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9)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今世界十大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索超越了生态学范围,生态运动成为集环保、和平、女权为一体的全球性政治运动。生态运动所提倡的基层性民主、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生产是为社会需要而不仅是为了市场利润、结果的平等、社会与环境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等主张,给一些左冀学者重要启发。他们批判地吸收了环境主义、生态主义、生态伦理、后现代主义等生态理论,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来引导生态运动,为社会主义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精神文化的灵魂,是我国思想文化的代表体现,而大学生又是构建、宣扬、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大学生思想中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主追求,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一股左翼思潮,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提出把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等生态运动与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全力克服这一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铜仁构建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且必须的工程。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铜仁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逐步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阐述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要加大大学生教育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9)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深刻认识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还是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伟大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佳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5):348-349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无论是在当时的西方发达社会还是在当今世界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它主张把生态问题与社会主义合二为一,以期探索出一种在消除环境危机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方式.这一思潮认为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经济、政治及社会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社会主义视角出发来审视山西的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1.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的特征时,提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指标,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也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享有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老年人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共享者。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老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目前中职学校课堂存在的问题,从人际关系、教学环境、教学秩序、教学内容四个维度入手,探究中职学校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17)
作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蕴含着关于人类和谐、和平、博爱的丰富理念和积极态度主张,这些理念和主张正是宗教与现代世界、现代社会能够相互适应而得以共存的价值基础。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普世价值的世界级宗教,更要营造出和谐包容、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谐共荣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团结互助、互相关爱、尊老爱幼的美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赵云犁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2,(5)
文中基于生态学观点论述了钢琴教学生态课堂的概念和原则,并提出了钢琴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展开研究后认为:生成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是构建钢琴教学的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并对这两种教学法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因为现代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很有可能会完全的消失,因此国家通过生态红线划定的方法来对某些重要性以及敏感性生态区域进行保护,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红线划定缺少科学性,这与划定时没有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及使用相关的技术方法有关。本文主要通过对生态红线划定应该遵循的原则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技术方法,希望为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