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是中国经济体制改的中心环节,也是中国能否成功地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而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完善与不健全,归根结底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委托代理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费章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30-34
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才能 ?如何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特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从而解决激励不力、约束不力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正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论文尝试建立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3.
闫芳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7-9
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约束激励机制,必须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4.
邱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Z2)
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产生 ,源于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两权合一的古典企业制度是因为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应于两权分离 ,在企业组织中 ,企业家职能分解为所有者企业家和经营者企业家分工的结果。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组织的效率 ,另一方面 ,也产生了分工后的协调及相应的协调成本问题 ,也就是企业家的激励约束问题。中国国有企业 2 0年来的渐进式改革 ,在探索改革路径和方向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缺乏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即国有企业的有效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5.
论风险投资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三个主体特征,提出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由投资者到风险投资公司,再到风险企业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链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具体情况,分别探讨和设计了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风险资本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实现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文章分析了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付永来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明确激励约束主体、建立内部制衡机制、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制度、强化法律约束、完善报酬激励约束机制、控制隐性收入、强化外部监督机制、解除经营者后顾之忧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徐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78-82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其"防老"功能无法实现。为了保证个人账户基金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其收益性,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必要设计激励约束机制:对投资管理人设立合理的激励系数K,并以最低收益担保值为基准,设立约束机制,通过控制投资管理人的回报来改变其行为,确保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保持一致,防止投资管理人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因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参保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10.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效僧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在研究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形成的基本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以2003-2014年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冗员的重要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冗员不仅会加大国有企业的自由现金约束及国企高管的道德风险,还具有显著的投资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得出,适度冗员和过度冗员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和治理后果,适度冗员会增强对国企高管的负激励,提升高管的投资动力,而随着冗员的持续增加,自由现金流约束作用和道德风险强化效应则会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同时,冗员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也进一步佐证了适度冗员的治理作用,适度冗员会降低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而存在过度冗员现象的企业其过度投资也更严重.另外,冗员与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仅在公益类国企显著,在商业类国企中并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冗员对企业投资的约束作用也仅存在于地方国企,而在中央国企则缺乏此约束作用的证据.外部环境变量,如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所在地的GDP增长率和企业所在地的财政赤字率,对冗员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制之前,国有企业审计一直是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制前的国有企业中,政府审计发挥着保护国有资产权益和防范国有企业风险等重要作用。随着国企改制,国有企业的政府审计面临四大问题:(1)政府审计在改制后国有企业中继续发挥作用的法律保障不足;(2)政府审计与其他监管机构职能重叠;(3)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难以处理;(4)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股东关系难以协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1)明确职能,重点发挥政府审计对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再监督作用;(2)加强沟通,与其他政府监管部门通力合作;(3)正确定位,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两大资源;(4)依法审计,树立政府审计的权威性;(5)加强创新,妥善处理与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股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分类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治理”为研究视角,基于2010-2014年244家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检验了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思路.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高管薪酬与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但该结果在公益美国企样本中得不到支持,而在商业类国企中结果显著.除此之外,在不同类型国企中,国有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存在现实合理性,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廷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150-153
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艰苦性,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保值和提高国企效率的对立上.只要建立起一种符合资产的市场经济规律,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国有企业的活力问题就不难同时解决.当然,要使国有资产增值的同时提高国企效率,就必须采取新的途径,比如,效益好的中小国有企业要改变卖为融资,建立全国和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C股市场),建立特别股制度. 相似文献
15.
黄晓蔚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84-86
管理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始终是人 ,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才能使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管理中激励机制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郭振宇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63-6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合适的理论予以指导.所有权理论是围绕所有者权益展开的理论,对于如何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了所有权理论主要观点,结合国有企业现状对所有权理论存在问题予以评析,并为其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杨睿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4):43-46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减少代理成本。也即对代理人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认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存在激励不足、激励过度、约束不足和约束过度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亚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7-40
企业对员工激励与约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论文在界定了激励与约束含义的基础上,对激励约束机制失灵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若干应对之策,以使企业对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约束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26-27
文章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贯彻落实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薛文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11-117
文章基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视角,选取2006-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企业分红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将高管薪酬分为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两个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显性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高管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显性薪酬对企业分红有较积极的影响.同时,隐性薪酬也对企业分红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在协调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对企业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设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