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它的诞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接受全球化带来良好机遇环境下,也要注意它的负面影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要的特征,深入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对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70年前《共产党宣言》诞生,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使共产主义从理想走向实践。《共产党宣言》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路,立足新时代,各国应该在加强经济发展、政治合作和文化交流上下功夫,一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十八大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中国应通过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层面在国际国内方面的倡导与学习,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等多种途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与构建,积极倡导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与国际秩序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走向合理化三种途径,加强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力度,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其精神就是推动人类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根本的动力.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最后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体现出中国对全球治理困境的反思,体现出中国积极贡献于全球治理的自信和决心。在此理念下,如何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支撑加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所需的韩国语人才,是当下需要重新深思的问题。虽然韩国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韩国政府及学界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主动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南方政策""新北方政策"对接。在此大背景下,培养符合两国合作需求的复合型高质量韩国语人才刻不容缓。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带一路"不但没有停摆,反而让世界各国更加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研究梳理当前韩语人才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现实困境,可以看出在培养韩语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国情国策教育,把握国际关系走向,立足市场需求,灵活更新学科建设理念,在危中寻机,构建具体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这些思想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思考、解读《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意义,也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经典著作,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它是科学的方法论,而不是教条。《共产党宣言》当中科学阐述了在世界历史当中,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的科学预见性,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依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笔者将从理论的层面和现实的层面来阐述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写成的不朽著作。本文通过将《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世界对比,从城镇化、全球化、生态保护几个方面对《宣言》的预测依据及当代价值做了分析。针对城镇化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全球化中的资本主义化的"价值"与贸易规则本质,生态危机的深刻原因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共产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其所阐释的一般教育原理仍然是教育事业改革的"精神食粮"。2018年9月11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核心精神与《共产党宣言》中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本次教育大会在教育的科学评估标准、爱国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和中国化、教育的地位和内容、全面发展中的"劳动"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实现了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完整的理论逻辑。它既延伸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又是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内在要求,其中网络政治共同体、网络经济共同体、网络文化共同体和网络安全共同体四个主要内容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构建全球化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能加强中国的话语权,又能促进世界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这是全人类自由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手段和宏伟方略,面对少数人的曲解非议和诘难,既要有博大胸襟和文化自信,更要有证实自身思想的理论武器和现实案例。探寻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遗迹迤沙拉彝族村,发掘"南丝绸之路"的特征、内涵,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价值思考和文化认同根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对人类解放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浓缩于《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全方位论述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和文件,研究《宣言》的传播历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借助传播形式概述了《宣言》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为深入了解《宣言》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理念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现实的人"这一理论。"现实的人"是自然的、肉体的人、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能动地表现生活的人,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现实的人"的思想的建立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以和为贵",这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的"零和博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髓蕴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中,贯穿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方面面,向全世界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魅力。"和"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绝不会推行霸权,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带动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为实现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5.
崔文可  解红晖 《现代交际》2023,(6):79-88+123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中海洋与经济、海权以及国运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论述,可以探析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契合之处。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的当代运用和创新发展,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必须对跨文化传播予以更大的关注,这不仅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决策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的创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展示了研究成果,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不断进行创新,以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也会有所增强,进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厘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实质。从唯物史观、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从"生态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现实方案"三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工程建设是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地质工程行业自身的工程应用总量、质量、技术标准、基础知识储备和地质环境观念都会产生巨大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革命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它是一部历史纲领,其完成对当时革命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但《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思想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思想精髓,需要我们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获得解放与自由的途径,其实质就是通过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价值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为创新全球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