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发展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的哲学学说,“发展的合理性问题”是发展哲学所要探讨的主要论题和中心问题。近几十年来,发展观依次经历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循环经济发展观、自由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使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日益丰富,发展的观念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的新的发展观,它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以“发展的合理性问题”为主线,就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的目标和尺度、发展的目的和归属、发展的动力和依靠力量、发展的战略和重点、发展的方式和要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它深化了作为发展哲学核心的社会发展观理论,具有丰富的发展内涵,彰显了发展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开阔了发展哲学的新视阈。  相似文献   

2.
虽然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推动力、拉动力和加速力,奠定了城市发展平台,但却绝不是唯一的动力。制度同样是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城市发展的深层本质,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和重要资源,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质量、速度和规模。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和背景,使我国选择了与世界城镇化一般发展模式不同的制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迁,日益显露出了矛盾和问题。适时地转换和创新我国城市发展制度,及时调整和规范城市发展制度体系与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是促进和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从多方面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思想基础 ,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指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客观依据、最终目的、保障措施、最佳途径、形式和方法 ,制定了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体系。使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煤文化的概念,论述了挖掘、培育和发展煤文化对于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以及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挖掘、培育和发展煤文化对于当前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实现文化强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当前山西发展煤文化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战略设计。邓小平创造性地实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重点的转移,即致力于社会具体运行和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并形成了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道路选择、发展战略设计、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的战略环境,以及从世界角度看发展和发展的依靠力量等。邓小平的新发展观,初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性,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系列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直接的理论来源和思想依据;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性质、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及发展目标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它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我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与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系列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直接的理论来源和思想依据;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性质、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及发展目标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它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我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与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展哲学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但在发展哲学的研究中,马克思的话语并不多见.然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一生所关注和思考的中心,发展哲学构成了马克思学说最主要的内容.本文从发展的本质、发展的主体、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尺度、发展的系统、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规律、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方法共10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发展哲学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对现实的发展哲学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的本质和旨归在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价值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人的全面发展"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和价值尺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和列宁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都有深刻地认识.他们都肯定了社会发展代价存在的客观性,都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发展代价,在实践中也都探索出了多种减轻发展代价的有效途径.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在避免和控制社会发展代价的政治保障、战略、方法、检验标准、发展基础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两人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对认识和处理当前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导向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发展观是不断转变的,概括起来历史上形成了十种发展观:从生产要素的增长到经济结构的完善,再到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从大量耗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发展;从短期的追求发展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从以物本为中心的发展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发展到社会的综合发展。许多国家在综合甄选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当前新发展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共享性”。共享是对“均享”与“私享”的超越。对共享发展之根本特征“共享性”的理解,需要从普惠性和公平性两个方面入手。普惠性是就共享的主体而言的,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公平性是就共享的客体而言的,不仅表现为发展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而且体现为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与机会的均等。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而且为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不管是在物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模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表现上看是环状的发展过程,从动力上看是绿色驱动,从途径上看是增殖发展,从目标上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空间渗透性和非均匀特征,发展方向非线性并呈螺旋式上升,导向是价值增殖的过程且最终解决的是人地协调问题,技术是可传承和跃迁的且最终解决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但政策工具的选择会改变其发展路径。绿色发展具有状态、速度和效率三个维度特性,在状态上要求可持续发展,在速度上要求生态循环,在效率上要求低碳高效。中国现阶段绿色发展不仅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结构性固化趋势。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设立等政策工具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未来中国绿色发展还是应该从效率提高与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从人类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性质和发展阶段,强调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的实践性和内容的创造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妇女:走出重围--结合案例谈中国农村妇女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贫困是当前农村妇女不平等社会地位的根源。如何看待贫困与妇女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选择。传统的农村发展政策往往只注重经济增长效率,而忽略了妇女信贷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妇女发展理论作为对传统发展理论和政策的修正,包括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妇女参与发展、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与民族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新世纪人类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加快西部开发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这就客观要求必须重新审视西部开发的发展思路、开发模式、战略目标,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重视解决少数民族发展问题,明确西部开发不是新一轮的区域开发、资源开发、项目开发,而是一个能够真正带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关注长远、关注未来、关注少数民族发展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历史论证和人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系来理解,它应包括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每个人在体力和脑力的潜能方面的充分发展、每个人在生活需求方面的健康发展、每个人在生存条件和活动范围方面的共同发展、每个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普遍发展等。从人学角度来看,共产主义就是扬弃人的异化形态和片面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式。  相似文献   

18.
绿色发展及其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关于发展的概念与理论假设发生了重要转变。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绿色发展具有多层内涵,中国实现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转型兼具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从科技创新体制和绿色企业文化建设、政策变革与制度建设、公共政策伦理建设和消费文化建设等实践路径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多年来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现在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有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关系来分析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通过快速聚类方法对河北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类别及等级进行处理,在理论上对区域社会经济方面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观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毛泽东的革命发展观、改革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抓好"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上述"五个统筹"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结合吉林省情,吉林省统筹发展的基本任务在于:统筹"四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统筹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吉林省统筹发展,必须把工业化作为核心环节和主导,把城镇化作为关键载体,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基础,把信息化作为有力引领,同时,转变发展方式,处理好非均衡发展方式与统筹发展、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