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仁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对高等教育及其改革,对合格人才的培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经过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动乱以后,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已 相似文献
2.
3.
尹大川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85-88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中,庄严与神圣的特质所构成的体育的崇高美,通过自然、社会和艺术等不同的审美形式,在竞技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对"更快更高更强"、自我超越、团队精神等内在品质的不懈追求,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得到升华,这正是体育崇高美的实质内涵。而体育崇高美的张扬,又必与体育实施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以及比赛规则制度的贯彻执行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4.
彭立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9-295
伯克在西方美学史上首次将崇高与美两大美学范畴严格区别开来,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了两者的特点。其独创性贡献在于:从人的情欲出发,探讨了崇高感与美感的不同心理生理基础,指出它们分别源于自我保存与社会交往两种本能情感;从感觉论和经验论出发,归纳出崇高与美的对象在感性形式上的迥异特征;从诗与画在物质手段、形象表现和审美效果上的差异比较中,论述了诗表现崇高与美的特点,从而在西方关于崇高与美两个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彭立勋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3):289-295
伯克在西方美学史上首次将崇高与美两大美学范畴严格区别开来,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了两者的特点。其独创性贡献在于:从人的情欲出发,探讨了崇高感与美感的不同心理生理基础,指出它们分别源于自我保存与社会交往两种本能情感;从感觉论和经验论出发,归纳出崇高与美的对象在感性形式上的迥异特征;从诗与画在物质手段、形象表现和审美效果上的差异比较中,论述了诗表现崇高与美的特点,从而在西方关于崇高与美两个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吉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79-183
美颂传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传统.所谓美颂就是作者用诗文歌颂激动自己的神灵、君王、英雄等,中国古代美颂思想与崇高关系非常密切.学界虽有不少关于美颂的研究,但对美颂与崇高的关系研究却少有涉及.中国古代美颂文化与崇高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既能从古代大量的美颂作品中,能体会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崇高”,又可从古人美颂祖先或者英雄时感受到“崇高感”. 相似文献
8.
王德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7-60
曹操诗歌蕴含着庄严伟大的思想和强烈激动的情感,并创造出阔大雄奇的意象,洋溢着高昂的格调,激荡着慷慨激昂的旋律,表现出强烈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阐释毛泽东诗词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生动描写,剖析毛泽东诗词所出的光辉思想,从而说明崇高之美是毛泽东诗词最突出、最鲜明的美好风格。 相似文献
11.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①毛泽东诗词中长征组诗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词充满了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具有崇高美感。长征组诗以阳刚之美为主,豪放大气之作见长;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乏文学涵养;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相似文献
12.
论周涛诗的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冠洲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每个诗人似乎都有一种执著的偏好,某种题材、某种主题在作品中总是得到不断地强调和复现,这就构成了他们某一时期乃至全部诗歌的基调,成为他们创作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涛,这位崛起于70~80年代之交的新疆诗人,似乎特别倾心于对“力量”的赞美。他凭借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顽强地挖掘着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专注地锻造着某种“男性精神”,并以独特的艺术传达方式形成了雄浑、犷悍、冷峻、潇洒的诗风,为我国新时期的诗歌添加了形态独具的崇高美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刘玉贤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我们每读毛泽东诗词,便象面对着崇山峻岭,面对着大海怒涛,而对着天翻地覆,我们的心灵,会感受着一种无限的崇高美。 在美的分类中,是分优美和崇高的。优美的对象,博克说它是小巧的,光滑的,娇弱的,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的。优美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单纯平静的,轻松愉快的。崇高,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崇高的事物就是指在范围上较之和它相比的事物超出很多的事物而言,而崇高的现象是指一种较之其他和它相比的现象更要强烈得多的现象而言。”①因为崇高是这样的事物,这样的现象,所以人面对它,就感觉它是高超的,博大的,深广的,望而生畏;人要征服它,就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因此,人在面对崇高事物和征服它的过程中,就必然夹带着痛感。毛泽东诗词给人突出的审美感受,正是这样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4.
王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9-10
毛泽东既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两者高度统一。毛泽东诗词意境雄阔,想象丰富,熔铸成一座诗词的丰碑。纵观毛泽东诗词,其崇高美主要是通过对崇高的物与人的艺术表现加以实现的,归根到底是其伟大理想、崇高情怀的精神抒发。 相似文献
15.
略论屈原赋的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敦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4,(2)
(一) 屈原赋的崇高美,是屈原伟大心灵的宏亮回声,是诗人“与日月争光”的峥嵘性格和卓越精神的自然表露。屈原不是有意为文的文士,然而,正是在这种无意之中,他把整个生命都铸入了自己的作品。屈原赋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怀襄之际的历史现实,也真挚地再现了诗人的人格,他的个性和气质。 相似文献
16.
姚国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15-18
牛汉是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痛楚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人生感悟,以大量表现历史的血泪、生命的痛楚、灵魂的抗争的诗篇而蜚声中国诗坛,在广大读者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被人们誉为"汗血诗人". 相似文献
17.
刘玉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论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刘玉贤我们每读毛泽东诗词,便象面对着崇山峻岭,面对着大海怒涛,面对着天翻地覆,我们的心灵,便感受着一种无限的崇高美。在美的分类中,是分优美和崇高的。优美的对象,博克说它是小巧的,光滑的,娇弱的,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的。优美给人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18.
方志敏(1899—1935)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的创建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当他在作战中不幸被俘入狱,无法再用刀枪捣毁吃人的旧世界的时候,就拿起笔来,有力地抨击了旧中国反动统治的黑暗,大声捧喝了旧世界的灭亡和新世界的诞生。方志敏身陷囹圄,正气凛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撰写了《可爱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韦久跃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6):244-245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院体画、文人画相互关联。共同并进,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空前繁多,质量高雅精湛。形式语言和技法更加丰富多样,他们注重“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深厚,势伏雄强”,致使宋代山水画:构图大势逼人,笔墨法度严谨,意境清远高旷;从这些艺术作品的语言、形态、内容和审美主体的情感上看,会令人产生一种崇高的艺术美。这种崇高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源于人类在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实践:源于人类的道德实践和理想与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孟修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当朗吉弩斯于公元213年,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之帕尔米拉城诞生的时候,屈原已早他五个多世纪出生在中国的雄楚之邦。他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宠于楚怀王,并出任左徒之职。朗吉弩斯也以其天才、雄辩,担任过帕尔米拉摄政王吉诺比娅的谏议大臣,并曾鼓动雄心勃勃的吉诺比娅,使民族主义的热情在帕尔米拉高涨起来。但是,很快就遭到愤怒的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吉诺比娅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