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社会中,更多的人将"幸福"定义为一种享受主义。文章研究了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幸福",并分析了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麦金泰尔认为启蒙运动以来对于道德基础的论证失败导致了道德生活危机四伏,复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传统有助于解除当前的道德困境。他通过比较人与某些高智能生物在改变自己来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有相似性,将其伦理思想体系的归于"人的依赖性",认为人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以概括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特点。随着社会的变迁,"差序格局"依旧适用于现代社会,并衍生出地缘关系扩大化和利益关系核心化的新特征。针对某系医院事件,本文以"差序格局"为视角,从社会道德约束与法制治理两个方面对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展开分析与思考,并发现在社会道德约束方面,存在着行业公约的缺失、道德底线受到利益关系冲击、"双重标准"导致道德失衡等问题;在法制治理方面,存在着社会成员法律维权意识薄弱、多数行业的法律规范不完善、有关身体健康等重要领域的法律惩罚较轻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本文提出了建立行业公约、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完善行业相关法律规范等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西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西迁精神"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完善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将"西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注重"西迁精神"弘扬的实践路径,将其与校园文化和新媒体平台相结合,进一步弘扬和继承"西迁精神",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责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宋涛  于永坤 《现代交际》2014,(10):222-22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的分析,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力求为解决道德缺失这一问题出一份力,从而使大学生在学业成绩发展的同时,身心也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我国企业道德缺失问题十分突出,如企业信用缺失、对社会和员工的责任感不强等。不道德的企业行为是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消极因素,因此,要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对企业道德管理的政策制度体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让企业承担应有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艺术模仿论,并著书《诗学》来阐述"诗"的艺术。绘画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诗"有相同之处,它们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人以美感,同时也因其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将诗学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分析它们的异同,发现二者的共性,以便于相互借鉴,形成对艺术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研究道德信仰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但多数都是从社会整体出发,较少具体到当代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树立和坚定道德信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关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进程。因此,考察他们道德信仰缺失的现状及其症结,剖析其多元成因,并探讨建塑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对策措施,就成了一种必然。本文试就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作一梳理与概括。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个体的道德修养不仅体现在他的文明举止上,而且是整个社会和谐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文章从个体道德失范视角出发分析了"霸座"这一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教育制度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重智轻德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中对公众道德教育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公众道德缺失。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弥补公众道德教育缺失的艺术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公益广告通过自身蕴含的道德主题,通过动画,微故事等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表现手段将主题巧妙与内容结合展现给广大公众。本文通过浅析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升入解析公益广告、综述公益广告对公众道德的养成与提升三个部分论述公益广告公众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诚信缺失除道德因素外,更重要在于经济上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经济人非理性、失信成本效益失衡、诚信制度和金融制度不规范,成为中小企业融资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根源寻找对策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诚信缺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善良教育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教育引导人们从小树立一种"善"的观念,使人们能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对于我们时常谈到的道德滑坡等问题,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从道德教育入手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师队伍状况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巨大。为弥合乡村与城市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研究者们多数关注教师的流动性状况,因此解决方案集中于增强岗位流动性,以提高待遇和政策性调入作为有效调节手段。但从长远来看,增强流动性只能是一种应急手段,让教师流动成为一种常规状况有违教师职业本身的属性要求。当前教师队伍结构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支撑教师"留下"的部分因素在当前状况下尚处于缺失状态。从教育改革的目的出发,教师队伍的"本乡本土"应是较优状态,其存在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的期待。因此,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重点考虑建设稳定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解决选人用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障选人用人科学化是当前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对于选人用人的科学化路径探索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很有必要。明确好干部标准,将发扬民主与完善机制相结合,从改变人情社会为着力点,在根本上清除贪腐问题的根源,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探讨如何将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如何通过语文课程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能力和素质服务的问题。分析中职语文课难以吸引学生且缺乏中职特色的原因。基于个人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探索从"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种新形式"和"突出中职语文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两个层面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灵魂的实现活动",这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对幸福的最终定义,也是最终追求。此幸福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幸福,而是最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现代青年价值观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且不稳定的特点,道德标准多样,思想过度自由。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角度来探讨青年如何拥有合乎德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陈芬  王骋程 《职业》2014,(6):151-152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揭示了唯有理性才是德性伦理的实质,主张人的德性就在于人的理性功能的“适度”展现,强调只有通过理性指引下的实践活动,最终才能使人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把理性与德性联系起来的思想,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领域的困境进行反思,并启发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幸福生活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慧慧 《现代妇女》2013,(11):15-16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规定了灵魂肯定或否定真的五种方式。其中,明智和技艺与另外三种方式不同.因为它们处理的是与实践相关的可变的事物。本文旨在就五个方面来区分明智与技艺:一、两者的目的是否与自身同一;二、谁的目的更接近善;三、与道德的关系;四、对象的不同;五、与逻各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理想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的,然而现实的道德教育却使得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隔离.要发挥道德教育的潜能就必须实现科学世界的道德言说与生活世界的道德实践相结合,使道德个体成就一种可能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0.
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青少年网络主体出现严重的"我向幻觉行为"倾向,符号意义体系异化又使网络主体长时间处于一种社会关系缺场的"脱域"状态,而"脱域"状态的加剧又导致青少年网络行为异化和道德人格缺失。借鉴传统"慎独"思想教育青少年,可强化其网络道德责任意识,促其形成理性自觉的网络道德意志系统,使其网络行为自律,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重塑自我的网络道德修养实践,坚持不懈地根据网络道德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来严格自律,形成网络主体意识,具有自制性、自觉性和自主性等特性的网络道德人格特质,以及须臾不离、慎乎隐微的网络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