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笔者学习及在留学生课堂观摩的感悟为主,结合汉字书写偏误的期刊论文研究成果,以体验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具体梳理和分析,总结汉字书写偏误的类型和成因,并提出了汉字书写教学与汉字字理分析相结合、汉字书写活动教学、回忆默写法汉字书写教学等相关策略,以期为今后汉字书写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看图说话题"和"命题作文"调查分析欧美初级留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根据统计,学习者在两种题型中共输出不同汉字642个,与教学目标定量基本相符。调查对象在书写中普遍出现了偏误,偏误的数量与书写的汉字量没有直接关系。出现的偏误类型以"错字"最多,即学生在笔画或部件及其组合上最易出现问题。对于常用汉字中出现的高频率书写错误应在教学中加以强调,让学习者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初学汉字书写的欧美留学生在汉字结构、部首及字形上常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汉字书写过程中偏误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即语言系统不同与书写方式不同。进而提出欧美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即从建立认知提高兴趣开始,理解笔画和部首的意义;利用形似的字形了解汉字的结构,抓住最佳学习机会等方法学习汉字书写。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对泰国近1400名学生为期两年的汉语学习的调查基础上,对泰国中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语法及汉字书写等方面的偏误进行粗略分析,并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汉语离合词是留学生习得常见偏误之一,韩国留学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接触较多的学生。C班写作教学中发现韩国留学生离合词偏误的现象较多,因此笔者通过偏误现象、类型、原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对韩国留学生离合词的习得偏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习得者出现各种类型的偏误是意料之中的事。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偏误的类型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过度泛化)等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这些偏误的教学策略。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学生偏误的类型进行粗略归纳,在此进行大致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例,针对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特别是福建师范大学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他们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采用实验语音学、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他们进行单、双音节词的听辨分析和双音节词的发音分析,从而得出其汉语声调习得的偏误所在,进而分析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作出初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HSK动态语料库和中山大学语料库中量词"个"的错句分析,笔者发现留学生在习得量词"个"时易受自身知识水平、上下文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了大量关于"个"的偏误。本文将从量词"个"的偏误入手,分析留学生在习得量词"个"时的机制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第二语言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对于学习者语言的描写、对于语言学习自身的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解释。研究重点为第二语言的偏误分析和习得过程、习得顺序。为了具体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习得领域到目前为止的进展,对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研究领域和学习者语言的偏误、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顺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中语际偏误是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偏误。为了发展完善第二语言教学体系,帮助教室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本文通过分析语际偏误在不同语言中的体现,从而希望学习者和教师能够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语际偏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热已经风靡全球,汉字作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难学的内容一,逐步成为主流教学课程,而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笔顺教学作为汉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中国的汉字具有方块属性,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偏误,本文通过对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笔顺偏误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愿动词是一大难点,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所以留学生学习汉语经常出现能愿动词的偏误,本文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纳,对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常见的几类偏误现象有能愿动词的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形式位置错误、重叠这几大类,希望通过本文总结和归纳,使留学生对能愿动词的使用有更好的习得效果,减少和避免这几类偏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海内学者对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呈现的偏误进行了研究,但以不同阶段习得人群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偏少。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探析美国初级汉语学习者在语法方面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偏误、误加偏误、错代偏误、乱序偏误四种。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偏误,纠正学生的偏误时方法要得当,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适合美国初级汉语学习者特点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均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较为传统的语言学习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出现时间比较早,它们主要在二语习得的认知领域盛行,而中介语理论是在应用语言学和二语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时间相对较晚。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及中介语理论在各自语言分析领域都有其应用价值,每种语言学习理论均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汉字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搜索近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主要对拼音文字背景下外国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汉字的偏误类型及成因,指出相应的学习和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简要评价,以便对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现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规律,增进双方语音系统的研究,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对比分析、调查取样等研究方法,运用二语习得理论,重点观察了汉语初级班和中级班共65名韩国留学生,总结出汉韩语音的差异,以及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问题,同时归纳分析了偏误的类型,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作出贡献,由此可以更细致地指导学生对于汉语语音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由于介词"冲"义项繁多,语法规则较复杂等原因,造成留学生产生较多偏误。本文收集留学生在学习和操练过程中的自然语料进行偏误归类,发现习得介词"冲"存在误用、漏用和错序三大类偏误,其中以"冲(着)+NP+VP"构式中动词性成分误用频率为最高。文章从汉语本体角度系统性地探求偏误原因,提出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采用对比教学和分阶段教学对策,在教学讲义或教学课件上加强对语法规则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形容词AABB重叠式在现代汉语中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其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丰富性和复杂度,使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偏误。基于此,通过调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所有关于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句子,总结归纳出留学生使用此语法形式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汉字及其书写艺术--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的书写教育是传承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书写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分析了书写教育的现状,阐述了汉字书写教育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从重视书写教育和深化书写教学入手,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留学生存在不容忽视的错别字情况。本文分析了语料库中初级水平留学生出现的形近类错别字的部分实例,发现其偏误较多出现在笔画、部件方面,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求改善和指导对外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