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希是《雾都孤儿》中的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并不能用好人与坏人来定义,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南希性格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以下,本文将以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南希性格中的善与恶,希望能对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邵长剑 《现代交际》2010,(4):128-130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统一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上升,科学地把握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统一性,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关键。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经验都应该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借鉴。同时,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资本主义也可以借鉴,我们要在了解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性问题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取得共产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龚莉 《职业》2010,(15)
在现代文坛上,有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悲剧作家.其中,曹禺的悲剧艺术是最令人惊叹的.曹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旧社会压迫人、剥削人的残酷现实.他笔下的女性悲剧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妇女,如鲁妈、四凤等人;另一类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营垒中受摧残压抑、受毒化控制的人物,如繁漪、陈白露等.  相似文献   

4.
在那里,两个人有了永生难忘的两个月,日夜相随、如胶似漆。然后,钱用完了,只好回家。在南希不大却充满艺术氛围的家里,我暗自揣摩南希和她逝去的先生鲍勃,曾经共同经历的那些年月,是多么得美妙!70多岁的南希仍然睡在鲍勃四十年前亲手制作的木雕大床上,床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生动和光彩照人的女性群像,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赞扬.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奥赛罗中,莎士比亚从三个女主角形象中,反映了父权社会中典型的男尊女卑模式,女性成为这一制度下的牺牲品.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堂吉诃德这一人物从诞生之初,就有许多争议。一方面,他因其崇高理想、纯真等被视作理想主义的象征;而另一方面,他又因为丑陋残酷的现实而屡遭不幸,成为典型的悲剧人物。理想性与现实性造就了一个既矛盾又引人深思的形象。堂吉诃德的这种矛盾性,正是他作为喜剧形象,又为文学史涂上深刻的悲剧色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套出土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其中第四卷中有《妄稽》篇一文,篇幅较长、叙述内容较为完整,其中更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妄稽和虞士两个思想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文中的对话、动作等描写能传递出人物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而反映与女性相关的教育情况。通过分析《妄稽》篇中虞士这个女性形象,来谈论关于古代女子思想观念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俗中见趣     
胡静怡 《老年人》2009,(7):49-49
一次,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发表讲话,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到台下的地毯上。观众顿时发出一片惊叫,但是南希却灵活地爬了起来,在二百多名宾客的热烈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有很多,本文从《约婚夫妇》这一代表作品中一位女性形象出发,体现出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中女性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也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就是约翰·斯坦贝克。他的作品《愤怒的葡萄》受到很多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这部纪实主义的经典著作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跟艺术价值。《愤怒的葡萄》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危机时民众的萧条悲苦生活状态为背景,描述了悲苦农民的凄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关注,更加抒发了作者对贫苦农民遭遇的同情。约翰·斯坦贝克一直被称为是"愤怒的作家",长期以来,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很严重的个人情绪,长期关注农民失去土地的悲苦生活。他还被称为是"左翼作家"或是"政治说客",他的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生态的思想内容或者伦理基本没有人去关注。这位被称为政治说客的时代作家的作品里传达着较为完善的生态理论思想。作品中刻画的两个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发人深省,通过乔德妈与罗撒香这两个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探究女性与自然的细微美妙的联系,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然主义思想带给作者的感化,表现出生态女性主义的科学内涵,更是描述出劳苦农民的愤怒与不满,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关注并以此引起读者的共鸣。本篇文章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出发点,深入解读《愤怒的葡萄》这一文学佳作,探究文中人跟自然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细致地品读作品中两位人物鲜明的特征以及体会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张抗抗自1972年发表短篇小说《灯》以来,她的作品一直倍受文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更是因为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人性。作家将历史、社会和人性融合在一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将多维复杂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篇小说《沙暴》就是这样的作品。《沙暴》以沙尘暴为背景,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主要人物,并连接着时间的维度,跟随着主人公的思想,一步一步跳跃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凸显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里根的夫人南希弹得一手好钢琴。一次,白宫举行一场钢琴演奏会,总统夫人应邀登台演奏。轮到南希上场时,她温文尔雅、举止大方地坐在琴凳上弹奏起来,美妙的乐曲拨动着听众的心弦。由于舞台小,南希夫人不知怎么连人带凳跌落台下。对总统夫人突如其来的“举动”,台下观众一片哗然,场面非常尴尬。这时,坐在观众席上的里根总统不慌不忙地走到台前,对着刚刚被侍从人员扶起的夫人南希,俏皮地说:“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讲话没有掌声的时候,你才该有这样的表演。”顿时,观众席上掌声雷动,都为里根如此幽默和宽大的胸怀所打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四十年的冷战。残酷的现实引发了学者对国际政治的思考,催生了国际关系这门学科。自国际关系成为一门学科以来,学者们已经建立了或者正在建立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世界政治中纷繁复杂的变化。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尤其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这两个学派之间的论战,更是主导了整个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女人,原本就是爱的化身,女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母性可以化解一切的怨恨与纷争,女人由内而外散发的温情更是可以柔软或温暖任何一颗坚硬或冰冷的心,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女人才能感知爱与被爱。中国女性更是以勇敢付出而显得尤其伟大,她们不断地在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她们热爱生活,热爱男人,她们不断地在表达自己爱的欲望,并不断地在爱的给予中获得力量,即使是坎坷,即使有苦难,她们依然执着地相信爱情。这一次,《女性大世界》联合新浪女性颇道共同发起了一个“中国女性爱欲之欲”的调查,这是想真实地反映现代女性对爱的追求和渴望,我们想让男人和女人自己共同关注女性体内这最本真,最活跃也最美好的情感,从而使男人和女人都更加珍视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是一个典型的用女性意识、女性话语写作的女作家。她笔下描写的更多的是女性角色,这些人物总是生活在阴暗、潮湿、晦涩的环境中,她们没有自我,只能依附于家人或者丈夫,只能想法设法的抓住婚姻这根稻草,在昏暗中过着不完整的残破的人生,把自己一步步的推向更为凄哀的深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通民众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在这一背景下,不少西方国家的工人、群众甚至包括大量青年发起了多次社会运动,旨在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为自己的权益进行斗争。本文通过分析青年在"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反对养老金改革"运动等社会运动中的角色,认为西方青年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并发挥着积极作用,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通过合理利用网络媒体为传统左翼政党和组织进一步开展社会运动提供新的思路;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运动过程中目标明确等。此外,青年参与社会运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重建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采访对象:柏燕谊。心理咨询师。著有《爱情很残酷,你要学点擒拿术》《女人挖坑男人跳》《不要自己坑自己》等多部作品。透过女性的视角来解读情感,观察不流于表面,而是用心理学的思维关注人性本身。人物标签:女人必须得明白,在情感关系里,也许最重要的不是"男人想要什么",而是"女人想要什么"。  相似文献   

18.
林晓文 《老年人》2011,(6):28-29
在人类的生命科学领域里,卢光瑗教授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人物。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拥有孩子却因身体原因不能如愿生育的女性来说,她更是她们孕育生命奇迹的希望。卢光瑗是中国的“试管婴儿之母”。这些年来,她一直担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卫生部生殖与于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的遗传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的研究构建了他完整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是在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异化批判的基础之上,更深入地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研究,来构建他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探讨走社会主义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经过30多年才完成的文学巨作,这本书揭示了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动乱时期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体现了雨果对这些人的同情和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有大量对于女性生活的描写,典型的代表有十多个人物,虽然每个人物的性格、命运不同,但是这本书从侧面表达了作者雨果对当时那个时期社会制度下底层女性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