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中东路权益的交涉,是伴随铁路修建开始的,到上世纪20年代初,中俄双方先后签订了《中俄协定》、《奉俄协定》后,交涉中的矛盾并未因此而结束。张学良执掌东北军政后,为争取两协定赋予中方的权益,对苏采取了强硬的交涉手段,导致中东路事件的发生。中东路事件发生后,致使收回中东路权益的目标未能实现。客观分析,张学良收回中东路权益的初衷及强硬立场是正确的,但他对内外局势的错误判断,并接受蒋介石"武力接管"中东路的主张是错误的。从外交史上看,这一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中东路事件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中东路事件起因与肇衅者问题,史书记载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实,中东路事件乃当时蒋介石政权为摆脱内外困境,唆使东北地方实力派张学良武力收回中东路权而导致的边境战火。由于中方对苏方可能的反应和实力严重估计不足,在苏方的军事打击下连连败北,外交上也陷入困境,最后被迫与苏签订城下之盟,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为收回路权主动挑起的对外事件,其原因是张稳定东北局势后自我认知的膨胀和少壮派的鼓动。同时,张学良接受了蒋介石"强力"接受中东路的建议,为蒋所利用。  相似文献   

4.
中东路事件一直是学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按时间划分经历了数个时期。经过前期“以论带史”式的讨论及学术反思,研究在上世纪80—90年代迈上正轨,并于近年达到高峰。虽然以往研究成果已堪称丰富,但其中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评析以往研究,在促进现存问题解决之余,也将推动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某些历史教材与著作把“中东路事件”称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内容之一,是不确切的。中东路事件是国民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为收回中东路主权,派军队以武力接管中东路,同苏联发生的对抗冲突事件,也是十月革命后苏联“侵害中国的事情”之一。  相似文献   

6.
1929年7月,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引起武装冲突。直接导致了国民政府对苏俄宣战,两国断绝外交关系的,战斗主要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展开。最终以中国东北当局与苏俄签订《伯力协定》,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苏俄占据中国黑瞎子岛而结束。而中东路战争对于国民政府不啻于外争国权的运动一个重大打击,而且对中国东北当局对外交涉带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正是中东路上处理的失败使得两年后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当局举止的失措。  相似文献   

7.
1929年爆发的中东路事件,引发了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以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惨败而告终。这场冲突破坏了东北亚地区三足鼎立的稳定局势,对于张学良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日本来说,看清了中国的形势,更加轻视东北军,加速了侵华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929年7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而对极其危险而又错综复杂的局面,成功地领导中东路工人斗争获得了胜利。不仅表现出坚定的无产阶级产场、丰富的斗争经验、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灵活的斗争策略,也为我党领导的白区工人斗争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史实分析了中山舰事件前后蒋介石、汪精卫的主要活动和基本表现,指出中山舰事件的发生,成为汪蒋力量消长的分水岭,客观上对于中国社会曾产生过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地方军事冲突,下野再起的蒋介石固守低调调解,羁縻默认,不用武力解决的政策,集中精力巩固基本区域、发展基本势力,建立有力之中央.这既是蒋介石处理地方军事冲突的基本逻辑,也是对整个地方实力派问题的基本判断.此种逻辑与判断,一方面,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情境下,实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且取得相当成功;另一方面,仍是武力解决问题逻辑之延续,以至未能彻底消除地方实力派的地方主义和派系主义.  相似文献   

12.
1933年,中日签订《塘沽协定》,这为日本侵华野心的膨胀提供了条件。1934年6月8日,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副领事藏本英明出走失踪,日本"藉端生事",蒋介石、汪精卫联合应对,为使前方"剿共"军事不受"挠动",蒋介石采取"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两手准备。汪精卫按蒋介石指令对日百般隐忍,媚态十足。藏本失踪事件进一步暴露了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真实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一二八事变蒋介石实施了积极抵抗、预备交涉的战略方针,采取了有效的战略措施,如京沪防卫与军政部署;迁都洛阳;划分战区;调兵增援;加强沿海防御;构筑第二道防线;制定第二期抵抗作战方案,最终实现了其部分战略目的——在不签订割地条约的前提下与日本达成停战协定。该战略的制约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总起来说,蒋介石的对日战略部分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消极成分,表现在该战略受制于“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目标,只进行了有限度的抵抗。并且《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令中国主权受到了侵犯,未能实现蒋介石的另一部分战略目标——在不签订丧权条约的前提下与日本达成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民政府之权力中枢,蒋介石在其处理与刘湘的关系中,并不乏国家意识与全局观念。以往解释所强调的"整人"、削弱异己,似不明显。然而,在整合川省过程中,蒋介石始终未取得刘湘之信任。究其原因,从蒋介石层面分析,实与其统治方式的诸多局限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和蒋介石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头面人物,冯蒋关系的变化十分微妙。在1927~1937年间,冯玉祥对蒋介石从联合到分立再到联合,走过了一个"从最初的军事配合到主动联蒋'清党'"到"从武力讨蒋到促蒋下台",再到"从联蒋抗日到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轨迹。作者分3个阶段考察了他们的联合与分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2 3年 9— 1 1月 ,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莫斯科 ,与苏联、共产国际就“西北军事计划”以及国民党与苏俄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协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苏联、共产国际改变了以前的态度 ,不再支持“西北军事计划” ,而且共产国际做出的《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也使蒋介石感到很不满意。 1 92 3年访苏之行对蒋介石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对苏联、共产国际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即萌生于此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台湾问题上“联蒋抗美”的策略方针,是毛泽东对台工作的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策略方针是针对美蒋在金、马防卫问题上的尖锐对立提出的,其实质是挫败美国玩弄“两个中国”的阴谋.将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作为对付美国的一项绞索政策是这一方针的基本策略,以有限的地面炮火保持两岸的沟通是实施这一方针的有效方式.这一方针对中共日后的对台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使中共形成了在台问题上的完整的外岛政策,牢牢掌握了与美蒋斗争的主动权,并以全新的角度思考两岸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国民党为巩固其统治,推行民众教育.此时的浙江民众教育,在贯彻执政党政策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民众教育机构的建立、师资培训机构的设置、识字运动的开展等.在当时对完善近代国民教育体系、改进和提升区域文化,客观上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并不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而是张学良下的命令,从而导致沈阳失守,东北沦陷.由于张学良对日本的看法与蒋介石观点基本一致,两人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也就十分的相似.所以,张学良和蒋介石对东北沦陷都应负责.  相似文献   

20.
1935年,蒋介石、汪精卫争取德国对中日冲突的调停,不是企图投靠德、日的反共卖国阴谋,也未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希望通过德国的调停拖住日本,制止日本进一步扩大华北事变,以免中日发生全面战争,双方“同归于尽”。此外,也想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准备时间。此时,蒋介石正准备联苏抗日,不可能与日本建立反苏阵线。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发生某些重大变化,从妥协退让转向决心抵抗,蒋介石决定终止德国的调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