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2016年被称作"VR元年",这一年VR软硬件技术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从游戏娱乐到教育医疗,各行各业都在VR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拓展。本文从VR资源的内容方面探讨其更丰富的载体形式、更强大的吸引力以及更广泛的内容覆盖。最后从"丰富VR内容,强化体验认同""精细受众定位,精准传播""创新优质内容,扩展体验"三方面进行了VR体验馆的设计展望,以此为探索发展中的VR技术商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产业发展前景的分析,结合"互联网+"的新产业升级思路,主张充分利用吉林省发展冰雪旅游的地域优势,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以冰雪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之一。通过研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借着举办2022冬奥会的东风,吉林省全面升级冰雪旅游产业,不断尝试"VR+冰雪旅游""O2O"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冰雪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阳县紧抓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塑造了"安阳高陵(曹操墓)"、"马氏庄园"等景区品牌。本文浅析了安阳县文物景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西藏,堪称"世界屋脊",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坐火车逛世界屋脊,是我多年魂牵梦萦的愿望。"堪与长城媲美"的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途经青海湖、可可西里、纳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旅游资源,塔尔寺、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还有一道道壮丽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穷便利,旅游也逐渐成了大众的“必需品”“旅游平民化”进度日益加深。而随着VR虚拟技术的高度发展,虚拟旅游的出现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为众多因经济、时间等因素限制的人群提供了足不出户走遍天下的可能,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同时也为很多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文化满足感,在高职院校学生中也广受追捧。基于此,本文以VR虚拟旅游的高职学生用户体验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学生们进行虚拟旅游的沉浸式和交互式体验调查,动态搜集了学生对虚拟旅游体验的建议和关注点,了解了虚拟旅游行业在学生层面需要做的改进和优化,为虚拟旅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和动漫产业的3D虚拟旅游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津旅游资源系统整合与深度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永泰  陈芳 《城市》2005,(6):6-9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因此,对如何加快天津旅游业的大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天津应发挥山、河、湖、海、温泉资源齐备和近现代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和国际化滨海都市休闲旅游中心形象;深度开发、系统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打造精品"项链";塑造"天津旅游品牌伞",提升天津旅游竞争力.走旅游依托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的路子,众星捧月,提升天津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的体育旅游已经满足不了人的锻炼的需求,由世界旅游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联合主办的"世界体育与旅游大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召开,体育旅游成为继生态旅游后又一旅游界关注的焦点。所以本文研究大理市体育旅游资源: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方式等,为促进大理市体育旅游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智慧旅游作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着力点,逐渐成为带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天津市河西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笔者通过分析河西区智慧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确河西区建设智慧文化旅游的优势及不足,并基于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从"旅""途"两个方向,由"点""线""面"3个层级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旅融合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可以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追求和体验感受。根据对威海滨海旅游与非遗资源实际状况,通过"非遗+民宿度假""非遗+旅游演艺""非遗+节庆品牌""非遗+研学旅行""非遗+旅游文创"等优化路径,可以激发旅游者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旅游吸引力,实现由单纯景点中心向旅游目的地中心发展,进一步促进威海滨海旅游精品化、品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西藏时下正面对如何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旅游内涵建设提升到发展战略之一,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人文文化;以旅游人文产品为主体,辐射带动乡村风光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与规划、注重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保护。本文以西藏林芝地区巴松措国家级风景资源现状,借鉴国内外管理体系、法律体系、经营运作经验与成果探索提炼出具有西藏特色的国家公园的保护、科研等价值探索。  相似文献   

11.
饮食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一个有机部分,"食"也日益成为旅游六大要素中的重要环节.广西在发展旅游资源优势的同时,深挖饮食文化内涵,注重饮食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对提升广西文化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与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江涛  汤茂林 《城市》2006,(2):45-48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矿产等)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持续开采,一些城市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现象.据统计,我国有典型的资源型城市60余座,目前他们中间有1/3处于资源衰竭的困境之中.如何顺利实现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应积极整合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尤其是工业旅游或工业遗产旅游,以发展旅游业作为资源衰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和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走出一条旅游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13.
庄君  金灿 《现代交际》2014,(8):112-112
本文主要探析影视产业发展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如何使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影视产业资源;同时尝试分析影视产业发展状况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应用间的经济与文化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姜蓝  王静  刘巧艳 《现代交际》2014,(11):35-36
2014年秦皇岛市以建设"中国智慧旅游年"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改革,以构建"国际化、智能化"的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的跨界旅游人才是关键。本文结合秦皇岛智慧旅游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托本地高校资源,提出了基于智慧旅游的秦皇岛市复合型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从而使其能够传承后代永续利用。本文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实际,探讨如何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探寻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2012,(7):79-86
随着大都市一体化战略的提升,如何依托核心区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边缘区的重大课题。韶关通过积极探索,依托深圳、广州等核心区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积极调整发展模式,主动引入外部力量,有效突破生态保护、财力有限和发展模式三重制约,破解了大都市边缘区普遍存在的"有资源不等于有市场,有优势不等于有品牌"的困境,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为大都市边缘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沈洋  陈向楠 《城市观察》2014,(1):90-99,109
在利益多元的城乡一体化语境中,我国旅游型村庄建设正面临"资源流失、风貌雷同、文化变异、特色同质"的严峻局面。对于解决旅游型村庄规划所呈现的诸多问题,以往的研究思路大多是从规划技术角度入手分析,然而事实证明收效并不显著。与传统研究视角相异,本文在方法论上进行了较为新颖的尝试,从利益协调的角度切入旅游型村庄规划,采取"系统集控、点位突破"的"层第体系"决策管理来解析旅游型村庄规划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的出现,带动了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国呼吁各大重工型企业向第三产业进行转型,用开放理念指引东北全面振兴是当下必然选择。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出现,省政府也逐渐重视起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便是在"一带一路"视角下对辽宁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单晨 《城市》2019,(1):32-43
笔者利用1979年~2016年天津市入境旅游客流量统计数据,对天津市入境旅游客流量的规模和客源市场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对"十三五"末期的客流量进行预测,进一步提出从四个方面促进天津市入境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创新开发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合方式,提升入境旅游发展环境;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精准营销,优化客源市场结构;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型旅游专业人才,提升天津市入境旅游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旅游法制管理,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通过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扼要阐释了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