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展示学生个性的领域。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真情写作,个性流露是作文优劣的评价依据。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拨响学生心灵个性化的“琴弦”,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富有创造力的“乐章”来,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文.在高考中占半壁江山,也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水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传统重技法轻积累的教学观念,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已消失殆尽。学生不愿意写,又不敢不写,作文实在是想说爱她不容易啊。07年语文《考纲》在发展等级中也明确规定:“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在新教材使用后,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个性化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或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畏惧甚至讨厌;作文内容“假大空”,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思想肤浅,质量不高;教师作文教学方法单一、形式陈旧、随意盲目。那么,怎样改变现状,培养作文兴趣,让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性,提升思想深度,提高作文质量呢?实践中,笔者认为“沙龙”式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体验式作文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这样问题:学生怕作文,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家长的任务。以往我在作文教学时,总要花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却非常头疼,抓耳挠腮却写不出有灵气的作文。以至于对作文产生惧怕心理。长此以往的作文教学,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习作兴趣也不是坐等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去促成培养。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思维的活动形式。然而,作文教学难,一直是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尤为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在心理上,对写作文兴趣不浓,学生的习作或无病呻吟,或鹦鹉学舌,或废话连篇,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个体生命意识的涌动。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用文字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小学作文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实践.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乃至终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小学作文教学应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逐步提高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素养。根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文就指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出几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所谓个性,就是人之本色。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展示自我,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大胆表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作文个性化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做到“四个尊重”。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中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半壁江山”,随着中考作文分值的不断增大,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酷”——学生的口头语,即个性,标榜自我,让学生的作文也变得有个性,也“酷”起来,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问题。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早已形成了一种模式:布置题目——批改评阅——泛读佳作,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大多数学生丧失了自己的写作个性,长期的潜移默化作文就变成了“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边天,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如何从这种常规作文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随笔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能说会写”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任务,“会写”又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相对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更能弘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要么缺乏个性,千篇一律,要么脱离生活,空洞无物。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两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被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长期被压抑,甚至被抹杀。因此,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面目可憎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真正地体会并表达自己独立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综观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的,有着自己深深的个性烙印的。  相似文献   

15.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好文章就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才显得有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尊重学生,培养个性这不仅是一个教育的理念,也是指导作文教学实践的新观点。下面,我就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化习作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个性影响着其作文能力提高,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欲望;二是在观察中表现个性;三是在思维中表现个性;四是在想象中表现个性;五是在交流中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个性化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结合教学实践对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从中获得写作的个性化材料,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原则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作文困扰着师生,让师生谈“作”色变。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小学生作文习作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作文成了无源之水。要根治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非改革作文教学不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解决作文教学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校语文教研组教研课题是“作文批改”研究。目的在于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坏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上。  相似文献   

20.
所谓放胆作文即让学生放胆创作,教师不作过多限制,过细指导,而让学生根据其生活经验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自由选取作文主题、题材、体裁,乃至作文时间与场合。放胆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放”字,让学生写真话,诉真情,充分发挥其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