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充分体现了伍尔夫先进的女性意识与女权思想。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蕴含的自由空间、女性生育观以及女性话语权的探讨,来分析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伍尔夫最早实践自己的"重要瞬间"理论的实验之作。这个短篇一反传统小说的叙事性,没有情节发展,没有人物刻画,没有完整结构,甚至看不出开头和结尾,通篇致力于呈现人物在"重要瞬间"的意识流动——稍纵即逝却纷乱复杂的印象、联想与感悟。从这篇短篇中,可以大致看出伍尔夫"重要瞬间"的内涵以及它在写作技巧与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分析电影《江湖儿女》主人公巧巧身上体现的雌雄同体现象。结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理论分析巧巧如何处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剖析女主人公身上的男性气质,试探性地回答女性如何在社会中立足。  相似文献   

4.
新疆高校民汉学生“五观”教育认同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加强新疆高校各族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的教育,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民汉学生"五观"教育认知现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五观"的认识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梦     
柏拉图,如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的人,是个梦想家。在他的幻界之中,人本应是雌雄同体的;只是为了人所犯下的罪,人就被分成了两部分,于是就有了男人和女人的分别。  相似文献   

6.
在两千多年的中日交流史当中,直至十九世纪末,中国人的"日本观"都没有摆脱"东夷观"的束缚,日本人的"中国观"则随着中国实力的消长呈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即,每当中国强大时,日本就向认同中华文明的方向发展,而当中国处于衰落之时,日本的"中国观"就向蔑视中华文明的方向发展。而如今,中日两国第一次站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儒家伦理价值观,蕴含于儒家伦理思想中,其主要内容包括"重义""好仁""守礼""求中"等诸多方面。而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基督教,它的伦理观一般包括:平等观、仁爱观、婚姻家庭观、妇女观、生命观等诸多方面。文章将从"最先爱谁""婚姻观家庭观与妇女观"这两个方面来浅析基督教与儒家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之处;从"好仁"这一方面来简要论述基督教与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共通点。  相似文献   

8.
在伍尔夫的名作《到灯塔去》中,以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男性和以拉姆齐夫人及莉丽为代表的女性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这种差异体现在他们分别对“知识”不同的理解。在小说中,男性将“知识”理解为对世界万物的认知,而女性则认为“知识”是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在伍尔夫最终描画的理想场景中,这两种不同的“知识”得到了融合,体现为建立在了悟人生真谛基础上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也为我党在不同时期认识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和探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早听到张国荣跳楼身亡的消息时,第一个联想起来的竟是三岛由纪夫。直觉里认为他们都是唯美主义者,信奉“夭折的美学”。三岛虽不如张国荣长得风华绝代,但从照片上看也是一介美男。他们之间的另一个相似点是:描写男性之“美”和同性恋爱的作家及生活中的实践者。站在一个女性的立场上,我对同性恋的男人,一向都抱着一份好感。可能是因为雌雄同体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传统男人的形象中融合了女人的体贴细腻敏感,造就了一份中性美,比较没有侵略性。况且男生女相的人向来俊美,只要不是太“娘娘腔”,谁看了都会喜欢。有人借维吉尼亚·伍尔芙的话来赞张国荣,说“伟大的心灵都是雌雄同体的”。这话果然不假。早已熟悉的如柏拉图、达·芬奇,还有那个著名的王尔德等  相似文献   

11.
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中国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置于市场转型的背景中进行考察,以2005年中国综合调查资料为依据,探讨分配制度的市场化和个人理性因素对民众分配公平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配制度的建立,使人们树立了应得原则的分配公平观,同时这种分配公平观也获得了合法性的社会基础;而平均原则的分配公平观却得到了社会底层的支持,构成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分配公平观的"分裂意识",并对应得原则的公平观以及市场分配制度的合法性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洪堡特的语言观主要以《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为体现,关键的思想是以"语言是精神的流射"和"民族精神优劣观"而推出的"语言优劣论";而"语言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基本原则之一。对于这有所相悖的两种论调应持有的态度是:辩证地看待洪堡特的语言观——既看到他的创见也看到语言的本质属性,即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竞标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应用文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和提高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创造性地将"竞标"机制和小组合作方式引入应用文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开展旅游类高职院学校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训练,需要转变学生学习观、转变教学观、转变评价观。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家庭价值观核心结构、核心家庭观念的代际变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中国家庭核心观念包括孝道观、男性中心观和家庭本位观3个方面。除了男性中心观呈现明显的"代际"下降趋势外,孝道观和"家庭本位观"基本没有出现代际差异。这表明在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家庭核心价值观认同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从中我们既看到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又能看到现代家庭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本源与发展规律一直是追求真理的人类所思考和探索研究的。本文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观出发,归纳他的数学观的四大核心,批判地继承了他的观点,对世界发展的四大层次给出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哲学角度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观,将"0"作为世界的本源,得出世界发展的第五大层次——数理。进而再从理论回归现实意义,阐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科学研究的哲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对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进行探究。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是以其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善的论述开始,进行德性伦理的理论构建。适度观正是其德性伦理的精髓,通过与不及和过度这两种"恶"的对比分析,列举一些例子,论述适度这一原则对维护德性的重要性,从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90后"一代正处于15-24岁的青少年时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重要人群。对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90后"青少年的诚信观与友善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对"友善"的认同显著高于对"诚信"的认同;随年级升高,诚信观趋向消极;女生对"诚信"和"友善"的认同均高于男生。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生活安全感、亲子关系、同学关系、上网时间及青少年自我评价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义与发展党和"居伦运动"虽同为当代土耳其重要的伊斯兰主义力量,但前者以国家为导向,后者以社会为依托,且在不同时期对土耳其政治和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前后,因受到面临世俗精英势力的挑战、"居伦运动"与政府交好的先例,以及两者相似的政治观、民主观和"宗教—社会"观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了同"居伦运动""结盟"的政治策略。但受两者政治合作空间锐减和"居伦运动"屡次"越界"导致"国家—社会"关系失衡、正义与发展党内政外交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双方在政治、经济及外交领域的矛盾日益加剧,并对实行伊斯兰民主的"土耳其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残障观是社会对人类身心障碍差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与特定的社会形态相适应,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残障研究领域极少涉及身心障碍文化观念问题,对于中国传统残障观意涵的认识亦不充足,仅有一些关于其形成演变的讨论,而这些讨论也忽略了中国传统残障观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下的真实意涵及演变历程.本文通过对两种有别于"新残障观"的传统残障观的阐述,尝试"还原"中国传统的残障观如何演化成现今公众所认识的样貌,指出我国传统残障观在目前国际主流残疾模式中尚未占据主导地位,而只是这些模式某种程度上的补充或注解.本文认为,历史上对残障观的片面解读和理解过程直接影响了社会对传统残障观的理解,强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残障观是新时期残障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残障群体和社会公众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在了解本民族文化残障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残障理念以更新和发展固有的残障观念,完善我国残障者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促进社会融合及相关政策服务输送成效和残障者需求的切实满足.  相似文献   

20.
(自述者:柯妮,30岁,广播电台DJ) 伍尔夫说过,一个写作的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我不是一个写作的女人,但我同样渴望婚后,有一个独立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