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生作为我国优质的知识生产力,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必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阶段,此项工作落实质量不容乐观。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积极设计策略提高融合质量重要且必要,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本文从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原则及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对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视域中,高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要想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满足思政教育需要,使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开展,就应充分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探讨互联网视域中思政教育改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包含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板,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爱国精神、端正其人生价值观等均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正因如此,高校需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多角度、多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要借助大学生思想教育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均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传统优秀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模板,是网络时代背景下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正因如此,教育相关者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工作,正视当前融合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努力探寻出一条优质的融合道路,以便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同时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一直以传统的显性教育为主,但是新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无法忽视。阐述在高校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同时通过结合目前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尚存在的不足,比如必要的资源保障的缺乏、体系的不健全、教师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李晓琦  安军 《职业》2020,(12):76-77
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探析。技工院校推行"课程思政"意味着传统教育中由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思政育人扩大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最终实现"思政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校内部各部门的配合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廖然 《公关世界》2022,(12):88-89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发展历程积淀下来的,是中国梦的筑梦之魂,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内涵充分渗透到思政教育内容中。文章首先分析传统文化的价值,然后指出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最后提出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旨在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胥乃丹  王硕 《现代交际》2023,(3):103-110+124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将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铸牢”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在解析中华姓氏文化历史地位与融入课程思政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铸牢”视域形成,明确高校“铸牢”教育意义与关键,辩证得出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与高校实现“铸牢”教育具有互为表里、双位一体的内在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9.
王茜 《公关世界》2022,(2):100-101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进一步发展中,也有效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冲击,高校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中.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得到社会中各个领域的认可和应用,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教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与教师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够加深所学思政课知识的记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思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有助于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思政课知识的意识,获得理想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高校中思政课程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论述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从在思政课程设计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传统文化渗透提供相应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许扬 《公关世界》2023,(2):115-117
VR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回应了教育现代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两者的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使思政课“活”起来。随着5G的到来,VR技术逐渐普遍化,国家也十分关注VR技术在思政课中的运用。因此,在这些有利条件下,要积极探索VR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有效策略: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增强掌握VR技术的能力,VR技术与思政课融合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建立符合课程的VR教学场所,凸显思政课应有的内涵,有效推动VR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始终的一门学科,其对社会群体认知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稳步建设,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殷殷学子步入高校殿堂,以成为社会栋梁为目标勤奋钻研专业知识。在教育逐渐步入人才精品化培养的社会背景下,以高校教育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思政"理念应运而生。就此,本文立足于"大思政"视域下,以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社会责任与存在价值为主要探讨对象,细致研究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实现高校"思政课"生活化离不开信仰教育的支撑。由于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信仰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如何让信仰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链接,从价值观、环境、内容、形式、手段五个方面出发去增强信仰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功能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是高校"思政课"发挥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升级产物,校园网络文化在带动学生思想观念革新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已经是高校思政育人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结合当前"锦鲤"转发热潮下隐含的归因偏差,探讨了如何将归因理论合理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了对于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归因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章振霖  李情 《现代交际》2023,(11):91-102+124
“两个结合”视域下,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育人效能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儒道哲学作为东方哲学的明珠,以“君子”与“圣人”为范式,在为人、为学、为道三方面有诸多规劝,其中的精华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彼时的儒道哲学亦可为此时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指向提供参考,比如为人视角下明辨善思、品德高尚、善作善成的个人品质,为学视角下自知、热爱、觉悟的学习态度,有限亦无限的学习内容,“假外”与“内思”的学习方法,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逐步在为己之道的个人成长中剔除“人为”,提升自身站位,提高思想觉悟,达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从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注入青年活力。  相似文献   

16.
陈燕 《公关世界》2023,(17):126-128
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调整,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需对学生教育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与思政教育协调配合,转变传统单一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首先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对二者之间的融合要求以及具体的实现路径进行详细探究,以期能够为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参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趋势,这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探索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是一个具有独特视角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思考红色旅游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融合发展路径,形成红色旅游助推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既在思政课中实现红色旅游的最大价值,又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教育功能,为新时代条件下推进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科学结合、实现同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践行党的三全育人任务必由之路,体现了一种隐性教育的课程观,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分析论证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能够实现线性代数教学的多元化、全面化和个性化,并介绍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提出高校在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契合时,可以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态度、挖掘潜能、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文化自信意识出发,实现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应当合理整合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建立一个全方位、结构清晰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改革对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效果及课程的说服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大思政"的视角,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方法及路径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效领 《公关世界》2022,(4):106-107
基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的背景下,协同育人已然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进行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比对,在教育途径、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二者存在较高的契合度,所以将劳动教育融合于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在促进高校协同育人高质量开展的同时,为学生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从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内在契合性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措施来促进二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