇分析.由此可见,批评话语分析可帮助读者揭示隐藏新闻中的意识形态及话语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最终得以提高语言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文新闻及其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进行分析,揭示其对新闻话语的建构,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构"策略,还原新闻事件本来的面目,为新闻翻译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功能语篇的视角下,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纽约时报》对"日本释放中国船长"的新闻报道为例,通过概念功能及人际功能的分析,揭示了两种媒体通过物质过程的筛选、词汇的选择以及筛选和加工相关信息等潜在的意识形态取向左右人们的心理,混淆视听,对当时的社会舆论或多或少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中、英、美三国主流媒体在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使用的差异,揭示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对读者的影响。以批评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结合语料库定量研究方法,选取中、英、美三国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资料分别建立语料库,通过整理、分析、对比所得数据,发现三个语料库在转述动词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读者产生了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中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因简单易操作而在话语分析中被广泛引用。本文选取英美代表性媒体BBC和CNN对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两篇报道,运用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概念"模式,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证实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在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分析中的可行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促进其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从而客观地认识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译者在编译时通过语言层面的改动将原语新闻本土化,使之变为符合译文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要求和译文读者认知期待的新闻。其中,互文性选择的编译改动是新闻译者用以实现译文对原文意识形态转换的最常用方式之一。译者通过扬内抑外的认知模式对原文中原有的不均衡权力关系进行干预,建构了具有译文特点的权力关系,使译文蕴含了具有译文特色的扬内抑外的意识形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新闻语篇中言语隐喻与非言语隐喻的应用及使用隐喻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Lakoff的隐喻理论及Forceville的多模式隐喻理论为框架,结合后续学者对隐喻的系统性发展成果,并以《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题为The Pajama Game Closes in Shanghai为具体语料。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得出隐喻可以直接、间接地为其代表利益集团服务,新闻语篇所欲表达的隐含意识形态都可以通过隐喻概念来实现。新闻语篇在使用言语隐喻的同时也并含非言语隐喻,非言语隐喻更为直观、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