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卫丹妮 《公关世界》2022,(3):110-111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成果.好的故事不仅承载着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还创新了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讲好故事,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故事内容、选准切入角度、提升育人价值,用故事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思政教学资源短缺;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单一,课堂教学交往虚假;信息化教学技术普及缓慢,师生教学参与被动等问题逐渐凸显,究其原因有学校、思政课教师、学生的认识模糊、动力不足,没有形成合力等,必须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注重实效,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茜 《公关世界》2022,(2):100-101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进一步发展中,也有效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冲击,高校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中.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得到社会中各个领域的认可和应用,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教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与教师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够加深所学思政课知识的记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思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有助于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思政课知识的意识,获得理想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高校中思政课程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理论传播的主要阵地,切实办好高校思政课意义重大。独立学院因办学性质特殊、师资和生源风格显著等特征,在推动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教学内容单一、学生配合度不高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独立学院必须从自身特点展开思考,从整合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坚持政治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灵活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增强仪式感和发挥共青团优势等途径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杨菲  兰俊才 《公关世界》2023,(4):135-137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是评价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的意义、造成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不足的原因,从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化平台、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完善思政课实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基于学生获得感提升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落实思政课改革要求,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有的教师主导地位发挥过当,成为思政课的主宰,有的教师主导地位发挥不足,游离于课堂之外;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不到位,导致其课堂参与度低,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基于此,探讨思政课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陶德琼 《公关世界》2022,(1):106-107
将问题引入思政课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手段.教师从问题意识出发上思政课,既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其实质就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故事教学法有着众多超越传统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强,收效更明显,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反映教学效果差。依托故事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贯穿于故事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试以"基础"课中《中国精神》一章为例,阐述如何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思政课中,以期为思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的翻转课堂过程中,仍然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教学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思路僵化。本文对民办高校传统思政课翻转课堂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梳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民办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方法的新思路,为有效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给出实际策略,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专业化培养的可行性建议,也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一定的帮助,为社会输送可造之才。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塑造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第一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学习积极性,对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正面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有效推进思政课第一课堂教改工作,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思政课教育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希 《公关世界》2022,(14):112-113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要求,结合高职高专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将思维导图这项全方位的视觉和图解思考工具,有机融合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提升,从而提升教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探索将思维导图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趋势、具体路径及现实意义,积极推进高职高专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思政课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应该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综合素质,构建课内与课外一体的情景化教学环境,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经验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使用《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调查表》,以西安市三类高校(师范类、理工类、综合类)55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大学生对思政建设的认同现状、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方式与内容的认同度,以及教师对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三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原因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思政建设、思政课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同度不够理想。基于此,从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与获得感,使思政课成为以大学生为主的"思政课"。  相似文献   

14.
思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政课堂的效度。目前,很多学生对思政课没兴趣、不想听,这就要求高校提升理论课教师话语思维能力,创新话语表达用语,完善话语表达方式,优化话语表达内容。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效果,让学生真正获得理论知识,产生情感共鸣,并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呢?首先,教师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播种爱"教育理念,用大爱知心包容所有学生。其次,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修师德树师风。最后,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模式:教学内容以启发学生思考为本,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参与为本,考核方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便于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教学内容情景再现,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平台。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媒体的内涵、类型以及演变过程的系统论述,使思政课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将教学媒体运用于思政课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力军,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对自身修为、教学方式、综合素养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高中思政课教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当前高中思政教师有待提升的素质包括:角色认知定位、教学方式方法、整体综合素质。针对这些方面提出提升高中思政教师素质的合理化建议,为办好思政课、培养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获得感,高校思政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思政课的讲授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上下功夫,注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和解答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困惑的问题;要提高自己科学研究的能力,让课堂教学拥有深厚的理论支撑;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有亲和力,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开拓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是一个常思常新的话题。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就要切实增强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教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及行动。  相似文献   

20.
焦兰萍 《职业》2016,(34):58-59
以专业为导向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素能,是高职思政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游离于专业教师建设之外,思政课教师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没有以专业为导向,不能与专业建设密切结合,从而导致高职思政课教学在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