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性,一般可理解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学习个性则可以把它看作是学习个体在学习参与历程中,比较持久的包括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的个性也是如此。由于每个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环境不同,其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深入了解个性差异既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各用人单位加强管理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根据研究表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有差异,学习掌握程度有差异,个体认知水平有差异,学习潜力有差异,发展水平有差异.因此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教育方针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而不是少数尖子生.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尧超 《科学咨询》2009,(3):42-42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导致自杀的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平行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形成了自杀心理机制,最终导致自杀.其中,先天遗传与性格以及后天所形成的特定心理思想构成了自杀的心理基础,即内因.在此基础上一旦有了诱发因素即外因的作用,主体便会付诸自杀.  相似文献   

5.
个性品质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所有的意识倾向性总和。个性品质内容包含有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兴趣、世界观等,其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心理主要特征。新一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它囊括了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这是对语文学习的全新理解。这个理解,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思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夯实了其学好其它课程的文化根基。那么,新课标下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定位在“全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它囊括了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这是对语文学习的全新理解.这个理解,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的素质是指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平衡.它是在先天心理生理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家后天的学习、教育和锻炼而逐渐形成的,在其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是政治、思想、道德、品格、个性、气质、知识、情操、能力、体质等诸要素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有天才的企业家,但是没有天生的企业家.企业家后天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对企业家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首先要认识和建立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结构与内容体系,而在这一问题上重要的是向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学习,在比较借鉴中来确立我国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关于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国外的研究先走了一步,较为深入,颇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剑方 《科学咨询》2009,(12):88-88
个性品质是指在一定礼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所有的意识倾向性总和.个性品质内容包含有能力、气质、性格、需婴、动机、理想、信念、兴趣、世界观等,其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心理主要特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勇气和意志,要培养学牛团结、合作、协调、公平的精神,尊重他人,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冉少敏 《科学咨询》2005,(18):53-54
素质包含了个体与群体先天素质和后天素养之所得,应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经验、价值理念、实践操作、人际交往.素质教育涉及和指向的是个体和群体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理念系统是特色教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能为全体成员普遍认可奉行的具有独特凝聚力和稳定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如果把特色教育学校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文化就是这个人的精、气,神;没有独特文化,学校就没有了什么生命和生气可言.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学生在智力、能力、个性等方面所受的遗传、环境与教育影响也不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其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上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兴趣等不平衡,使他们的这种特点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以差异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且日益明显,可以说小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差异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高保生 《科学咨询》2003,(21):13-15
领导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之中,是一个或一个组织运用权力影响或支配他人,以确立或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领导就是在指挥过程中,对人们施加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力量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既要依靠一定的组织、制度、权力,又要依靠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素质是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总水平或基本品质.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内在因素、基本条件,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思想品质的、智能的和体质的各方面因素的总和.在进入21世纪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加入WTO后,现代领导者必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实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符合新世纪对领导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导致自杀的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平行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形成了自杀心理机制,最终导致自杀。其中,先天遗传与性格以及后天所形成的特定心理思想构成了自杀的心理基础,即内因。在此基础上一旦有了诱发因素即外因的作用,主体便会付诸自杀。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生产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开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的培养方法是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自己的积累经验,浅谈创造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习惯是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倾向,它促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事,是后天形成的趋于常规性的条件反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自动化”,从而激发兴趣,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1、言情明理,耐心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它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晓之以理、动之以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邵玲燕 《科学咨询》2008,(10):53-53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显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有铺垫导引、烘托主题、增加情趣之功能.尤其是低年级课文中出现的每一幅,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课文的题意和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接受、吸收、消化、创新、运用知识的本质,是一个人学习观念、学习作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运用能力的总和。学习能力是现代管理科学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概念,它在现代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动态衡量领导人才素质高低的客观尺度。  相似文献   

20.
王璟 《科学咨询》2009,(10):34-3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反思"这一教育理念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数学反思能力是在数学反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数学反思能力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对教学教学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反思能力的培养,而它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