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句与复句的划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有较多分歧。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分析,认为产生单句与复句划界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复句概念理解不一致、停顿和省略说、词类的两属现象等三个方面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孙良明先生提出的汉语没有单句复句之分的观点值得商榷,单复句之分是有认知理据的,表述功能的差异性是单复句最本质的区别,运用表述功能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复句的纠结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20世纪上半叶的数部经典著述中关于复句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在单复句划界标准研究上,具体有过"单句""主谓词组"/"句子形式""结构关系""语音停顿"和"多元结合"五种标准;在复句的分类研究上,具体有过"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三种分类法。  相似文献   

4.
《公羊传》、《毂梁传》以下历代注释书表现出联合成分结构句式、联合成分结构项句式的相互转换,且有丰富实例。汉语句法结构有联合、主谓、述宾、述补、状述、定心、复指等。联合结构跟主谓等结构不在一个层面上。联合结构是语义结构,跟语法结构成分无对应关系;主谓等是语法结构,除主谓结构外,其他跟语法结构成分一般有对应关系。从联合结构句式跟联合结构项句式的相互转换说明汉语语法无单句、复句之分。  相似文献   

5.
复句的分类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法研究者对复句的分类存在诸多不同的标准、观察视角及侧重点。汉日复句类别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其表达形式各不相同。现行分类中按语义和结构来给复句分类都是不全面的。从语义出发,结合虚词和语序等,才能作出较为科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探讨了由于短语和复句形式充当句子成分所造成的单句复杂化现象。较详细、具体地研究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独立成分及其他多种成分复杂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汉语单复句划分标准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没有单句、复句之分。现在已有的几种划分法(成分划分法、高一层次法、复合命题法、共同成分有无法、谓读多少法、硬性规定法、主谓复杂说、界限不清无害说等)都分不清楚汉语单句、复句之别。  相似文献   

8.
0.1 总观现代汉语句法体系,碰到的最高层级的问题是单、复句的划界问题.这个问题,尽管在指导语言实践上似乎意义不大,却是现代汉语句法体系的枢纽,左右着以下层级的研究,牵涉面广,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在单句、复句和语段中的分布历来是教和学的重点和难点。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语法意义的表达缺乏狭义的形态标志,因此“了”的语法意义及分布灵活多变,在单句中主要受动词语义和句法因素的制约,在复句中则主要由逻辑关系和核心信息位置决定,在语段中“了”的使用还要受中心意思的限制,很难有确定的分布,什么时候用“了”,什么时候不用“了”,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了”,对于母语形态丰富的外国人来说就感到无章可寻。因此对该题目的研究有利于解决这个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中国语言(或语文)学家对句子、单句与复句所下的定义有数十种.本文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及观点,在吸收前人部分合理见解的基础上,归纳出认定句子及区分单复句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认为,句子是一个无法从一种角度衡量的语言单位.它既有自己的内在特点,也受到文体、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完整的语气是本质的特点,语用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制约因素.在单复句的区分上,逻辑语义仍然是最首要的区分标准;句子的构件之间是否互相充当句子成分,是第二个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现代维语单句句型是维语句法学的核心,现代维语单句句型可分为三级。本文通过对维语单句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维语单句的句型系统。  相似文献   

