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与路径,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机制等问题,梳理了学术界已有理论观点中的贡献与局限,也阐述了笔者自己近20年来所进行的有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文明起源于某地,与该地农业起源与发展有关。只有将其所选的农作物与其地理条件优化结合才能促进物质生产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出现。因此,埃及、巴比伦、印度可称为小麦文明,中国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则可称之为玉米文明。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礼"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的诸多方面,分析了礼的基本形式及其由简入繁、由质而文的变化特点,指出了"礼"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型、礼乐文明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及中华文明产生中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起源一直是考古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关心的问题。近几十年来,西方学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理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面地了解这些理论,对于我国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国家起源这个老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本,研究成果的数量较十年前大为增加,而且研究者们的认识,也较十年前更加深刻。 近十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国家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与路径,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机制等问题,梳理了学术界已有理论观点中的贡献与局限,也阐述了笔者自己近20年来所进行的有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西辽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古文化中,红山文化是一支享有盛誉的重要的新石器文化。从三十年代在长城以北发现红山文化遗存,五十年代命名以来,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新发现不断问世,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终因考古资料比较贫乏,学术界对它的重要意义一直未能给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评价。同时也由于文明起源理论研究长期处于的停滞不前状态束缚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因而造成把红山文化置诸中原诸文化之下的错觉。七十年代中叶以后,考古工作者在辽西的朝阳、阜新地区和内蒙古的赤峰及其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集中标志,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把两个“文明”的建设提到了高度重视的位置,说明它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对民族的兴旺发达的关系,这绝非夸大之词,在中外历史上可以随处找到例证。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文明?文明起源于何时?当前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历史、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及现实生活等几个方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杰出的考古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自发的唯物主义者摩尔根·路易斯·亨利(1818—1881)把人类社会划为蒙味、野蛮和文明三个主要时代。恩格斯曾借用摩尔根的这个分期方  相似文献   

10.
发现于中国云南省元谋县小河村地区的蝴蝶梁子的“蝴蝶人”距今大约有400万年的历史,他是中国的第一人,也是世界的第一人.在中国陕西省大荔县发现的大约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根据科学分析,不仅是黄色人种的祖先,也是白人和黑人的共同祖先.辽宁西部的坛、庙、和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存表明,中国文明的黎明,首先出现在北方,于5000-6000年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汉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兵器类字的深度分析,探寻从氏族社会到早期国家所经历的由征战而融合的漫长历史的先祖记忆,揭示其中政治与国家的语源原型,并由此投射出政治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种国家起源模式的比较研究——国家起源道路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两种模式论 :氏族模式论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和酋邦模式论 (群队→部落→酋邦→国家 )。一部分学者认为氏族模式过时了 ,主张用酋邦模式代替氏族模式。但仍有一些学者固守氏族模式论是惟一正确的国家起源模式。其实 ,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性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国家起源模式 :氏族→部族→分化社会→原始国家。  相似文献   

13.
14.
对法律起源问题的有关争论,根本分歧在于对法的本质及其特征的不同理解。只有在对法本质及特征进行科学探讨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法起源观。  相似文献   

15.
先秦秦汉时期西南夷的社会组织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发展水平,在较为独立和封闭的地理空间中演进为具有相当分层与组织能力的社会,并产生了相当发达的青铜文化,其中一些政治共同体已经演进到复杂酋邦的水平,处于文明时代的前夜,即使没有汉王朝国家力量与汉文化进入的强烈影响,它们同样可以独立演进并进入文明时代。对西南夷地区古代酋邦社会的研究,对于考察古代文明起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语源学、音韵学、文化学的角度推本穷源,“和”文明的起源应始于古人见到众多可以饱腹的禾谷而惊叹的“夥”;久而久之,定名为“禾”;因为“求禾”而有“ ”;禾谷丰收,人们会认为是求禾行为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因而产生了“应和”义的“和”;又因“禾以其调和人之性命”,“其米多而沃,食之者强”,从而抽象出“调和”义的“龢”。金文“龢”的“由乐声之谐和始能引出调义,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伸出相鹰义”,则由甲骨文“求禾”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献中“禾、和”通用,这为寻找“和”的源头提供了线索.《说文》“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虽点出了“禾—和”的语源关系,但却倒因为果.抽象概念“和”应是建立在具体称谓“禾”之上的.甲骨文中有“”,本义为“求禾”,即用口(言语)祈求禾谷丰收,因而造出“从‘口’、从‘禾’,‘禾’亦声”的字形来.  相似文献   

18.
氏族社会,是经常发生战争的社会,这种战争或可称古代部族战争古代部落战争。大禹时期,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在不断的部族冲突与斗争中,大禹不断扩张其实力,为将政权传给其子打下了雄厚的基础。而夏启能够平稳接任其父大禹,并正式建立夏朝,说明大禹既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部落首领,又是国家的缔造者,还是中国阶级社会的第一任帝王。  相似文献   

19.
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首次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但也留下一些重要问题有待阐发。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发表之后,恩格斯依据史前史研究的科学成果,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法律起源问题作了科学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的集体记忆,始于古代中国人对于黄帝、华胥的礼赞。考察和分析黄帝文化和华胥文化的性质、类型、演变及其与中国上古历史的关系,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考古实证法进行相关研究,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成果,逐步滤清神话传说中的虚妄成分,可以得出基本结论:黄帝部族和华胥部族分别生息、发展于姬水流域、灞水流域;相互缔结部族对偶婚姻,是两者融和而成为共同文化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