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一篇有关反拨作用理论与语言测试关系的文章。本文阐述了反拨作用理论的定义、分类、国内外有关反拨作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及语言测试对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充分呈现出反拨作用的相关理论体系,为反拨作用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语言测试对教学产生了反拨作用,语言测试也在反拨作用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晓芬 《现代妇女》2014,(4):155-155
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需要科学的教学观为支撑,以及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分析了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若干策略。本文旨在强化对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言测试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对被试者的语言能力进行的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方法,是用以检测教学效果和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需要发展而来的。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帅 《现代交际》2014,(5):27-27
语言迁移作为学习迁移的一种,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语言迁移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综合前人的研究,将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行为主义理论时期、对比分析假说时期、标记理论与语言迁移研究、认知理论与语言迁移研究。  相似文献   

5.
洪堡特的语言观主要以《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为体现,关键的思想是以"语言是精神的流射"和"民族精神优劣观"而推出的"语言优劣论";而"语言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基本原则之一。对于这有所相悖的两种论调应持有的态度是:辩证地看待洪堡特的语言观——既看到他的创见也看到语言的本质属性,即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6.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的起点,对中国的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佛经翻译史,既是高僧大师云集的翻译史,也是翻译方法百家争鸣的翻译史。佛经翻译方法的发展,其背后揭示的是译者翻译观——特别是原作观的发展。研究原作观的变化,对翻译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将根据佛经翻译方法的历时演变,分析原作观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发展,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林海燕 《现代交际》2010,(11):75-75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反拨作用。本文探讨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重视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原则以及就如何使语言测试产生正面的反拨作用阐述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8.
听写是一种测试形式,能反映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真实水平和对语言系统规则的掌握程度。听写不仅运用于各种语言测试中,还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运用听写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实践,试谈听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外语教师和学习者对听写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和分析超语言的语言观和教学主张,指出超语言是掌握多门语言的说话人将其习得的所有语言当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进而进行交际的过程。并在反思西班牙语本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释超语言理论对西班牙语本科教学目标和过程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真实性问题一直是语言测试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试图从测试材料和测试任务两个方面,结合实际测试试题,探讨如何实现高职英语任务型测试的真实性,从而使任务型测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及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怎样学会说话这个问题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语言、文化,了解和认识世界,儿童语言习得也经历不同阶段,有关研究也因此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与假说,包括后天性学习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识论,及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论等。儿童语言的习得也伴随着语义系统习得和发展,本文从儿童语言习得阶段出发,对其相关理论并结合语义发展进行探究,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静 《现代交际》2010,(5):186-186,185
做好语言管理工作,首先应对语言教学,特别是英语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有深刻了解,才能自觉地进行有效地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郑洁雯 《职业时空》2009,5(8):114-115
要适应社会发展,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学势在必行,但目前英语文化教学滞后于语言教学,为此,强调教学中跨文化研究非常必要。大学英语教学要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要让他们扎实地掌握语言知识,也要让他们了解中西文化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语法哲学》是世界级语言学家叶斯柏森的代表作,书中他对一些语法理论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该书被视为传统规范语法向现代描写语法转变时期的一部力作。其中叶斯柏森关于语言本质的看法,即"活的语言"则体现了他的反传统性。本文试图剖析叶斯柏森是如何将语言研究重点从对书面语的研究转移到"活的语言",从而深入探讨他的语言本质观。  相似文献   

15.
武选民 《职业时空》2012,(7):150-152
Verschueren在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也是作者为了顺应各自领域的准则而选择的一种语言策略。文章拟借助语言顺应论来研究四种不同体裁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并从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探析不同体裁文章中不同类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存在着差异?如果存在,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究了鲁迅语言观的性质与功能、意义与目的及建设的方式和路径,旨在为人们更好地认识鲁迅文学,了解鲁迅的语言观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教学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而中介语理论、语言普遍性理论、语言监控理论、文化适应模式因其各自理论的独特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各个理论流派核心基础、基本特征、合理性及其局限性的论述来对其研究进行整合,从而充分发挥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究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一直是教学论领域争论不休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的实际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丰富,相继出现了单向的"教师中心"教学主体观、"学生中心"教学主体观,"双主体"和"复合主客体"教学观,以及研究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分层主体"教学观。不同类型教学主体观的研究,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具有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剧增,现代英语语言学研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使用,而开始对语言的本质及其测试手段不断深入研究。翻译测试则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新型研究方向。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翻译测试定义的对比和分析,结合其学科性,对翻译测试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界定。翻译测试研究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在近二三十年里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概观其研究发展,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翻译测试的定位以及发展历程,引起对翻译测试未来研究方向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言具有开放性,俄语在俄罗斯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交往中吸收的外来词在反映外来文化的同时折射出俄语语言世界图景。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研究法,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外来词以揭示其体现的语言世界图景。横向看,外来词折射出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道德风尚、文艺体育、科技经济、思维心理等方面的特征;纵向看,不同时期引进的外来词记录了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政治经济的变革、文艺体育的交流、科技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生活习惯的变迁,无一不在俄语外来词展示的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