12.
汉语单复句学说“源”出自晚清学者严复(1904)著《英文汉诂》.严氏将英文的Simple、Compound、Complex分别译为单简句、合沓句、包孕句,并将后二者合并名繁句.严氏简句、繁句之分是据英文动词变化有定式、不定式之别而产生句法功能迥异的Clause(分句/子句)、Phrase(动词短语).汉语动词“无变”,不存在分句/子句跟动词短语之别.所定分句/子句实是一种短语——主谓短语,跟动词短语句法功能相同,且可互为结构成分.仿严氏书简句、繁句二分引以为“源”导出汉语单句、复句二分之“流”,是机械引进、生硬照搬的方枘圆凿.这种“源”“流”实践分析的方枘圆凿现象存在从1920年至今有90年,是汉语现代语法学史上“一个历史性的大误会”.“大误会”产生的深层原因是认为单复句是世界上一切语言公有之“大同文法”,“天之当然”存在于汉语.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种种单复句划界理论是这种“大同文法”观的再反映.种种方法无一种能分清单复句,是理论分析表现出汉语有单复句这一“历史性的大误会”在当今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单一海洋划界,主要是指当事国遵循同一划界规则或标准,以协议或请求裁判的方式,对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之间重合的权利主张重叠区域划定一条边界线的过程。单一海洋划界的单一是其总体特征。它意味着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应遵循一个划界标准,意味着用一条边界线长期统一地划定两国间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界限,意味着存在一个完全重合的权利主张重叠区域,或特殊情况下,存在一条重合的等距离线。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系, 而且差别很大,但是又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构成方面, 它们在构成形式和构成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征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在构成概念和构成形态方面却不同。在构成的语素顺序和词序方面, 大部分英汉复合性名词、名词词组的构成语素顺序或词序都是按自然意义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但有些英语的复合性名词、名词词组的构成语素顺序或词序却不是这样的。在语义方面, 英汉复合性名词、名词词组的许多语义特点和语义变化是相类似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以上现象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区分单句复句的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淑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指出:“单句复句的划分是讲汉语语法叫人挠头的问题之一。1957年曾经在刊物上展开讨论,景后也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区分单句和复句,涉及三个因素:一、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还是有几个主谓结构?二、中间有没有关联词语?三、中间有没有停顿?这三个因素正负交错,能有八种情况,加上有时候主语不好确定,问题就更加复杂了。”(87页)吕先生的看法是符合实际的。我作为一个语法工作者,多年来,在语法教学和  相似文献   

16.
单句复句区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句子语法学自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公认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马建忠没有提出单句复句之类的名称,严复《英文汉诂》(1904年)叫做单简句,繁句,刘复《中国文法通论》(1929年)叫做简句、复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1952年—1953年,该著作后来修改成为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叫做简单句、复合句)。1983年,孙良明在《汉语句法分析问题》上(《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三期)提  相似文献   

17.
近年伪科学现象再次盛行,重新思考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划界问题,对于增强公众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自觉抵制伪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伪科学的流行既有科学、伪科学的因素,也受公众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科学划界标准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绝对标准到相对标准的演进过程,即从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到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从划界标准的消解到多元标准的重建。运用科学划界标准,有助于把握科学与伪科学特征,辨别科学与伪科学。  相似文献   

18.
费耶阿本德和劳丹否认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遭到了科学哲学家的反驳。彭诺克以神创论为例阐明了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球场规则,沙加德则以占星术为例阐明了区分伪科学的标准。准确陈述科学划界标准的困难源于科学的复杂性。科学划界的标准是一组方法论的原则,其核心是两个基本原则,即可误论和可检验性原则。方法论的自然主义等其他原则都可以从这两条基本原则中引申出来。不论是科学陈述、科学理论、科学活动还是科学学科,都可以由方法论原则做出划分。方法论的划界标准也适合于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东海大陆架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日本的结构性矛盾在海洋划界问题上的尖锐体现。中国对钓鱼岛享有无可辩驳的主权依据,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应尽量对钓鱼岛采取"零效力"的处理方式。通过对中日双方大陆架划界主张的比较,我国主张的法理依据及日方主张的无理性皆显而易见。中国需要在今后的东海划界谈判中更为成熟地运用法律手段,创制适用于东海海域的有关国际法规则,并以此来确保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最终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20.
南海传统九段线与海洋划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总体而言,南海周边各国的海洋立法和实践逐渐趋向一致,中国与越南已经开始了北部湾口外海域划界的谈判工作。本文对南海目前的政治形势,中国传统九段线在划界中的作用,以及周边国家的领海基线、划界原则和主张等问题作了简单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